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本研究经过文献研究、调研分析、前期试测等探索性研究,编制了初中生责任感量表。以该量表为工具于2008年10月对浙江省象山县初一、初二11996名学生进行了普测,并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该量表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初中生责任感包括5个公因子即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表明,初中生责任感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学校责任教育还需遵循实践性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60名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茂县受灾儿童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具有可行性的心理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儿童在生活事件量表的受惩罚和其他因子上存在差异,不同程度的社会支持在心理韧性上平均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2.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且与心理韧性中的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存在显著正相关;5.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支持是儿童心理韧性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产生了大量迁移青少年,迁移和青春期给迁移青少年发展带来了双重挑战和压力。在这种压力和挑战下迁移青少年的心理适应成为衡量迁移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转型期产生的迁移青少年群体社会现实中,自我、环境、社会等是迁移青少年心理适应的影响因素寻求促进青少年心理适应的应对策略,可为青年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性别角色认同是体现个体人格特质的重要方面。本研究历经3年多的文献分析、专家研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前期试测等探索性研究,构建了初中生性别角色的基本结构,编制了初中生性别角色量表。以该量表为工具对浙江省象山县初一、初二学生进行了普测。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初中生性别角色包括5个公因子即中性、犹豫脆弱、坚强能干、温柔贤惠和鲁莽冲动,这5种因素共同解释着初中生的性别角色,所编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性别角色的测量工具。同时,研究还表明,初中生最认同中性特质,最不认同犹豫脆弱特质,这体现出初中生现代性的人格特质;男生主要认同男性特质,女生主要认同女性特质,这体现出初中生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5.
韩晓东 《职业》2014,(14):32-34
象山县技工学校作为县域内培养制造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区域技术技能推广中心,以"三改"即改良工具、改造工序、改进工艺作为创新创业教学的切入口,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走出了一条"产教结合、以教促产、以产助教"良性循环的新路子,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服务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度激增,但有关的量表却实属匮乏。此次研究采取实地访谈结合已有相关资料,试图编制一份适合社区居民及符合心理测量标准的量表。首先通过访谈及查阅文献编制了37个题项,通过初步试测及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保留了31个题项,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相关标准,可以作为测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主办的“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发展问题”国际研讨会,将于1997年7月14日至1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目前主办单位正积极进行论文的征集。会议将以主题报告和讨论的形式进行。不同学料的学者可以从理论、实践和方法的角度撰写论文。论文的范围包括以下7个方面——1.经济增长中的青年职业选择与前途:择业的动机与目标;职业适应状况与职业流动;失业问题及其对策;职业技术培训与教育。2社会变迁与青少年心理压力:社会竞争与精神压力;“学历社会”与青少年学习负担;人际矛盾冲突与调协;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3.现…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实践中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比进行知识传授更重要也更难。笔者由此出发 ,围绕学校教育和管理必须充分研究青少年心理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问题 ,来探讨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一、影响青少年心理成熟的三个重要因素影响青少年心理成熟的因素有很多 ,但从宏观上看 ,则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和文化三个方面。1.家庭因素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 ,开始追求自主和独立。他们逐渐会感到过去一直是依靠对象的父母现在变成了压力和束缚。这一倾向大约从12岁左右开始 ,在15岁前后的2、3年间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父母依恋问卷、自尊量表、对人坚信量表改编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自主性问卷、自编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2471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依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对学校适应有积极影响;父母依恋部分地以自尊、信任他人为中介对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学校适应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自尊的中介效应更大;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对学校适应的影响部分地以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为中介,自主性是父母依恋、自尊影响学校适应的主要中介。  相似文献   

10.
学校社会工作以其能够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更好发展的优势,早在1919年,就成为美国学校教育里辅导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福利。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里至今还没有学校社工这一岗位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