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潇潇 《理论界》2014,(4):70-72
西方女权主义把实现全人类范围内的男女平等作为目标,揭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对传统的父权制统治进行颠覆,帮助女性摆脱受奴役的枷锁。西方女权主义作为系统研究女性解放和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理论也有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理论对西方女权主义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过来,西方女权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西方女权主义虽然是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与本地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现状联系在一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本土性,但西方女权主义对研究中国女性现状及其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自形成以来,便经历着对马克思理论的一次次叛离与回归。新世纪以来,这一回归主要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共生共存。玛莎·E.希门尼斯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分析,重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上所呈现出来的重要意义;赫玛尼·班内基作为"被边缘化"的女权主义知识分子,以意识形态批判为方法剖析了后殖民视域中的种族、阶级、性别压迫等问题;吉莲·豪伊则纵观女权主义近史,提倡建构一种"注入了新活力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客观的角度看,不同语境与多元文化下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再次"联姻",迸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女权主义对现代女权主义的理论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女权主义各理论流派在长达百年的论争之后 ,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形成了区别于现代女权主义的后现代女权主义。本文主要从后现代女权主义和现代女权主义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诸如女性的主体性问题、差异与平等的问题、关于权力的问题、妇女解放的途径问题、关于知识性别中立问题等方面 ,对后现代女权主义与现代女权主义的关系进行论证 ,以期能够达到对后现代女权主义与现代女权主义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 ,有助于对其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女权运动是最具潜力的激进政治运动,它超越、否定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男性特征,以女性价值观为主导,强调女性及女性特征具的重要作用.马尔库塞关于女权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他对西方女权运动等当代世界重大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也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女性处境以及女性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女权主义视野中的性别分工与妇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什么原因使性别分工从生育分工变成等级分工,从而造成了妇女的屈从地位?围绕性别分工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相关性,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流派如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Maxist-Feminism)、激进女权主义(Radical-Feminism)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Socialist-Feminism)做出了各不相同的理论阐释.后现代女权主义(Postmodernism-Feminism)通过否定所有宏大叙述、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论和性别的本质主义与普遍主义,肯定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性,为实现妇女解放寻求多样性途径,从而超越了传统女权主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尽管曼斯菲尔德不愿自我标榜为女权主义者,但她的作品中却呈现出深刻的女权主义思想。借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评析曼斯菲尔德的女性写作,指出曼斯菲尔德是在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体验方式,用女性话语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王政 《中国学术》2004,5(1):257-280
当代女权主义学术在国际上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30多年里,女权主义学术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交融,成为对传统知识体系批判、解构和创建新知识的前沿阵地。女权主义学术内涵极其丰富,并涉及到人文社科各个领域,包含着产生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以及它们在跨学科流动中的交融和变化。本文将概述学术规模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规模的讨论将集中在妇女学在全球的发展上。而以笔者有限的学术背景,实难以对女权主义学术浩瀚的内容做即使是粗略的综述。故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权主义与建立在女性个体基础上的西方女权主义在时代国情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异质、理论核心的分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的妇女运动是社会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女权主义处处体现出男性特色,被称为父系的女权主义。要发展中国女权主义,就必须正视其和西方女权主义之间的差异,在差异中挖掘本土资源养分,找到中西方女权主义的契合点,把握差异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女权主义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9.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以妇女为中心,具有开放性和颠覆性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伴随着妇女解放的政治斗争而诞生、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英美派、法国派、黑人和女同性恋的女性批评对父权制社会给予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其成果有许多新的创造和拓展,为西方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黄宇 《兰州学刊》2007,1(8):100-103,156
生育是女性天然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在18世纪工业化以来,男性逐步走向市场中有报酬的工作,女性却日益被其自然属性禁锢在家庭领域中,这种状况强化了女性对男性在经济上与情感上的附属与屈从的地位.女权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西方现代思潮,第一次对女性的生育问题给予了关注,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公民身份是西方政治话语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当公民身份遭遇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者对公民身份的“性别盲点”和“性别霸权”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女权主义对公民身份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对公民身份的彻底摒弃和颠覆,而是对公民身份的“去蔽化”,是对“去蔽化”后的公民身份进行“改写”和“重构”.  相似文献   

12.
西方女权主义批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以来 ,女权主义批评在西方的发展呈三极化趋势。法国批评家提出“女性写作”的概念 ,从理论上探讨女性语言的特点 ,试图通过语言的革命实现女权运动的目标。在美国 ,批评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文本研究的实践上 ,对长期确立的以父权文化为中心的文学传统进行了深刻的检讨。英国的女权主义更注重批评实践的政治意义 ,主张文学参与历史 ,以促进深刻的社会变革。三家既各有特点又有共同的兴趣 ,表现出女权主义批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简·爱>作为女权主义的"崇拜文本",在整个20世纪女权主义批评对女性创作的评价中都占据了一个中心位置.本文试对前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新女权主义及当代女权主义对<简·爱>的文学批评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此说明从伍尔芙到当今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和观点的巨大变化,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在布希亚的消费社会思想体系内,布希亚通过其对“女性范例”的解说表达了其女权主义的思想。他认为作为消费社会的规训手段,“女性范例”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功能——通过符号价值体系的灌输、规训,使得女性对其自身的消费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表达过程中,布希亚的女权主义思想表现出了后现代女权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将后现代小说经典《法国中尉的女人》置于生态女权主义视阈之下,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和自然遭受压迫的困境就一目了然。在此从生态女权主义出发,研究女性与自然的现状,探究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父权制社会和文化下女性与自然获得自由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晚清上海:女权主义实践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上海是女权主义实践相当突出的地方 ;与此同时 ,女权主义理论也很丰富。从 1 870年代起 ,上海报刊就开始运用近代科学知识 ,批判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 ,宣传男女平等。到 1 890年代 ,几乎所有进步思想家在这方面都有表现。其中 ,金天翮的名著《女界钟》 ,代表了晚清女权主义思想的最好水平。以晚清比照五四 ,可以看出 ,五四时期关于女权主义的议题 ,在晚清思想界大多讨论过。深入地研究晚清 ,有利于恰当地评价五四。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使主体性陷落,不利于女性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否认男性的主体性,不利于两性关系的和谐;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追溯为语言的构建是去本质化。参政女性主体性重建的路径则是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来武装头脑,加强对自身女性身份的认同,用实际行动赋予女性气质新的内涵,使其积极融入他人和社会,增强政治使命感,进而推进女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父权制概念与女权主义理论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由女权主义流派中,父权制概念还未突显,但自由女权主义却是父权制概念发展的理论母体;在社会女权主义中,父权制理论已和阶级分析理论并行,成了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激进女权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则是以父权制概念为基点和中心的.可以说,几种主要的女权主义理论体系是伴随着父权制概念在其中理论地位的日渐重要建构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女权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在教育领域,女权主义者把研究内容定为教育中所有与女性有关的问题,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其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对西方女权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以及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分析,探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教育的启示,寻求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受教育问题的途径,对于提高中国女性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宇 《学术论坛》2007,(4):175-179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后,形成了诸多传统女权主义理论流派。其主要由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现象学女性主义等构成。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人们开始对某些传统理论的重新认识,女权主义中出现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流派,如后现代女权主义、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与赛伯女权主义等。新兴的女权主义带来了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创新。但在实质上,这种创新是对传统女权主义的理论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