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基础”这三个概念的区别,揭示了现有经济基础理论中包含着逻辑矛盾。在这个基础上,下一了下新的经济基础的定义: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具有非对抗性矛盾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系统)。  相似文献   

2.
经济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关于经济基础的涵义,争论最多的是,到底是指特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还是指这一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教育部颁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修订本)是这样表述的:“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一般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它不符合马克思著作的原意,也不符合历史实际,尤其不能科学地说明当前的现实问题。我认为,经济基础就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精辟地指出:“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构成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要素和两对基本矛盾。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通过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中介的折射而实现的;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等等。这里有两个问题不得其解:一是生产力标准的直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前一矛盾的解决有赖于后一矛盾的解决,而后一矛盾的发展和变化又受到前一矛盾的制约。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人们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提法有三种意见:一是两对矛盾并列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两对矛盾包含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包含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三是三对矛盾并列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经济基础的定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经济基础”的经典定义重在提示其本质是生产关系,即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经典定义是“经济基础”最普遍和最一般。这是建立唯物史观,反对各种唯心史观的需要。后人的阐发定义侧重于说明人类社会以往历史形态的经济基础的本质,只能是该社会诸多生产关系中“占统治”(或“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这是经济基础普遍和一般。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是特殊和个别,对这一范畴界定应从“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状况以及诸多生产关系,特别是非“主体”地位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出发。界定这一范畴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排除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之外,是极其错误的.造成这一错误的理论根源是长期以来将经济基础界定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是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现实存在着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占统治地位或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理应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范畴.  相似文献   

7.
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但不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或基本矛盾的一部分。经济关系内的矛盾是基本的,是本质的,而上层建筑内的矛盾则是对经济基础内在矛盾的反映。经济结构内在的矛盾是本质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则类似于本质与现象的矛盾关系。因此,即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它们也不会成为社会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8.
社会基本矛盾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表现为它自身中的多种社会矛盾的茅盾统一体。但是,在这个矛盾统一体中,人类社会的其它社会矛盾,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所规定,因此,一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表现为人类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归根到底表现为人类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自身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化的生产力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现代社会分工与协作的有机整体系统,它们彼此之间不应该是矛盾对立加虚假统一的社会关系,而应是彼此协调运作与通顺和谐并真实统一的社会关系。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本义所在,也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意所在。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直接原因是中国衰落而西方强盛,西方之所以强盛是因为西方国家率先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的衰落则是因为中国依然固守着封建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正是由于这一对矛盾的共同作用,也由于矛盾的对立面力量的差异,使得社会...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基本原则包括经济合法原则、经济平衡原则和经济发展原则。经济法治理念强化了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法律基础,科学发展观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实现经济发展权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法益目标,“合作”、“均衡”以及“协调”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经济因素对冷战时期美国的遏制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美国垄断资本商业扩张服务,维护美国的经济安全和繁荣,是遏制战略的重要目标;诱压结合,综合运用经济遏制与经济援助,是遏制战略的基本手段;以经济实力为依托,迫使前苏联展开军备竞赛,是遏制战略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一个主权国家或经济集团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越来越重视其经济发展的内外安全, 并采取相应措施巩固内部的经济安全——作为一个国家或集团发展经济的现实基础, 它直接影响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而外部经济安全则保障内部经济安全措施的顺利实施, 尤其表现在海外资源供给、跨国公司的发展等国外市场的开拓及随之而来的国家或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合作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的学科分野,与其说是关注的领域不同,不如说是各学科对人性的不同预设从而导致的方法论与理论模式的差异。新经济社会学在批判经济学"社会化不足"的人性预设和社会学"社会化过度"的人性预设的基础上,确立了"弱嵌入性"的人性预设,并以此为其逻辑基点,建构了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命题:经济行动是受社会所限定的,它嵌入于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经济组织(如企业和市场)的结构是由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共同决定的;经济制度的建构不仅有其经济效率逻辑,也有其社会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从马克思的基本观点还是从确立过程和形式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都构成我国现实的经济基础;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现阶段的经济基础,对推进改革,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从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出发,扼要阐明诸因素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影响,区域的部门经济结构及经济地域体系,从而为我国区域经济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是适应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及全球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及深远历史意义的前沿课题。针对这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从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条件,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研究依据及重要意义,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研究难点和重点、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等3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将经济学和哲学研究相结合的第一次结晶:经济批判是哲学批判得以展开的基础,哲学批判是经济批判的理论提升,社会批判是经济批判和哲学批判的双向展开,只有在经济哲学的视域中解读才不会人为地造成对它的误读。  相似文献   

19.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形式的审计相比 ,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上有其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作出审计决定和干部考核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文献[1]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全经济效益系数的概念,建立了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完全经济效益系数的因素,讨论了提高完全经济效益的一些途径,建立了完全经济效益系数变动的基本方程,讨论了生产要素系数变动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