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殿发 《职业》2008,(33):49-50
<正>拔丝是中式烹饪制作甜菜时常用的烹调方法。这类菜肴因糖丝如缕能使宴会增添情趣,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制作这类甜菜的主要工艺是熬糖,但因加热火候的不易掌握,从而给学生学习和掌握这项技术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学生因为不得要领而使技术表现出不稳定。在这项技术的传统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专门的设备而不能准确获知锅中糖浆加热所达到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李谱军 《职业》2024,(3):47-49
脆皮糊是中式菜肴制作中常用的一种增加菜肴风味和丰富菜肴品种的糊。随着烹饪原材料的日益丰富和菜肴的不断创新,脆皮糊的调制方法也各有不同,本文探索中式菜肴制作中脆皮糊的应用,为不同菜肴的脆皮糊调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式菜肴又作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更是种类繁多,皆有不同。所以对于菜名的翻译就要求更为细致,在可以体现出菜肴本质的同时彰显特色,又让国外游客一目了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菜名的翻译作为文化交际的大使,紧密联系两国,促进两国之间发展。所以,本文通过对中式菜名的误译,归纳出一些中式菜谱常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特色菜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然而在实践中,中国特色菜肴名称的英文翻译乱象丛生,毫无规范。本文以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为视角,探讨如何规范中华饮食文化英译方法,使外国友人在品尝中国美味菜肴的同时,还能从菜名中了解中国菜肴的烹调艺术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张喜才 《职业》2014,(36):104-105
在职业教育中进行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编制是一体化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素材之一,工作页编写的质量对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式烹饪专业教学任务,面广、点多,工作页编写难度较大,本文就中式烹饪专业"热菜烹调课"工作页的编写与同仁交流商榷。  相似文献   

6.
齐现军 《职业》2011,(30):132-132
一、调味的含义 所谓调味,是指通过原料与调味品适当配比,在烹调食物过程中不断发生各种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除去恶味、增加美昧的一项烹制食物的技术,是烹调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菜肴的质量。用多大的火力,什么时候翻动,调味要符合原料本身的性质,这些都与菜肴的质量密切相关。客人对味的要求高,厨师对味的调制要更加灵敏,应有突破、有所发展,对调味要有更深、更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提高劳动者素质 ,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 ,对规定的职业技能制定职业技能标准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的这一规定 ,使职业技能鉴定更加客观公正、科学规范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从1995年开始致力于开发《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系列录像片 ,到现在共开发出版了美容、美发、按摩、餐厅服务、中式烹调、中式面点、西式烹调、西式面点、钳…  相似文献   

8.
不良饮食及烹饪习惯,往往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烹调中,“保钙”的菜肴搭配技巧是荤素混食、豆谷混食。在烹饪时,要尽量去除影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以保存更多的钙。  相似文献   

9.
一召 《老年世界》2011,(10):41-41
1.烹调菜肴时,多放些葱、蒜、姜、香料等调味品,增加菜的味道;进食时多加咀嚼,以帮助更多的食物分子和味蕾起作用,才好品出滋味。  相似文献   

10.
我们习惯于少年时代父母牵手学步的温暖,却忽略了年迈的父母,需要得到扶一把的关照。 我们习惯于食用父母制作的可口饭菜,却忽略了自己亲自下厨去尝试烹调菜肴,供父母一顿晚餐。  相似文献   

11.
谢志海 《职业》2016,(29):92-93
烹饪基本功是烹调师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技工院校烹饪专业(中式烹调方向)的烹饪基本功实训是一门基础技能课程,在今后菜品制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受各种条件限制,授课者对基本功训练的目的认识不清,致使教学设计过于简单、枯燥,也导致学生满意度不高,教学水平不明显,教学成效欠佳.因此,本文提出,调整教学思路,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夯实技能基础和提高学生满意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冷盘菜肴在烹饪工艺中有所谓"宴席上的门面菜"之称,冷菜制作是我国烹饪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要求厨师刀工娴熟、刀法多样、作品形态逼真,而且要将色彩搭配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形象优美,栩栩如生,才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增进食欲.因此可见,在冷盘菜肴制作过程中,其原料色彩搭配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菜肴品质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李新东 《现代交际》2010,(12):205-205
目前部分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老版本,随着新材料、新技能及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迫切要求编写一套新教材:菜肴的烹制方法涉及面要广、烹饪原料的选择要合法、营养卫生更能贴近烹调、内容更规范、数据更准确,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4,(13):31-31
【本刊讯】近日,南宁市2014年“12333全国统一日咨询活动”在南宁市西乡塘区万秀村举行。咨询日活动当天,在万秀区居住的不少外来人员到现场报名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这些课程有中式烹调、西点、育婴员、计算机操作员、美容美发师等12个专业。  相似文献   

15.
夏天食欲不旺,唯有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才能让人胃口大开,没有哪个季节比夏天更能显示家庭主妇(夫)的调味功力了。做菜什么时候放调料好,该放什么调料,既要保持烹调后菜的色香味俱全,又要保持营养成分最大限度不被破坏,这的确是一大学问。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据上海市人社局消息,2013年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市级一类竞赛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大赛即将拉开帷幕。
  据介绍,本次大赛共设14个比赛项目。与去年相比,本次大赛除增加维修电工、服装设计定制、中式面点、中式烹调、绿化等传统职业项目外,还根据上海市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工作要求,增加往年从未纳入竞赛范围的职业指导师和创业咨询师项目。此外,上海市还将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美发和汽车维修4个项目,与2015年世界技能大赛对接。  相似文献   

17.
成洁 《女性天地》2006,(3):54-55
如果说,健康的食物=幸福的生活,那么,要吃出健康,首先应归功于家庭餐桌。食物从采购开始,加工、清洗、制作和储存的各个阶段,无不关系着全家人的健康。可是经过一番忙活,当您端出可口的菜肴时,可否知道有些营养已经悄悄溜走。烹调前的营养流失我们先来看看在烹调前的采购、加工、储存阶段中,食物的营养是如何丢失的。★采购阶段★精细粮食受优待。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惬意的口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件乐事。精米、精面也因此成了一日三餐的主角。殊不知,B族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大都存在于种子的外壳及胚芽内,大米、小麦经过深加工,口感…  相似文献   

18.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不当的菜名翻译会让外国人产生不良的联想,从而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误解。在翻译中式菜名时,要正确认识中西饮食文化和语言运用上的差异,正确处理菜肴名称中的中国文化。根据菜名的类型和翻译的目的,译者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不能一味地采用直译或意译,而应该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旅馆及其建筑设计对现代酒店中的中式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文中首先简述了中式风格酒店的发展史,然后根据其特点,介绍了几种现代酒店中的中式风格设计.  相似文献   

20.
李毅飞 《职业》2013,(18):138-139
所谓刀,狭义上指的是烹饪的菜刀,广义上指的是一簇庞大的刀器总称。刀工实质上是手与脑并用的一种功夫,是从厨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具体地说,刀工就是根据烹调与食用的需要,将各种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使之成为组配菜肴所需要的基本形体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