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辽西在辽宁发展格局中是最薄弱的地区,也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的薄弱环节.只有"突破辽西"实现快速发展,辽宁才会实现全面的振兴. 在今年1月下旬举行的辽宁省十一届人大、省十届政协会上, "突破辽西"的提出为阜新、朝阳明确了发展思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赋予辽西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今日辽宁》2012,(3):28-32
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的龙城人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突破辽西北"和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等重大历史性机遇,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实践,以特色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支撑、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牵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崛起。近日,记者就龙城  相似文献   

3.
《今日辽宁》2006,(Z1):48-53
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葫芦岛北港工业区是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实施北港工业区开发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市关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使锦州、葫芦岛两港间各类经济要素迅速激活,对于增强葫芦岛市经济实力、拉动辽西经济发展、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葫芦岛北港工业区是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实施北港工业区开发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市关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使锦州、葫芦岛两港间各类经济要素迅速激活,对于增强葫芦岛市经济实力、拉动辽西经济发展、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承接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沈阳经济区重要成员、辽宁"突破辽西北"战略的重点地区,阜新将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突破阜新",加快转型振兴。  相似文献   

6.
《今日辽宁》2011,(1):1-3
"追赶"正未有穷期如果把"十一五"期间中国区域经济的竞争比作一场长跑,那么辽宁一直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我们前面的目标,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我们长远的追求,是早日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在行进中审视,发现辽宁已然处于全新的竞争格局中,其方位,其状态,其后劲,都令人刮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批示中提出了"两个归根结底"的思想:东北地区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依靠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新的增长机制、振兴机制。着力解决老工业基地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加快"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走向全面振兴的关键时刻,从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从内陆腹地出发,以沿海地区为纽带,中国的东北地区将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与海洋息息相关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超 《今日辽宁》2005,(6):6-10
“十五”时期,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辽宁老工业基地经历艰难曲折,终于走上全面振兴之路。预计“十五”计划目标可提前完成,主要指标实现年均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2005年以来,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推动下,辽宁省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团结奋进、共谋振兴的强劲气势,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实现新进展,辽宁全面振兴的新局面进一步形成。2005年12月19日,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在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暨辽宁省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20亿元,增长1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辽宁省开始启动围绕京沈客专高铁线路规划建设辽西文化和旅游扶贫大环线,打造辽西文化旅游目的地,探索推进"文化+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助力辽西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而朝阳作为其中的先行试点市,近年来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又做出了怎样的创新和探索呢?近日,借由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省摄影艺术家协会、今日辽宁杂志社组织的"作家、摄影家寻找美丽辽宁"联合采风团走进朝阳之机,本刊记者专访了朝阳市市长谢卫东。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改革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扶上马送一程,能送多远送多远",几年来,辽宁真转真改,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群众文化生机蓬勃。改革,不仅改变了旧有的文化体制机制,而且激发了人的无限创造力,极大丰富了人的精神文化生  相似文献   

12.
带着3倍于振兴初期的经济总量、带着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的信心、带着全民积蓄的振兴热情,历经10年艰苦奋战而走出老工业基地困境的辽宁,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的前夕,再次站到了迈向全面振兴的新起点上。国务院批复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为东北振兴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辽宁省正在加紧落实规划内容,朝着全面振兴新阶段大踏步迈进。10年来,中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国有大型公司股份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把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是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李文科说,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铁岭要紧紧围绕会议确定的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9,(7):49-5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代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继承和超越,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三农"战略的历史性跃升。要按照"二十字"总要求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着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国家新型产基地,这既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点任务,也是一个重要标志。营口为辽宁省‘五点一线’的重要一点,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实施以兴市和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努力实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在‘五点线’沿海经济带中的率先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25日上午,历时四天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辽宁人民会堂胜利闭幕。大会期间,700余委员们带着经过一年深入调研的提案来到会上,一份份提案无不在传递着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在会中,肩负着全省人民重托的委员们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协商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围绕实现辽宁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共谋发展、建言献策。从委员们的建议中,我们可以一窥本次政协会议的盛况,亦可透视辽宁日见振兴的由来。  相似文献   

17.
2004年2月21日至25日,为期5天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是在全省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会议精神,全面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肩负着规划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蓝图和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8.
付岩 《今日辽宁》2012,(4):12-29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辽宁深入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尤其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极大地提升了辽宁的地位。为推动辽宁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2008年11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又作出突破辽西北的战略部署,辽宁形成了完整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一场新的"辽沈战役"在辽沈大地全面展开。曾经是"新中国工业摇篮"、"共和国长子"的辽宁,积淀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较多和国有资产总量较大的省份,国  相似文献   

20.
《今日辽宁》2015,(3):16-17
<正>2015年是辽宁实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关键年,面对十年振兴后新老问题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艰巨挑战,面对国家吹响新一轮东北振兴号角的重大机遇,只有"实"字当头,以问题为导向,以狠抓落实为抓手,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