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学虽是春秋战国时代之产物,却与现代组织管理思想有相通之处,兼爱、尚同、尚贤是墨子学术思想中最具组织管理内涵的部分。墨子的组织管理思想有一定的历史智慧与当代价值:兼爱首重同理心的实践,使领导增添人性化;提倡共生,营造出组织内相互依存、互利互信的组织气氛;视人之身若视己身,重视每个人的存在价值,激发出组织成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将辩乎言谈作为人才的必备素质,重视领导者与组织成员沟通表达的能力。但受时空、地域变化的限制,墨子的组织管理思想也有不够完美之处:一视同仁原则在实际领导作为上知易行难,兼爱思想在实际组织应用上难以完全实践,德、言、才用人三大标准因时空转换今昔有所不同,尚同所强调的思想统一靠强制力量难以达成。其当代价值应当弘扬,其不足则应设法加以修正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之交的鲁国人墨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组织了墨者集团。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尚贤;志功统一;节用"给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篇论文对墨子思想的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阐述,并结合当今政府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墨子思想中的精髓,在改善政府行政管理绩效工作上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军 《经营管理者》2013,(1X):375-375
<正>一、人与人的和谐思想1."兼相爱、交相利"的复合价值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墨子深刻认识到混沌社会状况造成了人们畸形心理,长期的战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反目成仇。墨子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意思是说,一切祸乱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不相爱"归根结底是一种单纯的"利己观",为解  相似文献   

4.
<正>为政之要,首在用人。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做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精神,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坚持基本遵循选人用人。首先,要领会精神实质。《条例》全面贯彻中央对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有效吸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着力应对干部选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王令 《领导科学》2012,(23):43-45
任人唯贤,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用人路线.任人唯贤,也是我国优秀的用人文化传统,与任人唯亲相对,常被作为正当、正确的用人方式来提倡.然而,任人唯贤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并有其历史局限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避免任人唯贤思想的历史局限,必须完成其现代转型,使任人唯贤路线的贯彻更具有可操作性,使"贤"自身的内涵与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一、任人唯贤思想的内涵及历史演变 任人唯贤出自《尚书·咸有一德》中的"任官惟贤材",意思是只任用贤良的人做官.不同的时代对"贤"的认知是不同的.何为"贤"?大体来讲,包括德、才两个方面.时代不同,德、才的关系地位也不同,主要有以德为先、以才为先、德才兼备之说.《通典》中提出敦德厉行,"以德为先,才艺为末".明太祖朱元璋说过,"举贤才,必须德行为本,文艺次之"(《明太祖实录》).这些都是以德为先思想的代表.曹操多次下令求贤,他强调,不管门第出身,哪怕被门阀土族说成"不仁不孝"、负"污辱之名"(《举贤勿操品行令》)的人,只要有治国用兵的真本领,都一律加以选用.他是以才为先、不计德行选人用人的典型代表.但曹操处于乱世,情况比较特殊,魏征对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  相似文献   

6.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尤其是近年,中央对如何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落实中央要求,实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关键靠机制创新.今年6月份以来,我们采用"双推双考"的方式选拔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世人多以伯乐相马形容举荐人才的善举。伯乐相马的精神是好的,但用这种办法选人毕竟有其局限性。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管理以及监督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靠制度选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变"相马"为"赛马",通过竞争择优选用,从而最大限度避免走门路、拉关系、靠年头熬官、凭关系跑官甚至用金钱买官的弊端,为各种各样的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人失察,关系全局。建立和健全选人用人失察失误问责机制,真正使"问题官"淘汰出局,让好干部脱颖而出,是贯彻落实新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整治一地用人不正之风、树立风清气正选人用人导向、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度的治本之策。针对当前选人用人失察失误问责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中的实践和学习中的体会,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唐太宗李世民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意思是说,治国的根本在于得到人才,如果用错人就难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领导者要深谙选人用人之道,具备识人之智、用人之能、聚人之艺。  相似文献   

10.
2 1世纪的现代企业竞争 ,从根本意义上讲的是人才竞争 ,人才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培养、选拔、造就一批跨世纪的能担当企业管理重任的各类人才 ,已经成为事关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课题。本文通过对墨子的“尚贤”思想内涵的分析 ,从中找出一些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运用和借鉴的经验和智慧 ,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人才机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为政之要,在于用人。中央新修订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了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学习贯彻《条例》,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营造一个既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有效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良好氛围,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施政,尤其是施德政,必须取信于民。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万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呢?"去兵。"那又要去掉一项呢?"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就会垮掉,而取信于民历来是为政的第一要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如何立身处世。为政者还应当知道,就像有若所说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  相似文献   

13.
敖堃 《领导文萃》2013,(13):43-45
制度更可靠汉武帝深谙海纳百川、广招人才的道理,为了招揽人才,他甚至下求贤令,"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没有曾祖父刘邦识人、用人、控制人的特殊天赋,刘彻更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控制人才。制度显然比天赋更可靠。最初是贤良对策制度。汉武帝首先提出治理天下的一些难点,给全国人命题作文,上书言政,通过对治国之道的论述来发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建元元年十月,汉武帝下诏,要全国举荐"直言敢谏之士"百  相似文献   

14.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1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 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 而立之乎群臣之上。"(4)迂。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  相似文献   

15.
正孔子对"士"提出了一些要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刚、毅、木、纳,近仁。"(《子路》)"和"是统一、配合、补充又不失自我之见",同"是同一、完全相同却没有自我之见。要和谐相处,不要盲目苟同。而一个刚强、果敢、质朴、寡言的仁德之人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和可信赖感。对待事业",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工作在前,享受在后。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以德报怨一般人很难做到,况且也不能不讲原则;以怨抱怨积怨更深;还是应当恩怨分明,以直报怨。"士"的修身  相似文献   

16.
<正>"政通人和"历来是我国理想的政治理念之一。清人论政,极重求"通"。清代的一些谈论政风吏治的作品中,往往对"通"字给予很大关注,并且赋予相当丰富的内容。例如,陈弘谋的《从政遗规》和金庸斋的《居官必览》,都曾引用过"为政,通下情为急"这句话。袁守定的《图民录》则强调:"凡上下之情,通则治,不通则不治。"(卷三)还有人说:"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隐,达民之情。"所以"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彭忠德、李正容编著《居官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严明组织纪律,严格选人用人监督,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好制度要有好落实,"严监督"要有"严执行",要坚决走出"纸上谈兵"的怪圈。  相似文献   

18.
肖简 《领导科学》2012,(34):36-38
"治世之本,唯在得人",尤其在以发展为主题的当下,人才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加快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引擎"。因此,围绕干事创业提高科学选人用人水平,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围绕干事创业选人用人存在的问题1.环境堪忧——无所不在的"隐形翅膀"。近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严厉整肃选人用人上的不正  相似文献   

19.
王延超 《领导文萃》2012,(6):124-128
"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对各级干部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身为政用权准则的高度概括,应当成为我们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座右铭。我们知道,党员干部的  相似文献   

20.
传统忠诚文化及其现代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阿尔伯特·哈伯德在《致加西亚的信》中写道:"一盎司的忠诚相当于一磅的智慧。"其意思是说,对于组织成员而言,忠诚是最为重要的品质,其重要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才智和能力。自古以来,中国十分珍视忠诚,不仅古代典籍《忠经》有"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的论述,而且"忠、孝、仁、义"是历朝历代大力宣扬的为政原则,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