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带一路"是新的亚欧区域合作框架,在该战略推进实施中,沿线大多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项目投资需求巨大,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投融资创新点是多元筹资与运用PPP模式.由于沿线大多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不同,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应用存在投资回报率低、投资环境复杂、风险大等问题.本文分析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角度出发,提出构筑"一带一路"下PPP创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区域在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格局日益重要,高质量对接"一带一路"市场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在短期内,金融服务、产品贸易和设施联通是中国能够对接"一带一路"市场的切入点。鉴于可切入领域的差异,创新切入机制与运行机制能够使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获得双赢。新型的切入机制主要涉及构建跨域产业链、以分享模式推进的设施联通以及以共享模式对接农业、金融和电商等方面,相应地形成包括产业发展、人民币双边结算清算、亚投行业务创新和文化经济互动等内容的新型运行机制。从我国的角度看,创新对接"一带一路"市场的机制有助于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经济效率、完善人民币国际结算体系、稳固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通过经贸合作和金融合作取得一系列有益成果。本文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效应进行分析,首先针对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和彼此间的互补情况进行分析,其次采用1996-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为采样数据,并利用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基于双重差分法,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考察。研究表明:贸易增长机制主要通过对出口数量增长、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促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同时中国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一路"国家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口促进效应。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实证拓展,验证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进了我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它建立了一个金融服务网络,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金融主导策略极大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TFL)进行体系构建与指数测算,以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为工具,实证分析TFL及其一级指标作为贸易非效率项对中国与相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具有差异性;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国的贸易额增长;贸易便利化的4个一级指标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的贡献度不同,并据此结论对如何削减"非效率"无形贸易壁垒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的贸易便利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1—201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数据,分全样本和内部6个板块建立面板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进行协整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够正向影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差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和外商投资流入量增加导致相应的贸易差额的扩大,其中,中国与南亚板块之间汇率和贸易差额关系的实证结果与全样本一致,东南亚、西亚和中东欧与全样本有略微差异.基于此,建议在有效调整汇率、优化贸易结构、加大投资合作等方面来夯实"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应对经济"新常态"下行压力的重大举措,与沿线国家开展项目对接则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起点.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及宗旨,分析了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项目对接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及其他风险,并据此提出要以政府顶层设计、宏观对接为主应对政治风险,以企业微观对接、跨国经营为主应对经济风险,同时结合政府职能及企业市场化经营来形成国家竞争力,以有效规避其他风险.  相似文献   

8.
由于全球保护主义倾向突出,"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不仅拓展了中国开放之路,加速中国资本走出去,构建以中国为节点的全球自由贸易网络,还能完善沿线国家或地区交通运输、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业就业岗位。鉴于沿线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中国轻工业及服务业全球参与程度不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应加强战略互动,坚守贸易共赢,完善投资环境,打造多边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与改革发展是"十三五"规划两个重要内容.两大战略一个立足于构建对外开放格局,一个立足于国内区域发展新布局,两者以何种机制结合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整合分析两大战略之间关系可知,两大战略的互相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化水平对"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推进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及部分国家城镇化发展状况可知,中欧城镇化合作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化合作重要机制;从城镇化动力来源的两个主体--政府与市场这两个视角可以探讨两大战略的结合路径.通过现有文献资料的综述研究可知,从国际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本质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完善也是城镇化问题的重要部分;从国内研究来看,中小城市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应该作为研究的重点;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省、市城镇化合作;妥善处理"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城市的产业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与10个非"一带一路"沿线中国钢铁出口最大贸易伙伴国的数据,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钢铁出口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地促进了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钢铁出口更偏好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与中国地理距离近、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质量高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邻国效应则对于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影响不明显。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促进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