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校贫困学生问题是人们现在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家、社会和高校纷纷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去帮助、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但是,我们在关注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对他们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贫困生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社会和各高校在不断采取措施扶助高校贫困生"物质贫困"的同时,逐渐忽略了他们的另一种贫困——心理贫困。在贫困生中产生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表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而如何帮助贫困生摆脱沉重的思想负担,解决异常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与对策的新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高校“并轨”交费上学后,贫困生问题一直就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贫困生助学体系,但在实际资助过程中,贫困生认定、经济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心理资助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完善资助体系。应该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适当调整“奖”与“助”的比例关系、开拓勤工助学岗位、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努力加大“心理扶贫”力度,切实解决贫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郭雪梅 《阴山学刊》2011,(3):125-127
贫困生是我国高校的一大主要群体,贫困生问题是高等教育的重大问题。多年来,我国对贫困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在我国构建广泛有效的贫困生救助体系要结合我国高校和财政的具体情况,多方拓展贫困救助资金的来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完善的心理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调查——以厦门某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在此通过对厦门某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金霞  胡玮 《理论界》2006,(12):131-132
近几年来,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里一支庞大的特殊群体,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因贫困所带给他们的自卑、焦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如通过对贫困生的自信心教育,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建立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网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贫困生的资助制度等方式,以使贫困大学生更好地悦纳自己,完善自己,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发展依赖教育行业人才的输出,当今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世界普遍关注的大问题。中国的高校教育在大变革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不断地健全贫困生资助制度,保证他们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是当今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文章基于此,从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入手,探究当今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体系构建与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占20%—30%,他们在经济方面、思想方面和心理方面都存在压力。通过贫困生档案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励志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心理脱贫与经济脱贫相结合,实现对贫困生经济上资助、思想上关心和心理上支持。  相似文献   

9.
束仁龙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75-77,10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群体迅速增大。从教育公平的视角来考察,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与他人相比处于劣势,不公平现象较为明显。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实施教育救助。当前,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在救助观念、救助政策、救助内容、救助方式和救助资金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转变救助观念、完善救助政策、拓展救助内容、改革救助方式和筹措救助资金不失为提升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效果、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当前国家、社会和高校高度重视和共同关注的问题。贫困生们大多自卑、焦虑、乐群性差,严重者还出现心理病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和谐校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为此出台多项政策和措施,以加强对贫困生的扶持和资助。实施这些政策和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缓解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难题,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分析当前贫困生资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可能办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学生的消极心理会对学习、生活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高校往往更注重物质助困,而忽视了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因此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归纳,探讨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并分析正确的教育调适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于海臣 《阴山学刊》2014,(5):103-107
大学作业的评价是大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以怎样的理念作为大学作业评价的追求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依据此课程的特点,它的评价方式应该充分贯彻“体验与成长”的理念,通过体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倍受关注。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生理及心理、自我认同、自我控制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不仅关系着孩子们的身心成长,更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立。通过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个案、小组、家庭、学校与社区以及社会政策的综合干预方法,来对当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伦理关怀:弱势群体问题的现代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凡平 《齐鲁学刊》2006,(6):139-142
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对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精神理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现社会公正,通过公正的社会制度来改变弱势群体的不利处境,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第二,坚持以德行政,各级政府要在坚持依法行政、建设制度伦理、提升官员品德的基础上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和谐;第三,奉行人道主义,政府和社会强势群体应该在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前提下,向弱势群体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帮助他们改变不利处境,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5.
吕晓峰 《阴山学刊》2014,(5):99-102
环境心理学的学科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心理学以人的信念、需求与价值为核心;环境心理学坚持人—环境的交互作用观;环境心理学是以鉴别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应用科学;环境心理学主张多学科交流;环境心理学提倡自然主义研究;环境心理学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环境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新兴的研究取向,它着眼于现实环境问题,倡导关注人与环境和谐共处,这将有助于人从心理层面加深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从学科发展的深层次上来说,环境心理学兴起也喻示着心理学研究视域的深刻转换.  相似文献   

16.
陈碧芬 《学术探索》2011,(1):94-102
传统的“立君养民”论在明清时期发生了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以民养民”论大量出现,把救助困者、贫者看做是富民的主要责任,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日常社会生活中,主张以富助贫;第二,灾害发生时,主张以富救困;第三,主张宗族内部以富帮贫;第四,政府也极力主张“以民养民”。这一主张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结果:一是明清时期富民举办社会救助活动的兴盛;二是富民借助社会救助实现基层社会控制权的扩张。探讨这种养民思想及实践,对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慈善事业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青少年安全教育与社会安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安全教育问题是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青少年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其自我防护能力。有效利用青少年安全教育,可以解决社会安全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从青少年开始进行安全教育,更能从长远提升国民素质,减少中后期安全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18.
创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以及居民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纽带,是实现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多样性的良好平台.针对所列举的吉林省社区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对问题的成因做出了分析.这些问题需要在政府统一协调下,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任其发展,势必干扰和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通过分析当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就如何治理和解决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提出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吴智育 《河北学刊》2012,32(4):123-125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成才问题、成长问题、挫折问题、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精神病等六个层次的心理问题,其具体表现主要为心理困惑、身份困惑、人际关系紧张、自卑心理严重等.为此,应当从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加强心理档案管理、加强心理疏导、建立心理极端事件应急机制等四个方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