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推进国家与地区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和平与发展之路,“一带一路”对实现朝鲜半岛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朝鲜半岛局势的错综复杂、利益关系相互纠葛以及大国的干预,使得“一带一路”在政策上具备一系列有利因素的同时还面临着地区间经济差异过大,政治互信缺失以及安全环境恶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打破既有的固定思维,在立足国内东北地区建设的同时,以经济建设为载体,以地区民间交流为突破口来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朝韩统一有利于中国又好又快发展.目前争取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要处理好中、美、日等大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大国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是俄罗斯朝鲜半岛外交政策的基轴.历史镜像下,朝鲜半岛对于俄罗斯远东领土安全,以及在均势格局中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基于当前朝鲜半岛的局势和地区影响力,俄罗斯以"促统一、稳局势、保和平、无核化"的基本方针在实现国家长期战略利益基本原则的同时兼顾经济存在不足、政治影响有限、安全利益关系全球战略稳定等因素,形成了"政经相容"的利益取向,"维稳求和"的价值取向,"多边互动"的政策取向.在朝鲜半岛的大国博弈中,俄罗斯是能够对朝鲜半岛局势稳定产生影响的重要力量.加强中俄合作对于持续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构建朝鲜半岛多边合作机制,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追求目标及实施政策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缘联系和霸权心态使朝鲜半岛在中美两国的对外战略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不同的缘由决定了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追求目标是促进实现半岛的平等自主和平统一和各方的共同发展 ,从而维护东北亚的稳定 ;而美国则是近期保持“不战不合” ,长远目标是实现韩国为主的吸收统一 ,从而保持其在东北亚的领导地位。在实施政策上 ,中国执行不干涉内政 ,对双方不偏不倚的“促进和平”政策 ;而美国实施“以我为主”直接插足的霸权政策  相似文献   

5.
自2016年以来,朝鲜核导试验不断、“萨德”入韩进程加速,朝鲜半岛危机迭起,变数增多.中国需要对朝美韩的战略动向以及东北亚地区总体安全形势作出新一轮评估,把我国在半岛的利益、底线和愿景进一步明晰化.在中美两国在东北亚地区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对半岛核问题应加强沟通协调,增强信任,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以及对话解决朝鲜核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二战后国际形势和平走向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提出和平为上的新论断。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战略目标取向,又包含了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追求世界公正、平等和平的内涵特色,为中国国家建设引路导航。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研究毛泽东的和平为上论断,对于指导当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中华复兴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中日俄对朝鲜半岛和平统一进程的态度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冷战结束了 ,半岛分裂也应该结束。朝鲜半岛的统一应该是和平的统一。美中日俄在朝鲜半岛和平进程中的态度和作用各有不同。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地区战略重点及其变化对朝鲜半岛和平进程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布什总统上台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和地区战略重点的调整不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 ,甚至有可能阻止这一进程而继续保持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  相似文献   

8.
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其必然要受周边大国的重要影响。19世纪下半叶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的沙俄开始了与朝鲜半岛为邻的历史,从沙俄与中国、日本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到冷战时期苏联与朝鲜的结盟和对韩国的敌视,再到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与两个朝鲜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与平衡发展,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各自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起起伏伏,错综复杂。现在的俄罗斯在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时,在朝鲜半岛事务中也越来越起到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公民国格、法人国格和国家国格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的国格表现、国格价值和意义。号召人们增强爱国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形象,弘扬国际道德,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张磊 《理论界》2004,(6):326-327
"和平崛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顺应世界潮流做出的理性判断和战略选择.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是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它倡导和平,强调独立自主,科学发展,突显了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发展和稳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条道路重视与各种类型国家关系的全面和谐与合作,注重国防而不穷兵黩武,将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独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