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爱芳 《中州学刊》2001,(6):135-136
一、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成长机制当前中国企业家稀缺 ,并不等于说中国人就不适合当企业家 ,而是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缺少一种促使企业家产生和成长的环境。因此 ,我们谈论培养企业家问题 ,不能局限于提高单个企业家素质的讨论 ,而应着眼于一种环境的创造。第一 ,塑造企业的主体机制。企业家依附于企业之中 ,企业是企业家成长的摇篮。而我们的企业至今仍程度不一地表现为政府的附属物 ,政企不分的情况还相当严重。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是依附于企业 ,而是依附于政府 ;不是对企业负责 ,而是对上级负责。这种政企不分的现象严重削弱了企业独…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有企业重组的企业家机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下 ,国有企业的绩效来源主要不是产权改革或私有化的结果 ,而更多地依赖于企业领导人的企业家能力及其发挥。本文要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是 ,企业家机制是如何在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中发挥作用的。本文的结论是 :政府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选拔制度决定了被选拔企业领导人企业家素质的高低 ,而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和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则进一步影响企业家能力的发挥 ,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绩效。由此 ,建立起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结构—行为—绩效模型。而国有企业企业家能力发挥作为企业家过程则受到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约束  相似文献   

3.
马艳华 《江汉论坛》2006,(11):13-15
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或者经济的现象,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个人(企业家)和企业,其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利的创新环境,而不仅仅只是资助科学、基础研究和(直接的或间接的)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的补贴。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的政策取向,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及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意义;提出技术创新的主体构成的设想,利用企业技术中心建立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过去 ,我国政府占据了太多的企业家能力 ,这使得所有的国企改革无一例外都是由政府推动的。这种改革主体的历史性错位导致了我国企业家资源的严重缺乏。在人力资本所有者逐渐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趋势下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本质上是企业家制度的建立 ;没有完善的企业家制度 ,就决不可能有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的制度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下一步的国企改革———制度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家 ,而不是政府。一   2 0年国企改革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将决策权从中央代理人下放到企业手中的过程 ,在…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的传承不仅是财富和权力的传承,更重要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企业家精神往往随着规模增加、企业日渐成熟等因素影响,呈现递减和衰退的趋势。因此,家族企业传承需要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和创新。本研究构建了企业家精神的多层次概念框架,从多理论视角对企业家精神衰减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家精神在家族企业传承和创新的不同路径。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进步是企业利用新的科技成果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技术进步不是纯粹的技术概念,更多是一种经济概念。企业技术进步从总过程来看应包括:科技发明、发现,运用科技发明、发现于生产、经营过程,即企业创新、技术创新的不断扩散、推广或深化。企业技术进步是否可能、步伐如何、效果怎样,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机  相似文献   

7.
培育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创新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发展呼唤企业家 ,企业家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创新者 ,他的行为决定于思想意识 ,而思想意识又不可避免地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企业家的技能可以经过院校或实践培养得来 ,而社会的文化背景则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塑造和逾越的。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阻碍创新的因素和特点的分析 ,说明培育一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创新文化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嵌入:从企业生产要素看社会企业模式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用市场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企业的特点,但社会企业和工商企业一样仍然具备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生产要素,只是这四种要素的使用和商业企业又有不同。在社会企业中,各个生产要素都同社会性因素发生关联,通过嵌入机制社会性因素与各个生产要素连在一起。而企业家才能是四个要素中最具有使能作用的要素,它能够使管理者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并在配置各生产要素时将社会因素作为一种创新性方法运用到生产过程中。正是通过传统生产要素的变革,最终引起了企业性质的改变,形成了投资型社会企业、就业型社会企业和地区资源中心型社会企业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企业运作模式。因此,社会企业是一种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需造就一支素质好,业务精,勤奋敬业,勇于开拓创新的宏大的企业家队伍。本文拟就企业家职业化阶层化问题略作探讨。一、企业家职业化阶层化是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企业家是在竞争和不确定环境中,通过不断的创造性决策,在推动企业发展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企业经营者。从历史上看,这种经营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业主型经营者,他们大多白手起家,通过苦心经营,建立起自己的企业王国;另一类是职业型经营者,他们往往不是企业的股东,但凭借着自己出类拔革的才能,受聘担任董事长、总裁或总经理,从…  相似文献   

10.
社会进步与企业家成长——基于中国30年企业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利润和敢于承担风险是企业家的两个典型特征.我国改革30年来,企业家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而经济环境的改变使社会对企业家的选择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家或者通过自身的扬弃、或者通过社会的优选机制实现了企业家群体的发展,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进步和企业家群体的成长.但是,历史上长期重农抑商的观念、旧有的计划经济思维以及不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血缘文化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当代企业家的成长.要促进我国企业家的快速成长必须在调整制度的激励结构、培育社会主义特色的创新文化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马歇尔与熊彼特企业家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富 《河北学刊》2001,21(1):79-82
马歇尔认为企业组织在企业家带领下克服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获得利润的过程,就是市场实现均衡状态的过程;他把企业家机能纳入市场结构,以稳健的风格塑造了温和的企业家形象。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创新”是在打破市场的均衡状态,利润是企业家为“新组合”所作贡献的价值体现,他刻画了一个鲜明的企业家形象。马歇尔与熊彼特的观点对我们的借鉴意义表现为:重视企业创新的层次性;塑造鲜明的企业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理性、非理性与相对理性研究--兼论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经济理性与非理性的逻辑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并应用于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研究。本文认为 ,经济理性是一种精于算计的逻辑结构决定的心理动机 ,非理性则与习俗、传统、道德、社会价值观相关。它们两者共同作用 ,一起成为调节社会资源的“心理”媒介。通过分析经济理性和非理性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机制 ,本文推导出一个重要概念“相对理性”。在由经济理性和非理性整合而成的“相对理性”的逻辑结构所决定的心理动机的影响下 ,企业家从事管理活动。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推导出 ,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只能引导企业家进行日常的、必要的经营活动 ,而要从事创造性破坏的企业家活动 ,则需要具备“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源于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的逻辑结构 ,但又超越此类结构 ,它是一种特质型才能  相似文献   

13.
自从核心能力的概念提出到现在 ,中外企业界和理论界更多地是把焦点集中在如何培育、运用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但是 ,当企业环境或者企业能力发生变化时 ,企业需要对原来的核心能力进行调整或创新。而核心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刚性特征 ,使其往往转化为核心刚性 ,成为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障碍。文章首先分析了核心能力的刚性特征 ,对核心刚性进行了界定 ,并深入研究了核心能力转化为核心刚性的原因 ,进而发掘出核心刚性所依附的载体 ,提出了超越核心刚性实现企业持续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按:如果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那么,建立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则是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走向市场、走向世界、走向成熟的契机和标志。而改革和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造就企业家队伍,乃是提高决策水平、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本刊92年以来开辟了“企业家论坛”专栏。这里推出的是湖北省供销社贸易中心总经理周友刚先生的论文《论现代企业管理群体的素质结构》。希望更多的经理、厂长关心和支持这一栏目,成为“企业家论坛”的专栏作者。中国的企业家们,在改革的大潮中留下了您…  相似文献   

15.
(一) 企业创新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用其发明者著名经济学家J·A·熊彼特的话说,就是企业“生产函数”的某种改变,而这种改变能够促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根据这一定义,一切能使企业生产函数发生变化的措施,均可视为一种创新。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可能引发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将包括:(1)产品更新;(2)技术进步;(3)市场拓展;(4)资源替代;(5)组织优化。实践表明,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根据企业管理界的一些经验分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家的本质是什么?从中外成功企业家的实际存在和发展状态看,企业家的本质已经大大超出了自然人的个体属性而演变成为了自然人群体的社会属性,即企业家已经突破单个人的范畴而成为了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建立在特殊人群关系之中的一种团队制度,也就是说,现代企业家是一种团队制度型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之一,政府无疑对培育企业家精神和激励企业家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浙江和广东企业家精神兴起的制度基础,并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对两地企业家与公众的政府制度创新、行政效率认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浙江企业家和公众对政府制度创新和行政效率的评价明显好于广东企业家和公众;对制度创新的评价,企业家和公众没有明显区别,而对行政效率的评价,企业家评价更好;除了区域和身份,年龄和教育水平同样影响制度创新和行政效率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细胞,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制度选择。企业和市场不仅意味着两种制度,也是两种在规模、范围、结构上可以认知的经济实体。市场和企业制度不仅互相替代,而且互相补充、互相交叉。企业并不是天然的产物,而是企业家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而创立的特殊制度,企业家在企业和市场间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通过扩展市场比例,创造新路径,使经济体系(由节点和路径组成的网)这张网更顺畅。  相似文献   

19.
一、民营中小企业家的再认识 :对一种流行观点的驳析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是 ,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未来的总体竞争力。但在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过程企业家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要从企业家的具体内涵谈起。有人认为 :“企业家不是企业资本的所有者…… ,是指一类具有一系列特有素质和能力、专门从事企业判断和管理的复杂劳动并据此领取报酬的人”。“企业家是经营权和管理权高度分离的产物 ,但经营者并不一定就是企业家”。我们姑且不谈该观点看似完善其实自相矛盾之处 ,按上述的观点 ,似乎可以轻易得出这样…  相似文献   

20.
企业生态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基本路径,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企业生态创新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福建省抽样调查数据,以多层二元选择模型为分析工具,考察了企业家个体特征和行业属性两个层次因素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及效应。结果显示:企业生态创新不仅受企业家个体特征的影响,还受行业属性如污染程度、行业规模及绿色市场需求等的影响,后者能解释的方差比例为17.2%。行业属性既直接影响不同企业的生态创新行为,也结构性地调整了企业家个体特征对生态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