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五月五日至十日,在安徽歙县召开的全国史学理论学术讨论会上,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就深入研讨历史学理论问题强调了各门基础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理论,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以往多用历史唯物主义来代替历史学理论,国外也有这个情况。其实历史唯物主义不只是历史学的理论,凡是以人类社会活动为对象的学科探讨,历史唯物主义都是适用的。把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学专门理论等同起来,一方面会把历史唯物主义看得太狭窄了,缩小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误会似乎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学的具体理论研究就不要了。历史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各门学科的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历史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联系历史学的实际,队史学本身的实际出发去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早奠基者,他对历史学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对中国历史上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界的理论研究活跃,形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对唯物史观内涵和外延的新阐发,历史理论的探讨深化了对中国历史特点的认识,以历史认识论研究为重点构建史学理论体系,史学方法的更新和多样使历史研究更具魅力,对历史学功能的新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 自从1978年史学界在成都召开规划会议以来,史学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情况:(一)结合三十多年来史学理论实践的经验教训,重新提出了一些史学理论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社会发展规律性、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又如史料和理论、历史和现实政治、批判和继承等关系问题的讨论等等。这对于我们解放思想,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二)开始注意介绍国外史学方法论、史学理论研究的进展,改变了过去我们长期不了解国外史学发展的封闭状态。(三)在一些大学重新开设了历史学概论、史学方法论的课程。上述史学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应该说是我们开创史学理论研究新局面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重写历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认为历史学是史实的客观性和史家的主观表述相结合的结果,因此所有的史学成果都带有主观性,相对性,没有一种历史学是终极的历史认识,历史被不断地重写是史学发展的规律。在社会经济转型的今天,史学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从沿续几十年的历史学“定本”中找不到他们所关怀的问题的答案。史家应顺应时代的需要,承担起“重写历史”的使命回应社会转型对史学改革的呼唤。重写历史的关键是重构历史理论,重新审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用新的历史观念编写新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来史学理论发展之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后半期,中国的史学理论历经了曲折的发展。由重视史学理论的研究到开设史学概论课程,表明史学理论日益趋于系统化、学科化,反映了历史研究的更加自觉。回顾这五十年来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对总结本世纪的史学成就,促进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区分三个概念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学科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严格地说,史学理论是关于历史学学科本身的理论;历史理论是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二者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的。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研究史学理论,应该研究史学中对客观历史…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历史学界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倾向,结合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研究的实际,从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历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正确处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必须以历史的态度认真继承马克思主义史学这笔丰厚的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逝世整一百年了。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生气勃勃地向前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历史研究,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史学工作者的使命。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从它创立时起到今天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帮助人民认识本国的国情,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50年的史学,可以以十年“文革”结束、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具体地说,又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第一个阶段,唯物史观指导地位确立,史学工作者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在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历史发展动力以及史学工作诸问题上展开争论,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史学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但总的说来,各个方面还是取得了重大进展。“文革”十年为第二阶段,史学遭受空前的摧残,留给人们是痛苦的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90年为第三阶段,历史学在反省和各种思潮碰撞中向前发展。199O年以后为第四阶段,历史学在重新学习与深化认识中不断开拓。  相似文献   

10.
张剑平 《河北学刊》2007,27(1):109-110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张越 《河北学刊》2007,27(1):103-105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张利 《河北学刊》2007,27(1):107-109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许殿才 《河北学刊》2007,27(1):110-112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陈其泰 《河北学刊》2007,27(1):101-103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王志刚 《河北学刊》2007,27(1):105-107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以前我国史学界多注意历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史学理论即关于历史学本身的理论的研究,致使我国的史学理论研究长期是一个空白。这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把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相混淆,甚至以历史理论来代替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就是“史学理论”在许多人脑海里根深蒂固,已成为一种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史学理论”内含的认识,影响了我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我们与国际史学理论界的差距。新时期以来学术空气的活跃和史学研究的深入,带来了史学理论研究的繁荣,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一生酷爱史学,有深厚的史学素养和极高的史学造诣。他虽然不是专业史家,没有史学专著,但是他一生有丰富的史学活动。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作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许多科学的论断,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拟从毛泽东一生读史、评史、用史的史学活动中,对其史学思想及其特点加以归纳和总结。一、重史学毛泽东对历史学一贯给予高度重视。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对中国历史典籍加以研究,决心以十年功夫读完“经之类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研究,是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这方面的研究受到我国史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的研究还嫌薄弱,例如,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了,还没有一部系统研究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的学术专著问世。20世纪末以来,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唯物史观研究非常之多。对我们来说,这些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它回答了什么,而在于它提出了什么。进行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研究,要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其研究内容包括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萌生和发展,主要理论成就和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某些规律性的内容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