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冲的实践,不断推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指导理论的创新,保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正确方向;加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相协调的社会基本制度体系,注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冲的制度与机制建设,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精神文明建没等移风易俗的途径改造日常生活,构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汾调的和谐生活.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肥沃的生活土壤;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脉搏,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起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改造国人精神世界,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界定了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系统地论述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现阶段,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精神支柱作用,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统领。其中,先进生产力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只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相统一,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在弘杨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科学把握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血脉,高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阵地,大学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高校应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增强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论述了在高等学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始终表现出巨大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在高校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势在必行.在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必须坚持同爱国主义、我国历史和时代特点相结合,通过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传授民族精神,通过重大事件和节日庆典这个载体强化民族精神,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传播民族精神,通过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精神包括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两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不仅要处理好继承优秀传统和创新民族精神的关系,还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营造全民教育的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在:领导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求实精神;领导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和丰富奠定了实践平台;领导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确立了目标、任务和方向;创立邓小平理论,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南.邓小平的思想与业绩推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他的思想与人格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但新时期民族精神受到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大众传媒的挑战而削弱了其作用.需要我们创新其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