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前不久浙江长兴因"撤县设区"引发的一场区划调整风波,与其说是"宁市不区"的名头之争,还不如说是一场市县之间公开的利益博弈。尽管湖州市当初为了顺利推进"撤县设区"计划,给下辖的长兴县承诺名字不变、区域范围不变、财政体制不变、县级管理权限不变、县级管理体制不变,但这一计划还是引发了长兴县四套班子、企业和当地百姓的强烈  相似文献   

2.
周雪松 《决策探索》2010,(23):34-35
据悉,撤县设区正在多地酝酿,专家担忧,随着各地不断撤县设区,“市刮县”现象重新抬头,应解禁“县改市”。  相似文献   

3.
纸上俱乐部     
《领导文萃》2013,(15):53-53
撤县设区?长兴不高兴 长兴是全国经济强县.“县里本来一直在为撤县建市做准备.没想到被湖州‘捷足先登’。”  相似文献   

4.
夷陵由宜昌县撤县而设区,设区前80%的面积是山区、80%的地区是农村、80%的人口是农民。撤县设区后,夷陵成为宜昌市的主城区之一,但夷陵区“小城区、大农村”的格局没有改变,城区、郊区、坝区、库区、矿区、山区“六区”并存的特点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特征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漫画     
撤县设区?长兴不高兴长兴是全国经济强县,"县里本来一直在为撤县建市做准备,没想到被湖州‘捷足先登’。"(摘自《南方周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因为撤县设区而消失的浙江经济强县已有多个,且不少还在酝酿中.浙江最近“消失”的一个百强县是富阳,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县级富阳市,设立杭州市富阳区.浙江素来以“强县经济”和“省管县”模式驰名,百强县数量连续多年领跑全国,频频撤县的背后是浙江已经开始反思传统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发展规划颁布时间日趋临近,有关"县改市"解禁的讨论日趋升温.特别是今年民政部一次性批准吉林扶余和云南弥勒两个县的撤县设市,被很多人看作是"县改市"开闸的信号.与此同时,地方上也在积极行动.据了解,目前有上百个县都在酝酿和积极申请撤县设市.这也引起一些人对地方盲目撤县设市,机构膨胀、管理成本增加等问题的担忧.  相似文献   

8.
罗天昊 《领导文萃》2013,(16):32-33
近期全国兴起一场"撤县改市"热潮,据闻有130多个县在谋求改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风行的"撤县改市"之风卷土重来,而且似乎风潮更大。某种意义上说,"撤县改市"乃是逐利行为。吊诡的是,在"撤县改市"过程中,并非仅仅是官方参与,民间亦推力巨大。"撤县改市",得利者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地官员。"撤县改市"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3,(3):14-14
2013.01.12-2013.01.18请登录会员区检索全文www.ccgov.net.cn湖南日报12日星期六2011年望城撤县设区,成为长沙市第六区,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城市管理的大山横亘在面前——"百姓城管"扮靓望城河南日报13日星期日栾川县:生态工程成就美丽家园新华区:平安建设护航百姓幸福  相似文献   

10.
正一、背景石家庄市鹿泉区原名获鹿县,1994年撤县设市改为鹿泉市,2014年撤市设区,面积603平方公里,辖9镇3乡和3个省级园区、20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4万,实际居住人口55万,定位为石家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独具特色的新城区和生态休闲地,地形地貌多样,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从2012年开始,鹿泉区累计投入5.7亿元资金,由表及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208个村美丽乡村全覆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式分权模式下,"撤县设区"行政管理改革弱化了县域政府的经济事务激励,进而减少了辖区企业能够获得的政策扶持,因此这一改革能够有效地被用于识别政府偏袒政策的变动。基于这一外生的准自然实验,我们使用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持续经营的县市企业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政府偏袒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偏袒减弱之后,辖区内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相对于其他县市企业显著变得更严重;(2)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保持成立;(3)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导致县域政府财政经济性支出激励显著弱化,进而降低了辖区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收益,最终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  相似文献   

12.
《咨询与决策》2014,(4):64-65
黄陂,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置县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至今已有1435年的建县(区)史。1983年由孝感地区划归武汉市,199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区域面积2261平方公里,约占武汉市的1/4;人口116万。约占全市的1/8,是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型城区。  相似文献   

13.
《咨询与决策》2014,(7):26-27
江夏区原为武昌县,是武汉市的南大门,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现为武汉市新城区,总面积20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万人。江夏交通区位优越。地处武汉1+8城市圈南部枢纽。北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接壤,西与武汉市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极具产业吸纳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陈凯  赵明 《决策探索》2003,(12):23-24
题记:林州市城关镇撤镇设区,城关镇的城里村被一分为四,划分到四个区里.当对城关村的集体经济实体--中心企业总公司进行资产评估时,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创办10年的村办公司固定资产竟达2.1亿元.创造这一奇迹的领头人就是桂园街道办事处副书记梁建国(原城关村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90年代启动撤县改市工作以来,未被批复的县数量在中国有上百个。近两年,这场县改市的热潮汹涌而来,不少地方正在编制规划、成立课题组、上报省级,渲染气氛,力图由"县"变成"市"。然而,目前国家还没有开闸的政策动向。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6.
冉光辉 《决策导刊》2000,(12):44-45
按经济区域建立基层征收机关,撤所建分局,其作用在于减少征收机构,集中精干力量和有限财源,确保重点经济区域和重点税源的征收管理,达到降低税收成本、加大征管力度、保证国家税款足额入库的目的。目前原黔江开发区的五个县国税局中已有四个县国税局完成了机构改革。从四个县撤所建分局的情况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税收成本不但没有降下来,反而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纵观河南省108个县(含县级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应该说已经进入到"不须扬鞭自奋蹄"的快速发展期.不管是在本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将要表彰的"20个经济强县"、"10个经济发展快县",还是紧随其后的78个县,其GDP增幅和人均经济增长率,均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18.
沈立人 《决策》2001,(6):36-37
2000年岁末,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扬州、淮安(阴)五个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域的调整方案,对郊县(市)实行撤县(市)建区,扩大了市区的领域.这是继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又一次重大改革,对推进城市化,协调城乡关系并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决策》2004,(1):6
策划人语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常常听到县市一级决策者对"市管县"体制颇有微词.诸如,什么"市压县"、"市卡县"、"市挤县"啦,什么"市吃县"或"市刮县"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有位县长曾感叹:"什么是市管县?说白了就是揩县的油来肥市,而有的市又很难辐射县,这殊为不公."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2条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