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论巴金家庭小说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家庭小说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 ,他的《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等中长篇小说通过对“五四“到抗战时期不同家庭生活的描写 ,从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不同视角 ,多侧面地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罪恶 ,展示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探索爱情婚姻、家庭及妇女解放等重大社会和人生问题 ,表现出作者反帝反封建的强烈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激流三部曲》、《寒夜》、《憩园》为例,论述巴金家庭小说中的三重困境,即情爱困境、精神困境、生存困境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新文学的百花苑里,巴金的家庭题材小说是一朵耀眼的奇葩。它不仅艺术地再现了从“五四”到抗战胜利二十多年间的社会生活,揭示出时代本质规律的某些方面,而且也显示出巴金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卓越才能。巴金不止一次地说过,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喜欢的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和《寒夜》。而这几部作品又都是家庭题材小说,代表了巴金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因此,探讨巴金的家庭题材小说的独创特色和艺术成就,对研究和评价巴金的创作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巴金1904年11月25日,作家巴金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文学创作的旺盛期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即《家》、《春》、《秋》)等10部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集,6部散文集。后期出版《憩园》等长篇小说和《还魂草》等短篇集。1982年4月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5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文革后用8年时间写下《随想录》,对自己的一生作了剖析和检讨。2005年去世。  相似文献   

5.
«憩园»作为巴金 20 世纪 40 年代最重要的小说作品之一?在对家庭生活的反思上承继了«激流»系列的精神启蒙?但 也因作者对人生和家庭问题的思想转变?启蒙的内核出现了一定变异? 在«憩园»里巴金不再热情激昂地批判封建旧家?转而 以一种温情和悲悯对小说中的人物报以无差别的人道主义关怀? 不同于巴金在其他作品中采用的单线结构?作者在«憩园» 的叙事中采用了多线并进的手法?在较短的篇幅中包含了繁复的内容?形成了其复调品格? 因此启蒙的承继与变异、人道主 义精神和复调品格就成了讨论«憩园»接受绕不开的三个接受视阈?  相似文献   

6.
<正> 《憩园》是巴金一九四四年写成的一部中篇小说。几十年来,尽管评论界对它毁誉不一,事实上它仍是巴金作品中读者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巴金也说,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最喜爱《家》、《寒夜》、《憩园》。《憩园》能够为广大读者喜爱,原因是多方面的:作品主题有了开拓和深化,艺术上也更臻成熟,不论是在情节设置,语言的运用上,还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感情含蓄而又强烈,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法,塑造了杨老三(杨梦痴)等性格复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这些形象上,尤其是在杨老三身上寄寓了作者的哲理思索和对世人的热切忠告。对《憩园》的主题内容和艺术成就论者颇多,不再赘述,本文仅试对杨老三形象的典型意义略作分析,不当之处,教请赐教。  相似文献   

7.
在塑造女性美的作家中,巴金是个具有独特成就的作家.从《激流三部曲》到《寒夜》,他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新女性的群象.笔者在这里,仅对《寒夜》里的知识女性形象的艺术美,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读者.如果说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的新女性琴,是他将中国知识女性传统的美和时代的美融为一体,使她以自己的斗争,和青春的活力,从黑夜走向了光明.为新女性的个性解放,唱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赞歌,那么他在《寒夜》里,则是以深沉而热情的笔致,描写了新女性曾树生追求个性解放的坎坷遭际,唱出了一曲悲哀凄切的挽歌.从美学价值来说,曾树生是巴金塑造的青年女性群象中,最具有独特美的女性形象.她标志着巴金的创作,在探索女性美的艺术领域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家》写于一九三一年,最初以《激流》为名在《时报》上连载,后来出版单行本,改名为《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通过对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四川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的生活、矛盾和冲突的细致描写,尖锐地暴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罪恶,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同时也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的觉醒和反抗,预示了新的光明的幸福日子必将到来,是一部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封建家庭的本质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9.
巴金《激流三部曲》与《红楼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考察巴金从童年到《激流三部曲》完成这一时期的经历,可以看出,巴金对《红楼梦》的接受可分为感受期、欣赏期和再创作期。在再创作期,巴金对《红楼梦》的家族小说模式进行了符合时代的创新。研究巴金对《红楼梦》的接受,是丰富和深化巴金及其作品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贯穿《激流三部曲》的人物“觉新不仅是书中人,他还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就是我(即巴金——作者注)的大哥”。当然,任何生活中的原型一经作家写入作品,便不再是生活中的原象,而是艺术形象。巴金的大  相似文献   

11.
在巴金的诸多作品中,《憩园》同样是一篇引人注目的优秀作品。但是,有的文章却仅仅从社会学的角度便判定它暴露了作家世界观、人生观的错误。其实,只要换一种眼光来看,《憩园》所描写的人性美以及传统文化意识,正是作者人文精神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12.
巴金自三十年代初开始创作,接连发表了《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十多部作品,显示了卓越的才华。他的作品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但“四人帮”的走卒们竟以巴金早年曾受过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为借口,生拉硬扯,无限上纲,诬指巴金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进行残酷斗争,妄图否定巴金及其作品。这当然属于别有用心。对他们所妄加的一切不实之词,都应彻底予以推倒。但从学术范围来说,巴金早年的创作的积极作用与无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位有影响的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是从一九二七年左右开始的,在大约半个世纪以来的创作生活中,他已为我们创作了四万多字的作品,给现代文学宝库增添了财富。在这些作品中,《激流三部曲》是最能代表作者的创作成就的。特别是其第一部——《家》,更吸引着广大青年读者的心。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说:“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生活的一小部分,但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织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所以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相似文献   

14.
《家》是巴金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他在思想上、艺术上臻于成熟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小说以“五四”后广阔而动荡的社会为背景,以封建大家庭中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为主要情节,以一代年轻封建叛逆者同老一代封建卫道者之间的斗争为冲突,展示了一个官僚地主大家庭——高公馆里的各类青年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它反映出腐败的  相似文献   

15.
巴金在旧中国的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写出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七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尤其是《家》。这部作品在三十年代出现,应当说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个新的收获。它标志着现代长篇小说达到了新的水平。文学是表现人的艺术。它的主要任务是典型人物的创造。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觉新是他花费笔墨最多,刻划得最为感人的艺术典型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人物看法很不一致,褒扬者甚少,贬斥者甚多。  相似文献   

16.
缅怀巴金     
2005年10月17日,文学巨匠巴金老人走了,带着他那慈祥的微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不了解巴金,但却喜欢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朴实无华、平易近人,字里行间总透着亲切与自然。他的文字那样透明,总是直指人心。巴金喜欢写生活的事,他的文字是那样简单、朴素,可当你细细品味时,蓦然间,你会从文字中猛悟:那些人、那些事不是书中的,是在我们身边的。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深深刻下了时代的烙印,写出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独到理解,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思索的东西。这就是我看懂的巴金的文字:朴素中不乏华丽,低调中不缺高亢…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该意识到,写作是什么。它是一种艺术创作,它含着虚构性乃至作家的臆想。以巴金的作品对比现实生活,我们发现他的写作中存在着对理想自我的乌托邦幻念。巴金早期和晚年靠坚强意志支撑着的写作生活和作品中的宏大誓愿,多多少少都会在现实中趋于瓦解。首先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觉慧精神与党新性格所代表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如我们在《家》中所感受的那样,巴金体现在作品中的认识既有时代的深刻处,又是以其年轻难以真正体察现实人生的全部含义作为代价的。巴金在1957年7月《谈〈家〉》中说:“然而幼稚和大胆救了我。在这一…  相似文献   

18.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具着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这是巴金在1931年出版他写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时说过的一段话。四十多年之后,在扫除“四害”、云开日朗的今天,我们重新打开巴金的《家》,又读到这一段话,真是无限感慨,又无比激动!象巴金这样一个从1927年开始,在中国文坛上不倦地活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老作  相似文献   

19.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老舍的《四世同堂》是诞生于20世纪中国的两部长篇巨著.两部小说都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荣辱,展现了在封建制度奴役下,在战争的摧残下,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但是,由于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故事发生的背景不同,两部小说在主题提炼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从人性的角度,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巴金巨著《激流三部曲》的中心人物--觉新的形象进行再认识。觉新在年轻的与年老的两代人、新的与旧的思想斗争中,始终站在前者一边。他不是封建势力的“帮凶”,而是个善良的“好人”,是做了“坏事”的好人。他的种种经历和不幸的遭遇,促使他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逐渐清醒,由一个软弱者逐步转变为一个具有抗争精神的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