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研究者罗宾·加迪诺和安德鲁·牛顿日前接受英国电视台采访时,披露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泰坦尼克号"沉船阴谋论: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中遇难的1523名乘客和船员并不是死于"天灾",而是一起"船只保险诈骗阴谋"发生灾难性错误后的不幸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亚伯拉罕·盖革借用19世纪盛行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将基督教的起源还原到公元前后犹太法利赛派和撒都该派斗争背景之下,认为耶稣是法利赛犹太人,传播的是犹太福音。耶稣死后,使徒将法利赛人的死者复活观念、撒都该派大祭司和代理祭司的观念以及希腊的"逻各斯"观念糅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新的基督教弥赛亚观念,这一观念逐渐背离了犹太教主流,为基督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政治和宗教反犹的背景下,盖革在犹太话语体系中解读基督教的起源,强调犹太教作为原创性一神教对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影响,旨在反抗基督教学术霸权,确立犹太学术地位,捍卫现代犹太认同,并为宗教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欧茨小说《掘墓人的女儿》讲述了主人公丽贝卡在美国隐藏犹太身份、追寻美国身份、回归犹太身份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犹太移民终其一生在反犹环境下寻求文化身份的心路历程。本文从文化身份的视角,探讨了导致丽贝卡身份变迁的主要原因:第一,丽贝卡从隐藏犹太身份到追寻美国身份并不是美国文化简单地消解、同化犹太文化的结果,而是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历史汇合;第二,丽贝卡回归犹太身份也不意味着犹太移民对美国文化的否定,而是其在理解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的自我抉择,即犹太文化始终以各种方式制约、规范和影响着美国犹太移民。  相似文献   

4.
1881年以来,由于俄国恶劣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不断的反犹浪潮,促使犹太人的生活日益陷入困境,而美国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平等和自由吸引大批东欧犹太人移民美国。在与美国主体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以犹太教为核心的犹太文化与以基督教为主的美国主体文化之间不断冲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国犹太文化,塑造出了兼顾犹太文化传统和美国现代文化的双重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一、犹太难民是怎样设计新生活的?欧洲犹太难民来到上海,通过各种救济社团的安置,总算有了栖身之地。虽然,上海的租界地这时已经成为德国盟友日军封锁和控制下的孤岛。但是,现实环境使欧洲犹太难民逐步消除在德、奥及东欧各国反犹—灭犹政策下的压抑感和恐惧感。住在虹口地区的难民最主要的麻烦就是:连接虹口区和公共租界的外白渡桥要实行宵禁,即在凌晨2点以后禁止任何车辆通行。这种宵禁也仅仅是对那些在酒店和夜总会做事的人带来不便,而对一般居民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符号学矩阵的建构,将《反美阴谋》中"幸存"和"屠杀"的二元对立拓展为四元,梳理主要犹太人物命运走向。小说更为深湛的主题意蕴得到揭示:罗斯通过这部小说透射出对历史潜在可能性的思考,探讨反犹主义对美国犹太人造成的巨大创伤,呼吁美国犹太人坚守正确的公民身份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阴谋论”背景,探讨与外企联盟的中国企业如何借助媒体这一外部监督机制,来有效识别与应对外方对中外合资企业实施 “阴谋亏损”的手段。通过建立Logit回归方程,对比检验面对海量媒体信息,机构投资者、注册会计师与监管部门在中方公司防范“阴谋亏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为维护自身利益,在媒体对企业广为关注的情况下,能有效抑制外方“阴谋亏损”的行为,而且四个主体形成的合力能显著抑制“阴谋亏损”行为。研究为与外企联盟的中国企业有效运用媒体监督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落入“阴谋亏损”陷阱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诗篇》中一些被寓意解经法解释为预表耶稣的受难与复活的章节,加尔文按照字义解经法,将其解释为关于大卫王的历史记载,从而消解了寓意解经传统对相关经文的反犹式解读。加尔文承认《旧约》与《新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肯定了《希伯来圣经》在基督教信仰中的地位;他坚持认为上帝与以色列人所立的"旧约"和与基督徒所立的"新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且他还超越了基督教传统中长久以来将福音与律法相对立的观念,认为犹太律法对基督徒的作用不仅停留在路德所认识的消极层面,也有积极层面的功用。与对待基督教的异端分子相比,其著作《回应某位犹太人对基督教的质疑与反对》也反映出他对犹太人的态度是相对宽容的。加尔文对字义解经方法的推崇则与他个人所接受的人文主义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他的"启示神学观"认为上帝的启示是一种"渐进式"的启示,《希伯来圣经》和上帝与犹太人所立的"约"以及犹太律法都是上帝启示的一部分,这构成了他对犹太教相对宽容的神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社会中存在一种反犹思想,由来已久。纳粹匪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但是人们总在问:“为什么纳粹主义者那么痛恨犹太人?”人,值此如鱼得水。德意志犹太人更表现出他们最能适应这种形势。从比例上看,他们往往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弄清楚:纳粹德国的反犹主义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德意志社会历史中反犹运动长期发展的结果。德意志帝国时期反犹运动由旧式传统的反犹向新式现代反犹的转变,与纳粹的反犹主义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德意志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业革命的成果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为德意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它极大地促进了德意志的技术、组织和生产的革新。这种迅速加强的社会变革所产生出的压力是既能为人们所利用,同时又是人们所必须加以忍受的。在历史上具有经营商业传统的犹太  相似文献   

10.
第一代美国犹太文学是犹太美国人的隔离苦难史。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则刻意疏离犹太身份,其作品也被贴上了"同化"标签。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三代犹太美国作家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对犹太传统回归的渴望,其文学也随之呈现出"回归"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第四代美国犹太作家的崛起,流散转向逐渐形成,而介于"流散"趋势与"同化"主题之间的"回归"浪潮是研究美国犹太文学历史和未来的重要连接点,其地位和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