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在鄂西土家山寨,居住着勤劳而朴实的土家儿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古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把民族舞蹈当做一种文化的表述,从而使民族舞蹈成为我们认识、理解和研究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舞蹈的动作形态可以说是舞蹈与生态环境最根本的归宿。作为一种肢体语言,无论是情感的表达、事件的叙述或者是仪式的渲染,都需要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  相似文献   

3.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广泛的受众,通过简单的动作,既可以展现人体之美,也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广场舞作为舞蹈流行的典型例子,舞蹈在流行文化发展中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是大众文化的组成,也有良好的传播效果。为了打造出大众接纳的舞蹈形式,要基于群众基础开展文化舞蹈教学工作,本文主要探究了群众文化舞蹈教学辅导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唐代佛教的汉化、诗歌的成功、音乐与舞蹈的盛况、绘画与雕塑的发展、风习的方便实用等,都是各民族文化大融汇之结果。它们标志着汉民族文化对异域文化有兼收消融性,标志着汉民族文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舞蹈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有艺术性的行为表现,一段优美的舞蹈讲究的是舞蹈本身所传达的艺术情感,舞蹈者将自己的情感都通过动作来体现。而近年来我国舞蹈风格的发展更是融入了多种元素来体现主题的活动情感。《周易》是我国一本富含哲学意义的古典名著,是我国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之源,古人的思想都集中体现在《周易》里,可以说,《周易》中有很多哲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很多人都把它当作一本提升自身智慧与能力的书。而《周易》中的文化精神也是人们要学习的,舞蹈者通过自己的舞蹈来体现《周易》中的哲学精神,来体现《周易》之美。《周易》之美体现在哪里呢?有很多人不了解,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周易》这本书讲了什么,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将《周易》中传达的思想内涵融会到舞蹈表演当中,用舞蹈动作的表现来体现《周易》之美,是每一个文化传播者要做的。本文探究舞蹈者的《周易》之美,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智慧文化,提升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舞蹈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有艺术性的行为表现,一段优美的舞蹈讲究的是舞蹈本身所传达的艺术情感,舞蹈者将自己的情感都通过动作来体现。而近年来我国舞蹈风格的发展更是融入了多种元素来体现主题的活动情感。《周易》是我国一本富含哲学意义的古典名著,是我国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之源,古人的思想都集中体现在《周易》里,可以说,《周易》中有很多哲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很多人都把它当作一本提升自身智慧与能力的书。而《周易》中的文化精神也是人们要学习的,舞蹈者通过自己的舞蹈来体现《周易》中的哲学精神,来体现《周易》之美。《周易》之美体现在哪里呢?有很多人不了解,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周易》这本书讲了什么,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将《周易》中传达的思想内涵融会到舞蹈表演当中,用舞蹈动作的表现来体现《周易》之美,是每一个文化传播者要做的。本文探究舞蹈者的《周易》之美,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智慧文化,提升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伟大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舞蹈文化,出现了摆手舞、跳丧舞、八宝铜铃舞、耍耍等别具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成为中华各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璀璨奇葩;从历史文化内涵来看,该民族舞蹈动作体现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思想;从历史文化意象来看,该民族舞蹈强化了传承民族历史文化、还原不同生产文明、展现不同生活意境、透视原始宗教观、体现古朴道德观等意象主题,为我们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视该民族舞蹈做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民族舞蹈不只是表层的舞蹈动作的传承,深层次上还凝练传递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舞蹈融入幼儿园课程具有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等多元价值。针对民族舞蹈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提出以下几条实施路径:基于教师引导的主题活动、基于纲要划分的领域活动、基于儿童兴趣的区角活动、基于生活的过渡环节活动、联合家庭与社区展开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56个民族均有自己的民间舞蹈,各民族舞蹈都有独特的风格特点。简而言之,藏族舞蹈大多节奏柔缓、舞姿曼妙,当然也不乏流畅的节奏和舒展的舞姿。蒙古族的舞蹈具有粗犷、豪放的特色,维吾尔族舞蹈呈现出活泼、热情、开朗、奔放的民族情怀。随着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舞蹈创作与编导更加注重提升表演效果,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能深度感知舞蹈作品情感,提高审美素养和欣赏水平。本文简单论述了舞蹈编导、表演与欣赏之对立统一关系,希望能为舞蹈创新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民族民间舞蹈源于各民族的生活与劳动,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代与特定环境中文化艺术的高度浓缩。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审美意识及生产劳动方式等也存在差异,而上述因素不仅会对该民族的步态及身体动作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在该民族的舞蹈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以傣族舞蹈为例,身姿轻盈、动作优美、情感表露含蓄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及民族性格。傣族舞蹈的动作十分灵活,情感内敛,并且具有雕塑性,舞者通常保持半蹲,同时身体各个关节通常会呈现出一定的幅度,使整个身体呈现出鲜明的"三道弯"特征。傣族舞蹈文化风格独特,舞步轻盈,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征,源于傣族人生活的环境,以及长期形成的审美意识、文化习俗以及独特的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民族舞蹈就是历史长河中的精华,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主要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民族舞蹈中必须提高对民族文化的渗透程度,从而确保民族舞蹈更加符合民族情感和信仰,实现民族舞蹈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场舞是城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众多存在于西安市区广场舞蹈中的新疆舞蹈元素在广场文化中起到了联系民族情感,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维系内地与边疆亲密关系的积极作用。鼓励并支持群众在文化活动中自觉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是新时代构建嵌入式和谐民族关系、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国家,基本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及文化,其中最能传递和表达各民族文化的是各少数民族的舞蹈,因为舞蹈可以通过各民族的服装、语言、乐器等载体集中展现出来,让各少数民族间的文化得以交流,也可以让游客及少数民族文化爱好者更简单、直接地了解和欣赏并参与进来.其实,各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是各民族对外宣扬的一种文化符号,也是各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本文主要通过对越南京族竹竿舞及贵州苗族竹竿舞的起源、方法、服装等做出对比研究,让更多人了解这两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竹竿舞的异同之处,从而有效地促进两个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这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国家,基本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及文化,其中最能传递和表达各民族文化的是各少数民族的舞蹈,因为舞蹈可以通过各民族的服装、语言、乐器等载体集中展现出来,让各少数民族间的文化得以交流,也可以让游客及少数民族文化爱好者更简单、直接地了解和欣赏并参与进来。其实,各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是各民族对外宣扬的一种文化符号,也是各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本文主要通过对越南京族竹竿舞及贵州苗族竹竿舞的起源、方法、服装等做出对比研究,让更多人了解这两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竹竿舞的异同之处,从而有效地促进两个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这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边疆人口较少民族的舞蹈文化正面临濒危的境地,优先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持续性、多样性、完整性,更关系到边疆各族人民的情感家园、心灵家园的维护和建设,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促进包括各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我们朝鲜族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凡节假日,有群体活动的地方总是离不开歌舞这个“伴侣”。这种歌舞习俗已经相传了2000余年。朝鲜族音乐分唐乐、雅乐、乡乐。乡乐发展成为民谣、新民谣、现代音乐。舞蹈大致分民俗舞、宫廷舞、祭礼舞等三大类。据记载,传统舞蹈有360多个,其中一部分舞蹈随朝鲜族人民由朝鲜传入中国。对朝鲜族舞蹈古人曾作过三句概括:静如垂柳,柔如腊焰,动如飞鹤。它以屈伸美、曲线美、动静结合美、内在美为主要特征,以简单的多变连续动作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不象西欧芭蕾那样以庄美的外  相似文献   

17.
舞蹈艺术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之一.舞蹈不仅仅融入了人类形体的美感,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舞蹈的创作不仅应该向观众展现舞蹈艺术的精美技术,也应该向观众传递美好的情感和艺术的底蕴.因此,舞蹈创作必须根植于舞蹈文化,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保持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8.
朱靖江 《民族学刊》2023,14(3):79-88, 150
作为一种以肢体动作与表情神态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人类文化形态,舞蹈与影视人类学的渊源较为长远。电影自最初发明时期,就以舞蹈为主要的拍摄对象之一,在展示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特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学者第一次深入田野开展民族志电影记录,舞蹈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征,象征着地方、民族传统消亡与抵抗的并存。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土著民族舞蹈为核心元素的影片,不仅在大众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娱乐电影类型,也在某种意义上延续着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血脉,并且逐渐从单纯的素材记录走向学术阐释与文化建构的新方向。20世纪后半叶以来,民族志电影与舞蹈的关系逐渐以简单的形态记录,逐渐走向更超多元表达的舞蹈影像志。此外,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舞蹈影像志也具有了影音档案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2007,(2):19-21
三年前,“土风计划”云南村寨文化传承项目组在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选择了4个村作为试点开始实施,各村都成立了民族文化学习小组,传授者为当地老艺人。他们向年轻人传授本民族的音乐、舞蹈、服装制作、传统工艺、部族史诗、宗教礼仪。但是,项目一开始进行的并不顺利,家长们觉得这种学习耽误了孩子们做农活,年轻人一个个相继离开了,有的小组最后只剩4个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及56个民族,各个民族分别拥有充满地域特色及民族文化的舞蹈,经过历史的传统祭奠,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经济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提高,开始追求更美的事物。现代舞开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最为喜欢的娱乐方式,而现代舞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社会,与传统艺术不同,现代舞是在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艺术体系,相对于民族舞来说,现代舞显得更有随意性及开放性。在现代舞的编排及表演过程中,更为注重舞蹈演员的自由以及自我的展现,现在舞蹈动作幅度较大,行为较为夸张,能够不断丰富人的情感,进行动作上的创新。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意识到经济文化不断进行碰撞,本文就关于民族舞与现代舞的审美差异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