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TO反规避立法的前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现行WTO规则体系中并无统一的国际反规避立法,但从GATT反倾销法的历史和实践看,欧美在国际贸易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以及欧美反规避立法的完善决定了以欧美意见为主导的反规避法迟早会被纳入WTO统一的反倾销协议中。我国加入WTO后系统构建反规避立法不仅极为必要,而且应根据WTO反规避立法动向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尽可能地增强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反倾销法的一部分和新发展,反规避立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学者间一直存在争论。论文首先以法经济学的方法论证了反规避立法的合理性基础,接着,从反规避立法的价值目标的角度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最后,论文从反规避立法与WTO法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反规避立法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WTO法律框架之内对反规避立法的合法性不存在实质性的否定,而是处于一种不明朗的灰色状态。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我国反规避立法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WTO《关于反规避的决定》的涵义与意义的基础上 ,联系GATT《邓克尔草案》中的反规避条款和欧美反规避立法的最新发展 ,结合我国实际系统阐明了加入WTO后构建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必要性 ,提出了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反规避作为反倾销的延续和发展,在反倾销法上曾一度被指责为理论目标与现实相冲突,尤其是在反规避被理解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背景下,对反规避性质的界定更多是否定意义上的。从辩证角度看,反规避不仅具有合法性,也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反规避立法与现有的法律体系具有相融性和协调性,反规避法调整的后果事实上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所以,正确认识反规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对国际反规避统一立法和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完善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中的反规避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频频遭受外国特别是欧盟提起的反规避调查立案,对我国对外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应在认识反规避措施理论上的合法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与歧视性反倾销相关的反规避措施具有双重不公正性。并在认清反规避措施对我国影响的基础上,掌握反规避措施的特点及有关国家的相关立法。同时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以达到有效应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反规避是反倾销的扩展和延伸,是反倾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规避法律制度,主要是运用海关的税则归类和原产地认定等规则来防止规避行为,所以,海关在反规避制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借鉴国际立法,我国的反规避法律制度应在立法中明确海关在反规避中的权能以及规避行为的具体种类,同时完善原产地规则并赋予海关适度的自由裁量权,以增强我国政府在贸易摩擦中的抗衡能力。  相似文献   

7.
反规避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规避措施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发展。为了规避日益完善的反倾销措施 ,出口商们采取的规避手段种类繁多。反规避措施是一把双刃剑 ,要注意正确的确认规避手段 ,有的放矢。未来的反规避问题同样会困扰中国 ,因此 ,加速我国在反规避方面的立法 ,促进我国反规避措施的成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反规避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反规避措施是当前美国及欧盟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中反倾销法的新发展。为规避反倾销税的适用,出口商运用零部件倾销、后期发展产品、第三国倾销等手段低于产品价值销售进口商品。反规避措施有助于消除倾销,但在另一方面被用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的关税壁垒手段。本文根据当前欧美等国反规避措施不断发展的现状,力图从反规避措施的概念、范围及规避行为的确认等角度对这一新生法律现象进行粗浅的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消极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结合我国蓬勃发展的外贸实践,提出了该法律现象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借鉴意义和对外贸易实践的警戒意义。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是WTO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法律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反倾销法制建设从无到有,逐步完善,但在立法层次、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仍存在某些不足。借鉴WTO《反倾销协议》,从立法层次、指导思想、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公共利益条款、反规避措施、反倾销调查和司法审查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WTO下的美国和欧洲反倾销法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贸易组织 (WTO)反倾销守则最终将世界范围内的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统一起来。然而 ,作为反倾销措施适用最多的美国与欧共体 ,其国内立法和具体司法实践仍有很大不同 ,加上新的反倾销守则在诸如反规避措施的规定上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反倾销守则将与各国国内立法与实践并存 ,这在反倾销措施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首选手段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反补贴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的维护公平贸易、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手段之一.我国相关部门在反补贴立法方面已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要求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反补贴立法存在种种不足.作者参考了欧盟、美国的相关立法,并对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对我国的反补贴条例在立法体例、确定补贴的标准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建议我国的反补贴条例应增加公共利益及反规避措施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新壁垒——反规避调查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避是国际反倾销的产物,反规避是国际反倾销措施的新趋势。反规避调查条款,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欧美从反倾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自我国加入WTO以来,遭遇反规避调查的案件呈增多趋势,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了不良影响。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反规避调查这一国际贸易新壁垒。  相似文献   

13.
规避与反规避是国际贸易中反倾销的新产物,也是反倾销措施的新趋势.近年来,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频繁使用规避与反规避手段来解决倾销与反倾销问题,从而导致国际间各国对规避与反规避产生不同的争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冲击与考验 ,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了很大损失。在我国成为WTO成员之际 ,研究WTO反倾销规则 ,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切任务。WTO《反倾销协定》的内容基本上是恰当的 ,但仍存有不足。检讨我国反倾销立法 ,也存在立法层次低、效力差、有些规定过于笼统、缺少司法审查制度等缺陷 ,这就需要在即将出台的的《反倾销法》增加具体的反规避条款及完善司法审查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 2 0 0 2年 1月 1日实施的《反倾销条例》在 1997年实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有关反倾销规定的基础上有了发展 ,但也存在严重不足 ,诸如反规避措施的规定过于抽象 ,公共利益条款欠缺 ,没有涉及代表第三国的反倾销行动 ,反倾销程序安排欠缺 ,行政复议和司法救济程序有待配套法律的实施 ,这都要求我国进一步完善反倾销立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以及反倾销实际工作的需要并履行我们在入世中的承诺,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但该条例对反倾销规避仅作了一条原则性的规定,不利于反规避条款的正确适用,通过对欧盟反规避条款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完善我国反规避条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技术措施和反规避条款的出现,旨在使网络环境下具有纯粹公共产品属性的作品恢复排他性,从而为私人提供作品创设激励条件。然而,技术措施和反规避条款的存在实际上赋予了版权人一项新的"接触权",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危害公众利益的"超著作权"效应:公有领域信息的私有化、合理使用制度和权利穷竭原则的适用困难。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只有通过修改反规避条款的适用类型、设置间接规避的例外、引入自愿加第三方介入模式保证反规避条款例外的实现,以及对违法加密行为进行制裁,来重构技术措施保护制度,才能重塑网络环境下版权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反规避制度既有产业保护性,又有经济调控性。经济调控功能是我国在考虑对策时必须加以重视的。为了有效应对西方反规避制度,我们还应关注其反补贴制度、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对消费者使用行为的严格限制打破了版权法中所设定的权利平衡,授权协议在该系统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授权协议设定了详细的使用规则,又通过设立合同义务来保护技术措施,它们与技术保护和反规避立法一起,构成了版权保护的严密的体系。这一体系严重影响了数字内容用户的权利,并且对版权法造成了冲击,对此,需要调整现有法律框架以规制数字版权管理授权协议的滥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反倾销规则与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 8年的努力 ,中国已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基本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为主要规则 ,包括若干部门规章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反倾销法律体系。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在基本原则上与WTO的要求上完全一致 ,具体规则方面也与WTO规则大致相符 ,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由于立法及执法时间较短 ,经验还不丰富 ,与国际反倾销规则相比 ,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仍存在某些不足。文章以比较的方法 ,从立法层次、实体规则、反规避措施、司法审查 4个层面对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