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约束条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过程性现象与结构性变化,它反映了由资源配置条件与市场环境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现实.浙江产业结构与产业层次之所以没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而及时调整与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和产业锁定效应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调整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动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外在压力,经济发展引致的要素资源结构变动增强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使浙江有可能通过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压缩与转移产能相对过剩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若干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成因复杂,但相关行业的产业组织不合理恐难辞其咎.破解产能过剩,需要标本兼治.而以产业组织政策为核心,采取综合性的结构性调整政策,同时把市场“自组织”力量与政府“他组织”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产业组织的优化,从中观层面对中国经济进行“脱胎换骨”式的结构性改造,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产能过剩制约经济稳步增长,化解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政府补助发挥了政策引导的作用.以2012-2017年产能过剩企业为对象,实证检验政府补助与产能过剩企业费用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能过剩企业存在费用粘性,政府补助整体上强化了费用粘性.具体来看,政府补助强化了地方国有性质、民营性质及内部控制弱的产能过剩企业费用粘性,而在中央国有性质与内部控制强的产能过剩企业中表现不明显,结论将为精准实施政府补助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也就是进入新的起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经济长期增长的引擎由外转内,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与此相应,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应该由外需型结构转为内需型结构。产业结构定位就要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通过产业创新培育产业的竞争优势。内需型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创新和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杠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淘汰过剩产能。产业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能过剩问题是微观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工业企业在原有产品结构下扩张规模并与需求结构产生错位是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原因。工业企业创新和不同的创新模式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而且对工业的发展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单纯通过城镇化对工业企业产能过剩的治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有效地提高产能利用率,从根本上治理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但是,根本性创新会导致一定的失业问题而渐进式创新则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作为支持。因此,城镇化与创新在产能过剩的治理上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只有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辅之以新型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劳动力人力资本,解决转型过程中的职工就业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6.
《求是学刊》2019,(4):45-53
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要素禀赋结构的错位会导致生产要素配置的错位,降低生产要素的投入效率,这是出现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并直接影响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培育。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方法,选取2006—2016年中国工业行业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数据,重点探讨创新技术进步偏向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创新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呈现下降的趋势,创新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上升的趋势,创新人员近年来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程度逐步增强。在创新技术进步方向的选择上,中国各个工业行业创新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别,并存在部分行业创新技术进步方向的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情况。因此,结合工业行业自身要素禀赋结构选择相适宜的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行业创新驱动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这一货币金融问题的概念、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引发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由于产能过剩、产品过剩、出口快速增长、顺差扩大、外汇储备过多、外汇占款增加、货币投放增加,引发流动性扩张;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下降,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储蓄快速增长在产能过剩情况下导致银行存贷差扩大,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是发展理念不科学、政府职能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公共财政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收入分配关系不合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宏观调控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关联性,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领域进行落实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地方应对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立法是系统地、综合地、低成本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可行路径。在应对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耦合立法中,应对气候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体现为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强调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可视其为生态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立法,是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集合体,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合理制度创新。江苏应对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立法的初步制度设计应包括:建立产业分类制度,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构建透明的产业决策制度,设计合理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可操作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激励与法律责任制度,确立法律间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日本外汇储备过剩及其运用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唯一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国家,也是外汇储备严重过剩的国家。日本外汇储备过剩是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结果,不仅使巨额的外汇储备游离于日本经济循环之外,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助长了美国“双赤字”的恶性循环,维持了摇摇欲坠的美元的国际地位,患上了美元贬值恐惧症。如何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削减过剩的外汇储备,已成为日本政府今后不得不认真对待的政策课题。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制造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京市“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战略的背景下 ,文章以制造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对北京市制造业竞争力从不同侧面展开研究 ,首先对北京市制造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定位分析 ,其次剖析北京制造业的产业结构 ,考察其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其产业链的延伸情况 ,再次重点考察北京制造业产业的技术结构 ,探讨北京市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最后对北京市制造业的医药、汽车、石化及机械制造业四个重点行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近年来的"新东北现象"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再度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计划。文章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与"一带一路"战略共同研究,在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向君 《社科纵横》2007,24(4):15-16
本文从研究促进甘肃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的思路和路径选择着手,力图为实现甘肃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推动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论>论证就业不足使用的核心原理就是市场经济存在固有的均衡难题.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在总量上难以实现均衡.用投资来弥补有效需求的缺口能解决本期内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又增加了未来供求均衡的难度.投资取决于未来的预期收益,预期收益的不稳定决定了投资、产量和就业的波动,一般情况下,充分就业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在最好的情况下,市场经济才能实现充分就业.价格受制于成本缺少灵活变动的空间,因而也不能成为市场均衡的调节者,这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经济在均衡土的难度.困扰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印证了凯恩斯理论,既然市场经济丛然存在产能过剩,那么,在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就不能再追求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甘肃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起步早,进展快,收效大。这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整产业结构的直接结果是:一、生产门路扩大;二、资源利用程度提高;三、劳动力的转移、物流、信息流速度加快;四、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是,对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的认识并没有完全解决,所以,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本文就目前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上海到本世纪末,要建成为开放型的和多功能的现代化经济中心,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新战略目标,就必须相应地调整上海的产业结构。本文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新战略目标的要求,就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途径以及调整的具体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一)在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方面,要求提高电子等新兴工业的比重。调整方案提出新兴工业的比重要从1980年的4.6%上升到2000年的13.3%;并要大规模地改造传统工业,使上海的传统工业逐步转移到现代化技术基础之上。(二)在全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上海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而且成为全国最繁荣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信息中心,使上海经济向多功能的方向转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由目前的22%上升到2000午的35%左右。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7,(1):38-44
本文对我国在基建、工业、农业三大领域产能过剩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的兴衰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态势息息相关,资源型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再造自己的优势产业。资源型城市应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黑龙江省是典型的资源大省,该资源型城市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思路与对策,在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起到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入世贸组织 ,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举措。作为全国行业主要组成部分及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黑龙江石油及石化工业 ,加入WTO既为其提供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对此 ,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进行战略性调整 ,以黑龙江石油及石化工业经济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行业发展国际化为对策 ,积极全面地参与国际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对黑龙江石油及石化工业的跨跃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但优化产业结构的定量依据始终是研究的难点.我们以吉林省四平市为研究区域,将生态足迹方法引进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中,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四平市1997-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1)四平市生态赤字现象并未随产业结构演化呈现下降趋势,反而持续上升;(2)高增长的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与低增长的第二产业产值也是相背离的;(3)资源的利用率极低.这充分说明四平市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不合理,亟待优化,并应从消除生态赤字的角度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之初,黑龙江省经济无论在全国或中西部地区都占有相当水平的优势.经过17年的改革开放,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缓慢,优势地位不断被削弱,经济运行质量及经济增长速度前景堪忧.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充分发挥特有的资源优势,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战略性调整;要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资产重组为重点强攻存量调整难点,以项目为载体优化增量投向;贯彻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