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态判断与性质判断周强林“模态”有广义、狭义之分,就狭义的模态而言,一般的逻辑著作中又将其分为三类判断,并具体分成六个种类,即“必然P”(LP)、“必然非P”(LN、“实然P”(P)、“实然非P”“可能P”(MP)、“可能非P”(M)。在素材相同(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以真值表为工具,可以简明地说明复合判断的逻辑性质,可以直接地判定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可以准确地确定复合判断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合理地推导出各类复合推理的形式与规则,可以有效地检查一个复合推理的正确与错误。  相似文献   

3.
在“演绎法”这一章里,柯丕主要介绍在他设计的公理系统内证明有效复合判断推理有效的演绎方法,以及,证明无效复合判断推理无效的给成分语句指派真值的方法。此外,为了加深对实质蕴涵的理解,还对不相容的前提作了一些评论。 本来,理论上,真值表是足以检验任一真函论证是否有效的,但实践上,当成分语  相似文献   

4.
行动不描述客观事态,因而它无真值,因此不能用命题连接词将基本行动连接成复合行动。行动模态或意志模态——不同于命题模态——其算子加于行动之上才能构成行动模态命题。行动逻辑研究的是行动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这里的关系可能处于多个行动者的博弈之中。  相似文献   

5.
对现行传统逻辑读本中命题逻辑推理的几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形式逻辑中,除“联言推理”和“假言易位推理”外,其它复合命题推理,凡用数理逻辑符号表达出来的式子全都是涵衍式,包含蕴涵怪论。真值表方法是判定作为真值函数的重言式的方法,不是判定推理式有效性的方法。所谓“反三段论”,只有当其中的基础命题为传统直言命题时才有效。数理逻辑演算技巧精确严密,但它是数学,与向人类提供从已知获取新知识的。具的逻辑科学殊异,不能用它来“改造”或“取代”传统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6.
有一些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推理,用现行普通逻辑教材讲授的推理方法或规则难以推出或根本不能推出结论,而用真值表法则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推理,而且这类推理简便直观;真值表解法推理的根据在于思维内容的一致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存在判断是与性质判断、关系判断相并列的一种判断类型。存在判断之间具有逻辑对当关系,非限量存在判断有两个重要逻辑规律,即“肯定扩大律”、“否定缩小律”。存在判断是其他判断的基础,只有在存在判断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逻辑思维,人们才能形成性质判断、关系判断以及复合判断,并进而进行推理。同时,存在判断本身也是构成各种推理的材料。因此,应重视对存在判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真值关系示意图,着重刻画了模态复合命题中模态联言命题、模态选言命题及其否定形式之间所存在的4个等值式、4个矛盾式和28个蕴涵式,这些等值式、矛盾式和蕴涵式都与人们的实际思维密切联系,均可借助自然语言的实例得到直观理解,并在思维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9.
行动不描述客观事态,因而它无真值,因此不能用命题连接词将基本行动连接成复合行动.行动模态或意志模态--不同于命题模态--其算子加干行动之上才能构成行动模态命题.行动逻辑研究的是行动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这里的关系可能处于多个行动者的博弈之中.  相似文献   

10.
(■)模态方阵中的“P”和“■”各代表什么判断?现代逻辑确定,“必然■”,“可能p”,“必然■”,“可能■”四种模态判断之间,具有可以表示为一个逻辑方阵的如下一些对当关系:  相似文献   

11.
性质判断变形推理和复合判断的等值转换,是教学上的难点。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变形推理,只要与对当关系推理相结合;等值转换,只要利用真值表这个工具进行,就不会是什么困难的事。一性质判断变形推理,主要是连续性的变形推理,即换质位法或换位质法,学生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推出的结论有效或无效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这可能与有些教科书的例子及其解答不无关系。下面是从三本书中选来的几个例子,由于出处不同,表述不一,有的用自然语言,有的用符号公式。为了保持原貌,不作变动,照录如后:例1 “凡正确的推理都是遵守逻辑规则的推理,所以,凡遵守逻辑规则的推理都不是不正确的推理。  相似文献   

12.
现代逻辑文献把模态判断区分为必然判断、实然判断、或然判断,源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判断分类。目前,理论界对这几种模态判断本身的研究是比较成熟而深刻的,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与此相联系,以三者间关系为根据的模态推理形式也不够完善。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常用词语必然的逻辑含义,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菲罗(Pnilo)、我国先秦的墨翟迄今,两千多年来,始终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可是,尽管如此,时至今日,有一点却是完全明确的:作为逻辑词的必然,不是正统数理逻辑所研究的纯真值联结诃。所以.作为可以通过非纯真值联结河必然来定义的,导出的逻辑词,偶然,也是非纯真值的。事实确实如此:含有联结词必然或偶然的复合命题的真值,不取决于出现在联结词必然或偶然的辖域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一道逻辑习题给出问题的求解。习题给出问题指向的研究对象 ,是《儒林外史》人物胡屠户用以辱骂范进的言语中一个语言片断。这个语言片断所体现的推理 ,是一个潜藏在语言的深处 ,相对于胡范二人所想象到的可能世界 ,由两个假言推理联接而成的复合推理。其中的第二假言前提乃至结论 ,模态不当。撇开模态问题 ,这个复合推理的形式 ,是个有效式  相似文献   

15.
复合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及其直接推理系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形式逻辑对直言命题的基本形式A、E、I、O之间的真值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它们之间的对当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对当关系直接推理,但对于复合命题的基本形式则只分析其与肢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对于不同的复合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并未加以系统地研究,充其量只是对复合命题各基本形式的负命题与其等值命题作了一定的探究,但还不足以形成复合命题之间的直接推理系统。因此,可以说传统形式逻辑对于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相当肤浅,形不成完整严密的复合命题推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逻辑书在讲判断间对当关系时,往往使用一些“可以同真(假)”的说法。“可以同真(假)”不等于“必然同真(假)”。因此,“可以同真(假)”未必真的同真(假)”,这是逻辑常识。但初学逻辑的人往往误解这一点,而熟悉逻辑的人也时有疏忽,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另外,“可以”与“不可以”相对,“可能”与“不可能”相对,介绍判断对当关系时,宜用可能、不可能之类的模态词。  相似文献   

17.
论命题形式断定的确定性与真值容量及断定范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论述命题形式的本质──命题形式断定的一般关系,校正了逻辑界对断定的误解,然后通过实例与理论分析,阐明了命题形式断定的研究性与真值容量及断定范围的关系,从而使命题形式的外延(真值)有了相对应的内容──内涵,由此进一步阐明了推理有效性的必然根据及其它一些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18.
真值表是形式逻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这一工具,可以判定一个命题表达式的真值情况;命题间的等值或矛盾关系;两个命题是否有条件关系;还可以应用它确定若干命题是否有一种共同情况存在以及寻找符合题设条件的情况和推理形式是否正确.这些结果都可以利用真值表这一工具一目了然地显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模态性质命题:模态A、模态E、模态I、模态O命题间的5个逻辑方阵,以及将模态单称命题:模态单称肯定命题(a)和模态单程否定命题(e)引入模态性质命题逻辑方阵,能够有效地涵盖模态性质命题推理的56个有效式,以及关于模态单称命题与模态A、模态E、模态I、模态O命题之间推理的48个有效式,从而有利于用传统逻辑的方法掌握繁多的模态性质命题问的关系及推理。  相似文献   

20.
判断之间的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和差等关系分别与一定的复合判断有着完全相同的逻辑特性,因此,我们可以用复合判断及推理的知识来理解和分析判断对当关系及推理.这样可以帮助人们融会贯通,掌握判断对当关系及推理的有关内容,而且还增强了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