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家庭结构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会养老成本的不断攀升,居家养老方式将逐渐成为养老市场的主流。而考察近年来居家养老的发展状况,用“喜忧参半”这个词来形容比较恰如其分。在人口老龄化形势越发严峻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完善居家养老体制、解决居民养老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努力构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这给民办养老机构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目前民办养老机构薄弱,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养老需求,存在着“三少”、“四个不足”,建议加大“五个力度”。  相似文献   

3.
清埙 《当代老年》2006,(5):14-15
当前,比之于敬老院、老人公社等集中式的养老模式而言,散在式居家“虚拟”敬老院养老费用更低廉,并且更利于老人在精神上的养护。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转型,在这场全面而又系统的变革中家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家庭养老功能的转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在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及家庭小型化的压力下,养老问题日益尖锐,并构成大社会问题。就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不同学者看法不一,本文通过对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生产成为社会化的了,养老方式不可能仍然保持传统的方式,代际交换的方式也就从家庭范围转变到社会范围,社会化的养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长春市居民的养老现状与意愿具有普遍性与无差异性的特征。因此,要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形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为未来发展主力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给我市养老问题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是我国目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养老方式。最近,倒按揭(以房养老)、异地养老、老年公寓等新型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对养老方式讨论也愈演愈烈。其实,养老方式是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养老也不例外。个人的选择才是最值得尊重的。  相似文献   

8.
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似乎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受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管理不完善、公众认可度低等问题的困扰,机构养老仍难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其中,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较为突出。为节约成本,部分民办养老院甚至采取“歇冬’的办法,冬季不做老年人的“生意”。  相似文献   

9.
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社会成员的行为便都具有社会性。对社会成员的行为,社会总是会给予肯定、支持、提倡或者否定、反对、禁止的评价。这种评价综合体现为法律、行政措施、道德规范以及社会舆论。对某种行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目前,全市共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43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4.9%。预计2020年将达到349万,占总人口的19.4%。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新形势,北京市确定了“9064”养老发展战略,即到2020年实现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1.
沧浪区成功打造了一个“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且能够覆盖全区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机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户籍人口22.6%。近年来,沧浪区以“9064”养老格局为目标(即让90%的老人享受居家养老,6%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4%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加大政府投入和引导,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内容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宋林芹 《现代妇女》2014,(12):195-195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人口老龄化呈现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在各种因素的冲击下,农村传统养老模式日渐瓦解,多样化的养老模式诞生,这也导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关于山东省B市三县一区的农村地区的养老状况的问卷调查充分显示了该地区现行养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在优势视角下探讨适合B市农村养老的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具有可行性,可以为B市政府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梁盼 《当代老年》2014,(5):30-31
养老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事情,而养老机构的出现便是养老进入一个比较高的阶段的标志。中国古代虽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养老机构也创立的相当早。  相似文献   

14.
白雪 《老年世界》2008,(4):10-10
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是我国目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养老方式。最近,倒按揭(以房养老)、异地养老、老年公寓等新型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对养老方式讨论也愈演愈烈。其实,养老方式是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养老也不例外。个人的选择才是最值得尊重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一些省市提出了建设“9075”养老服务体系的说法,“9073”是指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日间照料、5%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细究之余,却发现这两个说法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可能产生误导,在根本上是因为我们对居家养老、社区助老和机构养老三者的关系存在误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居家养老已经成为除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之外的主要养老方式。然而,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仍处于起步阶段,与福利服务发达的国家相比,其覆盖率仍较低,享受服务的老人数量仍较少。笔者所在的机构曾做过一个简单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惊讶:  相似文献   

17.
早在十多年前,一些专家学者就提出了居家养老的命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养老观念的更新,居家养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成为绝大多数老人首选的养老模式。近些年来,居家养老服务已在一些城区率先开展起来,逐步形成对居家养老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5月27日,河北省唐山市政府召开了推进城乡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工作会议,部署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唐山市的实施方案,从今年起至201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兴建一所高标准示范型养老机构;每个乡镇(街道)兴办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村(居)拥有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相似文献   

19.
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当前中国从国家角度解决养老问题和分散个人养老风险的重要手段,并已经逐渐在中国形成规模。据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城乡共有老年公寓、敬老院、老年福利院等养老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1个,总床位89.5万张。虽然中国机构养老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面对居家养老效果有限,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机构养老仍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20.
12月1日,河北省政府正式颁布《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考核奖补办法(试行)》,并将于年底前分配发放5000万元奖补资金,该省社会办养老机构平均每张床位可得到900多元奖补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