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独立董事制度确立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独立董事个体特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鉴于独立董事多席位的现象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以及具有事务所经历的专业人士已成为上市公司选聘会计专业独董的重要来源,考察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和事务所经历特征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2009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STATA软件以及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的OLS回归分析方法,结合独立董事的声誉假说,探讨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事务所经历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事务所关联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专业独董兼职席位数越多,其所在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当具有事务所经历的会计专业独董兼职席位越多时,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进一步降低;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当公司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较低以及事务所经历会计专业独董与公司所聘任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不存在关联关系时,事务所经历会计专业独董的兼职席位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研究结论不仅验证了独立董事的声誉假说,还发现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事务所关联等因素会影响会计专业独董有效履职,拓展了独立董事个体特征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经验研究;同时,研究结论还为监管层完善监管机制、上市公司会计专业独董的选聘和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2000年至2002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发表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作为审计独立性的代理变量,考察了审计师任期、事务所任期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研究发现审计师任期延长并没有损害审计独立性,只有过长的事务所任期才会伤害到审计独立性,而且这种负面影响只存在于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中。进一步分析表明,事务所任期是否超过5年也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3.
张奇峰 《管理世界》2005,(12):14-23
本文以2001 ̄2003年的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样本,研究了政府管制对审计定价以及事务所声誉的影响。用公司市场价值与盈利能力的相关系数来计量事务所声誉,本文发现,整体上来看,与其他事务所相比,首次获得IPO专项复核资格的事务所收取了更高的审计公费,但是投资者认为其审计的公司盈利并不更可信;经国内十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盈利的可信度与其他事务所没有显著差异;而经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盈利更具可信性。这表明仅靠政府对供给方的管制并不能为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市场声誉,政府应将工作重心转向培育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提高专业能力、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才是建立市场声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审计师任期、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清  戚务君  曾勇 《管理学报》2008,5(2):288-300
利用审计师对财务危机的公司是否出具持续经营的查核意见,以及企业的异常营运资本,作为研究衡量审计质量良莠的代理变量,分析了中国审计师任期与会计师事务所任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如果以查核意见作为被解释变量,没有发现审计师任期或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有关联性的证据。然而,一旦以异常营运资本作为分析对象时,则发现较长的审计师任期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的证据。此外,当企业有增加盈余的动机时,还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内的审计师之间有审计经验传承的效果。进一步的分析则显示,前述的发现主要来自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换言之,审计师任期的经验效果对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审计师会增加审计投入、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且出具更多的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控制股东股权质押增大了审计师面临的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进而导致了审计师的上述风险应对行为。此外,本文还发现:(1)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审计师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应对行为在国有企业里显著弱化;(2)相对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应对行为更加明显,但主要体现在增加审计投入和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两个方面。本文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和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关结论对于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4-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发布所有年度报告重述公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抑制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延长对审计独立性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中,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对审计的独立性产生影响,审计质量随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声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从会计专业独董的视角研究独立董事声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专业独董的声誉对企业盈余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受聘于大股东掏空严重、低市场化进程地区企业和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的高声誉会计专业独董上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在使用不同的盈余质量度量方式、不同的独董声誉度量方式、控制了内生性因素后依然成立。本文的结果表明,高声誉的会计专业独董能积极发挥治理作用,提高盈余质量。本文为独立董事声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声誉机制能激励独立董事维持其独立性,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这对于当前我国不够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体系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罗进辉  李雪  林芷如 《管理科学》2016,29(6):145-160
 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地理区位特征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决策及其后果的重要因素。在审计实践中,有些上市公司倾向于聘请地理邻近的本地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而有些上市公司却喜欢“舍近求远”聘请外地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这个现象说明,审计师的地理区位特征很可能是影响上市公司与审计师间交互行为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        基于客户公司会计稳健性的视角,以地理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支撑,探讨审计师的地理区位特征对审计师审计行为的影响,进而检验对客户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综合考虑中国关系型社会和法制不健全的转型经济背景,研究审计师与客户公司间地理距离对客户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利用2004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13 624个年度观察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OLS、工具变量的2SLS、Petersen所采用的稳健回归等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①审计师-客户公司地理距离越近,客户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越低,即地理邻近性降低了客户公司的会计稳健性;②与国际四大相比,非国际四大审计师与客户公司间的地理邻近性对客户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消极影响显著更强;③相对于监管强度高的地区,审计师-客户公司的地理邻近性对会计稳健性的消极影响在监管强度低的地区表现得更强。此外,对内生性、计量估计模型、主要变量度量方法和样本筛选等问题进行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稳健成立。        审计师的地理邻近性会降低客户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因为地理邻近性会特别损害会计稳健性所依赖的外部审计的独立性,而良好的审计师声誉和外部监管环境则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审计师的地理邻近性对客户公司会计稳健性的不利影响。相关结果加深了对审计师行为动机及其后果的理解,对审计师在审计本地客户时加强独立性、监管机构加强针对性的监管以及完善各种内外部治理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财务欺诈识别研究大多基于公司、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要素中较为简单的关系特征,罕有研究能够系统刻画各类审计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本文创新性地引入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技术,构建出包含公司、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多重语义关联网络,并利用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s)方法捕捉知识图谱中审计要素之间复杂隐秘的关联关系以提高财务欺诈识别效果.基于我国2018年—2019年的上市公司样本,构建出包含12 373个审计要素和111 194条关系的审计知识图谱.实证研究发现引入审计要素关联关系能够提升财务欺诈识别准确率;在多种审计要素关联关系中,考虑审计师对公司出具的审计意见对欺诈识别更为重要;对比不同历史时长的审计要素,使用公司历史5年的审计要素识别财务欺诈的效果更好.本研究可以为投资者、分析师以及监管机构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欺诈识别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1前言《萨班斯法案》是一部涉及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的重要法律。《萨班斯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成立独立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负责监管执行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加强审计师的独立性;加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加强公司的财务披露义务;加重对公司管理层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增加经费拨款,强化SEC的监管职能;要求美国审计总署加强调查研究。而其中最难操作、最复杂、成本最高的则是该法案中对企业要求的完善内部控制,即404条款。  相似文献   

11.
“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特征和属性,是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本质要求,但是注册会计师的委托人不是社会公众而是上市公司,并从“雇主”上市公司手中获得审计费用,那么当注册会计师发表公正的审计意见而可能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被审计公司,从而大大影响其独立性。本文旨在找寻一种新的审计委托收费模式以解决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2.
保持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注册会计师职业一旦丧失了独立性,其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就会受到人们的怀疑。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包括纳税服务,管理咨询和会计服务等在内的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在向客户提供审计业务的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产生了怀疑,尤其在安然、世通公司的审计舞弊案在审计界引起巨大震惊后。在我国,结合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实情况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要求,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非审计服务,协调好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的矛盾冲突,推进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控制权性质与审计定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Simunic的审计定价模型,构建关于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公司治理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解释力有限,说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决定审计收费时对被审计单位的公司治理因素考虑较少.具体而言,终极控制人为政府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较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之间大体上呈U型关系,即股权适度集中和管理层适度持股最有利于降低审计定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的U型关系仅存在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样本中.研究还发现,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计费用时会结合公司控制权的性质考虑风险因素时审计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上市公司实证数据分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是公司为其会计报表诚信所付出的代价 ,会计师若在此之外再从公司取得任何报酬 ,都会引起对会计师独立性和诚信的怀疑。因此 ,在诚信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今天 ,为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会计师所获得的报酬便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次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和2001年支付给会计师的报酬及其披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分析 ,发现半数以上公司未按规定披露支付给会计师的报酬 ,认为咨询费用尚未对我国会计师的独立性和诚信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又运用因素分析法探讨了会计、审计准则和法律环境的变化 ,工作效率的改进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并运用模式法对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审计费用与公司总资产、子公司个数、资产负债率、审计意见类型等因素显性相关 ,公司在2001年比2000年为诚信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周凡 《管理科学文摘》2012,(27):164-164
会计师事务所更换与审计质量可能存在着正相关、负相关和无关三种关系。公司在上市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通常意味着较高的审计质量,但也可能是较低的审计质量。上市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与审计质量负相关。公司更换会计师可能为了消除保留意见。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更换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黄防震 《经营管理者》2013,(30):202-202
<正>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接连发生重大财务造假案件,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都未能逃脱,造假案件的爆发严重打击了注册会计师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不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迅速发展,审计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审计风险也越来越被审计业界所重视。一、行业系统风险1.行业恶性竞争。审计市场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相互挖角,相互拆台。上市公司具有对审计机构选择权,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与企业相配合就有可能被换掉,因此会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7.
对于约束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审计师的行业专业水平(auditors’industryexpertise,下文简称为AIE)是一个有效的机制。本文以2004年聘用了十大会计师事务所①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AIE和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表明:AIE与盈余管理之间呈现出反向关系。相对于聘用不具有AIE的事务所的公司而言,聘用具有AIE的事务所的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范围会更小。所以,公司对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有助于提高盈利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但规模大的事务所未必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发展的现状及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因素,讨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而导致公司利益相关者受害的事件屡见不鲜,因而对盈余管理与审计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盈余管理与注册会计师和审计的意见关系、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关系、盈余管理与其他审计业务之间的关系三方面进行回顾,并提出了今后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基于CCGINK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表在2004年<管理世界>第二期的论文中公布的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100佳"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以"100佳"中的55家2001年至200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公司治理指数、审计风险、审计师规模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指数越高,审计定价越低;随着公司治理指数提高.国际四大和本土五大明显降低了审计定价,而本土次五大的审计定价却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审计定价受到公司治理风险影响,国际四大及本土五大对源于公司内部治理的风险更加敏感.原因可能是大型事务所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争取到优质客户后,采取了合理的风险定价策略,以保持优质客户.上述发现对大型审计师获得审计收费声誉溢价的观点做了局部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