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改革的历史启示萧致治1840年,中国大地爆发了改变历史进程的鸦片战争,1949年,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1840年到1949年,其间不过110年,中国却跨越了社会发展的两大阶段,这是中外古今未有的大变。在这场由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服饰:从传统向现代演化的第一次浪潮张法中国现代服饰经历了三大阶段:1911—1949年为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第二阶段,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三个阶段具有各自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关联。本文着重探讨第一阶段中国服饰如何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和建...  相似文献   

3.
张治中在新疆历史大转变中的活动任伊临张治中(1890-1969)是近代我国一位杰出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和富有远见的政治人物,"是同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邓颖超语)在我国和新疆历史大转变的时刻,他于1945年9月到1949年12月曾五次飞渡天山...  相似文献   

4.
实现的与期待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49年到现在,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新诗在这个特殊阶段里,已经有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新诗从此经历了充满痛苦的、极其曲折而又极富戏剧性的进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阶段,中国新诗历史的后50年,既是五四新诗传统的继续和延伸,又是具有巨大变异性的独特的阶段。正是由于它有过对于新诗传统的大面积的改写,因此,随之而来的匡正,却也为新诗历史打开了新的篇章。异变造成了贫乏,而挫折却酝酿着丰富。从5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中国新诗这长达半个世纪的艰难行进,谱写了这一阶段诗歌的既贫乏又丰富的历史。诞生…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本世纪内走过了一条由古典型向近代型不断演变的道路,其近代化进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00年到1928年,这是学科近代化的起步时期;第二时期为1928年到1949年,这是学科近代化的发展时期;第三时期为1949年到1978年,这是学科统一时期,也是近代化的曲折时期;第四时期为1978年到本世纪末,这是学科拨乱反正和多元化发展时期,也是近代化的再发展时期。作者分别对各个时期的学术观念、学术方法、学科成果、学科人才的状况及特征进行了评析,并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社会主义民主制在中国的建立,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这一民主制的政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体建设的曲折历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其历程较短,总共才有50年的时间,再加上国际环境的不利、自身经验的不足和政治上的失误等等,所以建国以来,我国人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我国人大制度是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确立的。这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以 1949和 1978年为界,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之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引入、传播经过辩驳和论争,最终成为国家主导形态的哲学;1949—1977年,主要是阐释、宣传和普及,其间特别是后期,出现了“左”的曲解,一度走入误区;1978年之后,逐步摆脱“左”的束缚,走向活跃,成为本世纪最为繁荣的阶段。一个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结束了近代中国一百余年精神世界的混乱和失范状态,承续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道统”序列;体现出哲学从书斋走向社会、从学者普及到民众、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强烈意向;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空普适域。教条主义则是它付出的一笔昂贵的代价。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更加专业化,其趋向是:文本研究将获得拓展与深化;20世纪史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注目于现实、关注时代的重大问题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长项;研究队伍可能会出现分化;在综合创新中产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派,产生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和哲学论著。  相似文献   

8.
对遵义会议的再认识石世龙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6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也就不会有中国革命在1949年的胜利。而长征能够取得胜利又源于遵义会议,没有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没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道德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我们把这50多年分为从建国初期到1966年、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个世纪末和2001年开始的新时期等四个时期。展望今后的发展可以预计 ,从2001年始,我国的道德建设必将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以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回顾和总结这50多年道德建设的历史,展望我国道德建设的未来发展, 对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季耘刚1949年10月,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篇章。从此,中国大陆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勇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台湾则沿着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改革、调整,成为亚洲的一条“小龙”。比较和研究这两个地区两种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的理论建构与总体格局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是指从19世纪末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要以话剧为载体的戏剧美学思想,它是中国现代戏剧观念与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经过近半个世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在促进中...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农业制度及其变迁与人口效应:1949-1977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业制度经历了以下三次重大变迁。第一次是1949-1952年的土地改革时期。经过短短三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到“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模式研究的基本问题80年代末至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处在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中。从这一个大背景下观察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经济改革就具有了国际比较的意义。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具体标志有二个方面:一是改革促进了发展。在改革时期中,中国的GDP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三倍;二是在实现改革的目标,即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道路上,已…  相似文献   

14.
崔军伟 《兰州学刊》2010,(7):204-206
自1917年成立试验工商职业教育,到20年代明确提出农村改进,中华职业教育社经历了一个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商业到农业的转变。这一转变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与职教社自身具有的独特“作风”紧密相关。这一转变昭示了社会组织永葆生机的秘密,也揭示了中国农工商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特点探析孙红兵宋长琨政治近代化是指整个社会抛弃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从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瓦解,经历了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和平改良、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6.
胡适自1949年离开大陆后,一直飘流在海外,直至1962年在台湾溘然辞世。胡适最后的13年,有9年流亡美国。这9年在胡适一生的历史上烙上了鲜明的印痕。特别是在最初的流亡日子,胡适不复有昔日的光华,曾被誉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的大学者,不受重视,处处碰...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国杂文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国杂文鸟瞰牧惠一从1976年10粉碎“四人帮”起,到1989年首届散文、杂文(集)授奖会在无锡召开,这十来年的杂文,我们简称之为新时期杂文。在这段期间,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杂文创作也是大丰收。严秀在《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杂文集...  相似文献   

18.
皮明麻,江西萍乡人,1931年10月生。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毕业于汉口高级步兵学校政教系,1964年后在市委宣传部工作。1978年在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任系主任、副教授,1984年调任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7年评为研究员。1990年评为市管优秀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著作、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皮明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武汉城市史研究,在这一领域根基颇深。远在50年代初,即热衷于中国革命史,尤其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研究有浓厚兴趣。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9.
阎锡山在山西长期执政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锡山从1911年辛亥起义当选都督,到1949年太原解放为止,在山西执政达38年之久。中间曾因倒蒋失败下野一年多,但其时山西的军政人员仍听命于他。所以在国民党中央要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中,他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 一、天时地利人和 阎锡山处于中国封建王朝行将结束、民主共和国制度即将诞生之际。他顺应时代的要求,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参加了民主革命的组织同盟会,响应辛亥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山西的统治,29岁便当选为山西都督,成为统辖一省长达38年之久的封疆大吏。同时,从民国建立到太原解放,中国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20.
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近代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精神世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这场深刻的革命,中国建成了独立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出于对这一革命的认同,冯契先生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创见,断定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经历了一场哲学革命:“中国近代经历了空前的民族灾难和巨大的社会变革,同时在文化领域也进行了一场‘古今’、‘中西’之争和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①冯契认为中国近代哲学革命与西方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