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建工作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国有企业增强自身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伴随着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的海外业务范围、业务量也呈逐年扩大趋势。如何深入开展好国有企业海外项目党建工作,推动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海外项目文化建设以及如何凝聚员工等方面提出了一点粗浅的建议,以期对企业海外工程项目党建工作的开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家"独树一帜"的公司:他们员工千人、管理者只有十几个;他们保证产品质量宁可推掉订单;他们的员工手册畅销全国并走出海外;他们建立了平民学校潜心培育现代产业工人;他们以出众的企业文化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管理人士参观访问……这就是德胜(苏州)洋楼公司,国内卓越的现代美式木结构建筑建造企业。  相似文献   

3.
孙登岭 《经营管理者》2013,(23):323-323
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伴随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其安全保卫工作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做好企业安全保卫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深化企业安全保卫意识的前提,保卫干部需要主动进行教育宣传,开展安保工作,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强化企业的安保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保卫干部用优良的态度为各部门员工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家"独树一帜"的公司:他们员工千人、管理者只有十几个;他们保证产品质量宁可推掉订单;他们的员工手册畅销全国并走出海外;他们建立了平民学校潜心培育现代产业工人;他们以出众的企业文化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管理人士参观访问……这就是德胜(苏州)洋楼公司,国内卓越的现代美式木结构建筑建造企业。在众多光环背后,真实的德胜洋楼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以出众的企业文化与高超的产品工艺而享誉全国?为什么它要在国内外大量公开发行《德胜员工守则》?为什么它立志将中国农民工打造成精英的产业工人?且听德胜洋楼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赵雷先生为我们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5.
在海外项目施工的员工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中外员工管理"两张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管理造成了影响,因此,加强海外项目员工管理是确保海外项目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富士康"热点问题出发,本着对于富士康跳楼事件探究的态度,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和激励的角度,浅析如何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而薪酬体制作为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实现对于企业员工的有效激励,文章主要通过职位评价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层次、将员工的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绩效考核与升迁制度的有机衔接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许多海外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与中国市场融合,实现本企业员工与中国员工之间的顺畅沟通和交流,组织员工参加短期汉语学习。对此,相关高校或教育机构应积极探索海外企业人员短期汉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辉玲 《经营管理者》2013,(31):269-270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是管理层提倡的、用于凝聚企业员工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软实力的总和。湛江分公司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现状、员工队伍现状、所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以及对总部企业文化传承等因素,识别了"安全文化、执行文化、危机文化、创新文化、爱心文化"等五个当前需要培育的企业文化元素,同时提出了对企业文化进行动态管理的理念,并借助企业文化培育体系这一现代企业管理的平台,持续塑造组织氛围先进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软实力,服务于公司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何瑞 《经理人》2002,(6):44-48
许多外企将进入中国市场视作当务之急,但却往往忽略了员工薪酬等要素。通过薪酬激励员工既非一个新观点,亦非一种特别繁琐的工作。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实际上并不简单。如何最合理地通过薪酬来激励员工并最终改善企业经营结果对所有公司而言无疑都是一种挑战,其中自然包括在华公司。绩效薪酬制度是寻求经营成功的最  相似文献   

10.
杨玉华 《经营管理者》2009,(20):388-388
市场化用工制度已成为各公司企业招聘安保人员最常用的方式。本文通过对市场化用工机制的探讨,分析了市场化用工机制下公司安保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安保人员的责任意识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工作待遇低差且不稳定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升企业安保责任意识的数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和团队,做好安全文化建设,企业管理者如何善待员工等方面,阐述了善待员工是企业开放式科学管理的要求,论述了"以人为本"是善待员工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2.
吴晓春 《经营管理者》2012,(6X):388-388
企业安保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职工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企业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给安保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科学应对"的安保防范机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段永霞 《经营管理者》2013,(20):183-18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即人才竞争。为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价值,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职业生涯管理对企业及员工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某建筑施工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实际,从帮助员工建立职业发展通道的视角制定了职业生涯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尤其在保护环境和员工安全方面。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要求,企业着手建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章从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作用和意义,以及针对在建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激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否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实现有效激励已成为我国企业的紧迫课题,文章从我国企业激励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就"我国企业应如何有效的激励员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核心员工业作为企业的一种关键资源,如何加强核心员工管理、防止核心员工流失、针对核心员工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重要。文章以煤炭企业的核心员工为研究对象,在对历年核心员工流失的资料进行学习、提炼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核心员工流失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成功经验,从核心员工自身、企业和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煤炭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原因,并对煤炭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对策,包括建立有效的人员配置机制、建立绩效评估体系、企业文化和实施以人为本的感情管理。  相似文献   

17.
辱虐管理、心理安全感知与员工建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国组织情境中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研究,认为企业上级领导实施辱虐管理,首先会削弱员工的心理安全感,继而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心理安全感知是辱虐管理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的中介。此外,研究结论还表明,辱虐管理对心理安全感知的削弱作用会受到员工不确定性规避特质的影响,对于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员工而言,企业上级领导实施辱虐管理,此类员工感受到的"心理不安全"更强。最后,以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家石化企业中的258名员工和102名上级领导的配对数据验证了以上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8.
运用深度访谈法研究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走进来"的外国企业中的中国员工面临的跨文化沟通挑战情境和挑战事项,企业和个人应对挑战的策略,以及中国员工跨文化敏感性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走出去"的企业比"走进来"的企业处于更初级的国际化阶段和跨文化管理阶段,所以前者的中国员工比后者的中国员工承担更具市场探索性的企业任务;同时,前者的中国员工比后者的中国员工处于更低层次的跨文化敏感性阶段。②"走出去"企业和"走进来"企业中国员工面临的跨文化沟通挑战情境和事项存在显著差异,前者面临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情境,所以不仅要应对内部管理机制事项、战略与战术事项和语言事项,还要应对政府政策事项和交易事项;后者主要面临企业内部的挑战,涉及内部管理机制事项和少量的语言事项及战略与战术事项。③"走出去"企业和"走进来"企业之间及其中国员工之间采取的应对跨文化沟通挑战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借助东道国的员工、机构等外力的应对策略,其中国员工更多地采用间接型应对策略(例如,挑战发生后,增强自身的跨文化知识、经验和外语水平);后者企业更倾向于采用从企业内部培育中国员工能力的应对策略,其中国员工更多地采用直接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8,(Z1):44-61
经过七年精心准备的安保工作,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委、奥组委、各级地方政府乃至海外各参赛国关注北京奥运的焦点。今年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相继召开会议全面部署筹办工作;国家领导人接连考察各赛区安保情况;相关部委相继出台奥运期间治安、交通、消防、食品等方面的安保措施;解放军安保部队进入实战状态,四大军区瞄准海陆空、核化生及恐怖事件未雨绸缪;各赛区亦将奥运安保列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官员表示,北京奥运从专业人员到各种形式的志愿者,安保投入人数众多,将凭借中国特色的安保体制,创造铁桶般的安全记录。  相似文献   

20.
胡欣  张璇  沈婷 《经营管理者》2009,(14):151-151
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事实上,海外并购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有利可图,本文在跨国背景下对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了对比,从尽职调查、员工沟通和文化整合战略、预警系统等方面跨国企业的海外战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