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本文就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拜五四 《学术论坛》2005,(2):193-196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高职教育的发展.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率的提高和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增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显现.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改革,积极采取"加速培养、积极引进、聘请结合"的办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不断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中的"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工匠型"教师的评价模型,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研情况进行研究确定"工匠型"教师的评价目标,建立由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得出了二级指标的权重排序,确定了国家财政投入、学校投入、培训项目质量、企业投入、校企合作规模和国内培训基地等指标是"工匠型"教师培养的6个主要影响因素,明确高职院校建设"工匠型"教师队伍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中的"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工匠型"教师的评价模型,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研情况进行研究确定"工匠型"教师的评价目标,建立由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得出了二级指标的权重排序,确定了国家财政投入、学校投入、培训项目质量、企业投入、校企合作规模和国内培训基地等指标是"工匠型"教师培养的6个主要影响因素,明确高职院校建设"工匠型"教师队伍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改革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环境的影响,然后结合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环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为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就业率提供了"合理化"辩护,使得高职院校过度强调技能训练、忽视人文关怀;作为现代人,高职生生活于技术圈中,并被技术意志所改造.技术意志用物的逻辑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探讨关于高职生的人文观照路径.  相似文献   

7.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指导,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必须围绕培养合格的适用型人才来开展,处理好荣辱观教育、师德建设与教学中心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就业等关系。  相似文献   

8.
谢亦瑜 《云梦学刊》2001,22(4):122-123
培养具有熟练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日语实际运用人才是高职日语教育的宗旨所在,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必须制定高职日语的教育目标、明确专业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课时、教材与教学.  相似文献   

9.
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双师一体化"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学强  覃扬彬  彭民璋 《学术论坛》2007,30(11):201-203
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大好时期,如何适应和满足市场化的人才培养需求,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文章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为例,介绍在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坚持四个"结合",实行"双导师制"的做法,探索培养"双师一体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郝梓倩 《中文信息》2022,(2):230-232
"专创融合"教学改革是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需要在"专创融合"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在当前的"专创融合"教学中,专业技术素养与开拓创新素养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品格,本文将对"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合格的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本文就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也对教育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要求.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会呈现出相应的教育结构,并且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教育结构也会作出相应调整,最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总体上是一种辩证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办学必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又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驱动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市场条件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赢.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把高职教育办学特色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当中.按照"科学指导、逐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方针,针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制定出与其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具体到河北而言,就是要将高职教育发展方向与河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密切结合起来,主动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欲做到这一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河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显得尤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教育是普通高校最现实、最重要的素质教育.在高职学生中进行"三个代表"思想教育,对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素质具有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构建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观,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岗位群观照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决定了课程构建是解决其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基本依据和途径.高职商务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目前其课程建构不容乐观.笔者根据市场调研,在分析高职商务英语岗位群模块的基础上,总结了该专业岗位群所需知识和能力体系,并依据"CBE/T" 理论及其核心"DACUM"方法,提出了岗位群观照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原则、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生涯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从就业形势、素质教育、高职生成长状况、"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等来看,对高职生开展生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确立生涯教育的基本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加强生涯教育的实践环节,营造有利于开展高职生生涯教育的外部环境,发挥生涯教育成功个案的榜样力量,实施生涯差异化教育,是开展高职生生涯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宝斌 《理论界》2004,(6):206-207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高职人才的培养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高职人才的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要解决好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的"一体化"、"双职称"待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改革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环境的影响,然后结合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环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人们越来越来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缩写"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将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第二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在促进高职教育向"全面质量提升型"方向发展。文章从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认识论述新一轮评估的特点、分析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因素及之间的关系,实例列举当前制约高职发展的主要问题,阐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