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经济学人才的数学教育朱钤一、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数学是什么?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虽然时间已经过去100多年,这一回答大体上还是恰当的,不过对"数量"和"空间"概念,不应限于原来比较直观和狭隘的理解。"数量...  相似文献   

2.
道与世界3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为学界所熟知,波兰尼关于知识的理论也与"三个世界"理论密切相关。将"道"与世界3联系起来,一方面为理解"道"提供一个新视角,另一方面也会丰富对世界3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救世方案的核心思想。"兼相爱"是爱人与爱己的统一体,"交相利"是利人与利己的统一体。爱与利是相互通约的,"兼相爱"是"交相利"的前提,"交相利"是"兼相爱"的保证。"兼相爱、交相利"对建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兼相爱"——和谐世界的道德基础,"交相利"——和谐世界的现实目的,"天下之利"——和谐世界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4.
吴君玉 《21世纪》2010,(6):62-63
这位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Altair"的工程师,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农场主和医学博士。4月1日,美国的"个人电脑之父"亨利·罗伯茨因肺炎恶化,在乔治亚州梅肯市与世长辞,享年68岁。这位曾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Altair”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5.
先秦诸子之前的诗与"生活世界"处于一种契合状态,从某种角度来看,诗是"生活化"的诗,生活是"诗化"的生活,世界也是"诗化的世界"。这种现象,既可以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景观,更可以说是华夏民族高尚的精神品位的突出显现。诗,参与了符合理想化生活样式要求的礼乐式生活的建构,在那时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发挥着后人难以想象的作用;渗透于人们的"一般日常生活"世界,甚至在构筑民族这一所谓"想象共同体"中都表现出应有的价值。这充分显现出诗在先秦诸子之前的"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同时也呈现出那时诗的"生活世界"的图景。  相似文献   

6.
近来现代汉语"被字句出现了诸如"被就业"等超越语法规则的搭配,而且异常活跃。这种超常搭配是对"被"字句零度形式的偏离,在"语言世界"里它违反了语法规则,但在"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里它却拥有存在的充分条件,它的谓语对"被"字句谓语的零度形式做了最大限度的偏离,是极富语用价值的正偏离。这种新"被"字句的零度与偏离、显性与潜性互为条件并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7.
"大人类观"就是站在其他星球人的视角审视地球村和全人类,以马克思"国际人道主义"和"人类社会主义"为哲学灵魂,通过"世界社会"和"世界政府"这一中介,实现"每一个人和全人类的自由发展",建立"全球自由人联合体"。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和波普尔都认为存在一个超验的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是人类知识的对象,柏拉图将其称为理念的世界,波普尔称其为"世界3"。理念世界和"世界3"的思想虽有共同之处,但两者之间存在实质上的差别,二者之间的差别造成了柏拉图和波普尔知识观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从人的感性实践出发,关注"现存世界"与"人类世界",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实现了哲学对象的变革,从而形成了马克思表达"现实世界"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实践反思"。所谓"实践反思",就是立足于感性实践,秉持主体性原则,通过"从后思索"的方式,对现实世界采取批判态度,从而达到改造现实世界的目的。"从后反思"是一种实践的辩证法,就是立足于人的实践,通过从知性抽象到具体综合,从现在看过去的辩证法思维过程,克服了传统的知性思维和现成性思维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论李白乐府《杨叛儿》与“女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既沉浸于道家的终极关怀,又迷恋干道教的宗教狂热。诗句"双烟一气凌紫霞"这一具有活跃的神话因子的话语,隐蕴着丰盈的道学精神、"弄紫霞"中的非功利性的性观念,是"女神崇拜"在潜心理中不自觉的流露,是道教神灵世界的"高峰体验"。"巫山云雨"和"双烟一气"作为男女交的两个话语,从属于道家和儒家的不同文化语境。前者生发于男性"生殖崇拜"观念,是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对应物象;后者是女神崇拜在男性灵魂里的历史折射和透视,它闪烁着男女平等互爱意识的光与色。  相似文献   

11.
’95国际大趋势高恒1995年,是冷战结束的第4年。在世界力量对比剧烈消长的推动下,世界主要国家将进一步调整战略,寻求面向21世纪的立足点和总目标。"经济至上主义"将把亚太地区推向全球战略的制高点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军事力量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世界无烟日”的醒世危言阿超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咔嚓"一声,一位外国乘客点燃香烟,正欲吞云吐雾,冷不防,身帝一名女士忿忿然,疾言厉色:"到厕所抽去,你想自杀,我还要活命呢!"这并非影视镜头,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人们已日益认识到:吸烟,已成为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3.
试析知识与道德的联系冯文全古今中外,许多进步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把人们知识的积累与道德品质的形成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世界上没有不包含道德的知识,也没有不具备知识的道德。正是因为如此,古希腊三大哲人的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道德"、"知德合一"的著名论...  相似文献   

14.
唐诗“心”字探索[越]阮氏碧海文兵译彭庆山校补中国,因诗歌艺术的卓著成就而被誉为"诗国"。中国人视诗为文艺之"巅"。这和中国人历来重视心灵世界直接相关。这种心态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特别重视以诗人自身的内心感触、体验为对象,即以"抒情"为主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重新思考民族志中有关泛灵论的材料,目的是要理解生命的意义。西方传统理论和受其影响的现代科学理论被确证存在着转换的逻辑:这些理论倾向于认为个体生命是从世界中抽离出来的,是一个有边界的实体。作者试图从"生生不息""生命存在的关系构造"以及"运动的首要地位"等方面重新思考生命世界的意义,并指涉现代科学的研究。通过区分"对世界感到惊奇"与"对世界感到震撼"来反思现代科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理解世界的新视角——栖居。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经济竞争如同大血战。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一体化的齐头并进,太平洋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周边"四夷"的奋然腾飞。这样的历史条件,对中国而言,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绿色运动看“绿色文化、绿色美学”崛起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郭因先生率先倡导"追求三大和谐"的"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是一件富于远见卓识的大事,并从西方绿色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壮大,论述了"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崛起的必然性。作者认为:绿色运动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否定,绿色运动是对"绿色文化、绿色美学"的追求与探索;尽管这种批判、追求与探索还很不完善,但它们毕竟反映了西方一般大众的心态,而"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的提出正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这一潮流,因而它的崛起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的情感特征与人的主体价值辨析关继文(湛江师院艺教系湛江524048)关于音乐的情感特征描述,古今中外众说纷纭。如苟于《乐记》中所提到音乐源于人们内心的激情,而人心之动则受客观世界的影响,即"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强调艺...  相似文献   

19.
在特定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绝大多数作家都从正面挖掘和展现中国的命运问题,而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却凭着一个艺术家独特的眼光,以独特的湘西世界为艺术把握的对象世界,以人性入手实行国家民族重造理想。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全部美学理想的基石是对人性、国民性改造问题的独特思考,并由此形成了感情基调、叙述方式、文体结构、语言的独树一帜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20.
外刊导读     
富人和"非富人" 除了名声卓著和富有影响力之外,胡锦涛、夫卫·卡梅隆、沃伦·巴菲特和施特劳斯·卡恩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相同点。因此,他们的会面告诉你,世界对于公平问题是如何地重视,以至于中国的主帝、英国的总理、美国第二富人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首恼都坐在一起,公开讨论关于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