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满族家祭和家萨满的萨满教属性近年来不断受到质疑,认为家萨满不属于萨满教范畴。结合萨满教的理论和满族家祭的特点,我们从宇宙灵魂观、仪式、服饰、家祭内容、家萨满的作用等方面入手,论证了满族家祭和家萨满的萨满教属性。  相似文献   

2.
萨满文化是人类童年时代遗留下来的活的文化层,吉林省满族萨满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萨满文化对满族先民及后代影响深远,体现在饮食、居住、生产生活、信仰与崇拜等多个方面;突出白山黑水的地域文化。吸收国内外发展萨满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与其他旅游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强化市场宣传,满族萨满文化在吉林旅游活动中必将得到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民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满族语言与萨满文化的关系及其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揭示出满语中蕴含的萨满文化因素,进一步印证满语语义与萨满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入认识满语独特的文化意义,并为民族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客观例证,以推进深层研究.  相似文献   

4.
《尼山萨满》与满族灵魂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闻名遐迩的满族传说《尼山萨满》所表现的满族灵魂观念,探讨其历史上对灵魂的认识、作用、特征以及萨满教文化中三魂之说的表现形式及内容,同时又探讨了三魂的满语称谓以及与邻近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萨满神话是通古斯一满语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历史沉积和文化痕迹,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它从古至今一直口头传承于该语族萨满之间,直到当代经一些学者采录、翻译、整理,才公诸于世。萨满神话的传承者和保存者是该语族的萨满。传承特点有二:第一是属于秘密传,上一代萨满传给下一代萨满。如满族萨满神话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只有德高望重的萨满或氏族。部落首领方可传讲,其在严感与神秘性一直保留到近世……以原始文化为基础的萨满教最忌泄漏萨满自身的秘密。”①因此,这些在氏族部落内单传、秘传的萨满神话,在过去一些史书文献中根…  相似文献   

6.
论满族民歌     
一探讨满族民歌之源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一方面现有民歌史料有限,另一方面年代久远,许多满族古歌已经失传.从现有的各类满族民歌来看,萨满教神歌是一种年代久远的满族民歌样式.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满族早期民歌的某些特征,是我们研究满族古歌,探求满族民歌之源的极好材料. 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它的基本内容是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巫术.满族及其先人对萨满教的信仰是由来以久的.从先秦到清代,他们虽然历世几  相似文献   

7.
汉军萨满祭祀是汉军旗人在汉族原有祭祖习俗的基础上,受满族萨满跳神影响,最终定型的既别于满族萨满祭祀形态,又异于东北汉族祭祀(民香)的特殊祭祀形式。汉军祭祀仪式是一个独特的象征系统,具有群体性、地域性、整合性和传承性等特征,并具有标志神圣、祛邪纳吉、凝聚合族、教化族众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满族古称女真,最初活跃在东北地区,后在清顺治元年入主中原,成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满族擅长吸收他族文化并加以改造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之中,满族文化中代表性舞蹈的种类便是满族萨满舞蹈,萨满舞蹈(下称萨满舞)是贯穿于满族文化历史长河的重要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萨满舞从剧目到背景文化进行分析和阐述,比较和总结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萨满舞,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进一步阐述当代萨满舞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尼山萨满》传说不仅在满族人民中间流传,而且在其他东北少数民族中也有流传。达斡尔族的《尼桑萨满》传说、赫哲族的《一新萨满》传说、鄂温克族的《尼桑萨满》传说以及鄂伦春族《万能的萨满——恩都利萨满》的传说都是相类似的传说。为什么同一传说在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吉林市满族文化研究会、吉林省民族研究所、吉林市社科联等四单位联合举办的 2 0 0 1年国际满族萨满文化研讨会于 8月 2 5日至 2 8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国际萨满学主席霍帕尔、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曲六乙等几十名中外著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就萨满文化的内涵、表现方式、表现艺术等问题 ,展开了专题讨论。大会主持人认为 :作为一种古老文化 ,中国的萨满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包含有丰富的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医药学、艺术学及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研究这…  相似文献   

11.
在黑龙江满族传统社会生活中,萨满充当着重要角色,行使着驱魔治病、祛灾求福、传承文化、喜庆娱乐等多重职能,彰显着满族民间信仰的文化魅力,为黑龙江满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育与教育这两个角度较系统地论述满族的育子习俗。文章从古代东海窝集人的柳崇礼仪、金代女真人的萨满求子至清代满族婴儿“落草”、“命名”、“跳喜神”、成年礼等具有代表性的育子民俗活动的探讨中,揭示了满族的生命意识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着一本珍贵的清代满族萨满手抄本《祭祀全书巫人诵念全录》。手抄本分为上下两卷,用满汉两种文字写成,行文中间还插有69幅白描图。满文部分主要是祭祀仪式举行时萨满所诵念的神歌,汉文部分主要是对祭祀仪式过程的叙述和说明,插图则是对祭祀仪式场景的具体描绘,三者结合起来就比较完整、形象地反映当时满族萨满举行祭祀仪式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解析手抄本,阐明其中信仰民俗与图像叙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满族是"满-通古斯语族"中萨满文化遗存保留相对完整的典型代表之一,祭祀礼俗是萨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信仰的外在显现。世代承袭的宁安关氏与九台石姓家族萨满祭祀礼俗呈现出的众多差异,源于其各自家族不同的神灵谱系、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满族民间刺绣是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在纺织品上完成的平面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刺绣是一种“绘画”艺术。其中,满族的枕头顶刺绣最为精彩:数量多、品类多、绣工精、传世多,珍贵的是,许多绣品以萨满文化为主题。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认为万物有灵,随之产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中国的满族历史上信奉萨满教,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萨满文化,枕头顶刺绣是其中的姣姣者。在中国,枕头的历史可谓久远了,从遗存下来的实物证明,中国的枕头有瓷枕、陶枕、木枕、竹枕、石枕、布枕等。在北方,因气候寒冷,均使用布枕,睡觉时枕在头下,枕头能护住双…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富育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萨满教学研究专家,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国际萨满教学研究专家之一。他的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萨满教学的研究之中。他踏遍了我国北方萨满的故乡,在田野考察中与群众同吃同住,成为萨满的知心朋友,他曾接触过数以百计的北方各民族的萨满,手中掌握着176名萨满的历史资料和78位萨满的小传,搜集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神本,亲自绘制了几百幅萨满用品实物图,并为诸多萨满神歌谱曲进行研究,同时,还拍摄了有关萨满神事活动的录像片以及图照、素描,搜集了大批实物,记录了无数卡片。富育光先…  相似文献   

17.
萨满鹰祭与满族鹰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教作为北方民族精神文化的母体,对其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曾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萨满祭礼中,舞蹈是其通神的主要方式,因此,对民族舞蹈的萌生、发展、传承、演化更是起到直接的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满族鹰舞来探索舞蹈在祭礼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宗教与民族舞蹈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民族多信仰萨满文化,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历来如此。作为原始文化,萨满文化在当下的许多作家笔下有所反映,在乌热尔图、迟子建、郭雪波、朱春雨、胡冬林等作家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再现了远古的历史记忆,刻画了萨满人物形象,并且对生态安全给予深切地关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其家祭礼俗中,我们可以管窥到满族古老风俗发展、演进的文化轨迹.  相似文献   

20.
《乌布西奔妈妈》是满族先民东海女真人创作并传承下来的一部萨满英雄史诗。本文首次对《乌布西奔妈妈》的传承、主要内容和人文学价值进行了阐述,从而揭示其所具有的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