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朝核危机的最新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核问题的复杂性和谋求解决的困难程度关键在于朝美两个主要当事国之间的敌对关系及相互间不信任。朝核危机依然是威胁地区甚至全球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朝鲜过去多变善变的情况,六方会谈的前景依然迷雾重重,因而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局势今后将经历一段不确定时期;最大的可能性是谈,通过六方会谈机制,以外交谈判方式,和平解决朝核危机,实现半岛无核化,是解决朝核危机最理想的结果,也是六方会谈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影响这一“最高目标”的两个因素是美国新政府有无对朝“新思维”、朝鲜有无“弃核”的意志。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后核危机之所以在朝鲜半岛反复发生、僵持不决,主要与半岛安全结构的失衡有关。处于弱势地位的朝鲜希望借助核武器恢复安全结构的均衡,而处于强势地位的美国则希望保持既有优势,甚至一度希望改变朝鲜体制,完全颠覆现有安全结构。中、韩作为朝核问题中的两个重要当事国,并不希望看到朝鲜拥有核武器,也不愿看到朝鲜的崩溃,是安全结构问题上的维持现状者。正是这种安全结构上的利益分歧与博弈,使得朝核问题成为地区安全局势中的一个持久热点。  相似文献   

3.
中韩两国在半岛无核化、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拥有共同的利益,构成了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基础。中韩两国在通过和平谈判协商解决朝核问题、帮助朝鲜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及构建朝鲜半岛和东北亚互信与安全合作机制方面积极合作,发挥着富有建设性的作用,成为推动半岛无核化并实现永久性和平的重要推动力量,并在共同努力实现半岛无核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充实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朝鲜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核问题反映了冷战后东北亚政治安全格局变动的现实;朝核问题对东北亚地区安全构成严重挑战;和谈外交方式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出路。东北亚各国应该全力支持和推动六方会谈,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变危机为改善关系的契机,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东北亚和平,造福东北亚人民。  相似文献   

5.
从2018年的新加坡峰会到2019年无果而终的河内峰会,主要反映了美朝对朝核问题解决的路径与目标存在着严重分歧。美朝目前都陷入到了一个两难困境,如果美朝找不到妥协点与突破口,朝核问题将进入一个长期冷冻期。这是一个对美朝都是次坏的选择,对中国、韩国来说,也将带来长期化的朝鲜核武装的困境。未来发展存在着四种变量的影响:朝鲜是否有新的更大胆的扩大废弃核设施范围的路线图;朝鲜经济上抗经济制裁的能力;如美国加大制裁力度,不排除在压力下朝鲜冻核的承诺会改变,进行小规模核导活动;在彻底无核化无法实现的背景下,不排除美国方面提出多种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6.
朝核问题,自产生以来,不断升级,成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由此而产生的六方会谈也随之显得日益瞩目。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形成朝核六方会谈的原因,即,朝核危机升级,美国的东北亚安全战略,中、俄、韩、日的地缘政治考虑。另外,还将从各代表团的立场和主张,每一轮会谈所取得的成果,对六方会谈的过程做一番概括性的描述。最后,从三个层面分析朝核六方会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即,有助于维持朝鲜的稳定局面,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从而消除东北地区热点,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7.
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再次触动了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禁核试国际规范是否能够约束和规制法外国家的核扩散行为频受质疑。法外国家是指秉持其国际法基本立场而拒不按照国际体系的规则行事的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和平等性是法外国家的基本国际法立场。法外国家的形成和行为方式有着深刻的规范诱因,其政治回应和规范抵制挑战禁核试国际规范的普遍效力。朝鲜第四次核试验使地区政治与军事对抗加剧,客观上损害了各方政治和外交努力进程的规范基础。国际社会必须着力削减和化解禁核试规范共识与规范约束得以确立和实施的阻碍因素,使朝核问题在规范约束与政治运作的良性互动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29~30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在韩国基金会的资助下举办了第10届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朝鲜学家大会。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朝鲜研究中心已经连续10年举办这一会议。10年间,它已由最初的一个小型学术讨论会逐渐发展成为能够吸引俄罗斯和周边国家研究朝鲜半岛和俄朝、俄韩关系等领域问题的专家学者的重大学术活动。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朝鲜半岛和全球化的挑战”,涉及近年来在全球化影响下的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所有重大问题,包括国际安全问题、价值体系冲突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以及能源和交通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等。参与此次大会的…  相似文献   

9.
邓集龙 《太平洋学报》2010,18(10):43-49
朝核危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时至今日,美朝除了在国家利益、安全观念与政治互信等方面存在分歧外,还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与朝鲜核问题、核能和平利用与反核扩散问题、横向核扩散与纵向核扩散问题等方面存在分歧与争夺。双方斗争的目的是为了置对方于不利的道义位置,以便在与对方打交道时增强自己的话语地位,为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利益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0.
《学问》2015,(4)
以大同江流域为中心的朝鲜半岛北部,在汉晋时期是中原王朝的郡县,其发端在汉武帝时期。元封三年,西汉灭亡外臣卫氏朝鲜,在其故地设置乐浪等四郡,其之后的4个世纪余的时间中,乐浪郡成为中原王朝东北边郡的核心。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置郡县集中体现了其大一统的边疆经略思想,而四郡的设置对朝鲜半岛也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朝鲜核试验的战略意图可以从比较优势理论、边际分析理论与博弈论等研究角度讨论。朝鲜核试验不仅对朝鲜吸引外国资本、接受国际援助、进行对外经济贸易等方面产生影响,而且对周边韩国、中国等国的经济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韩国整体经济并未因朝鲜核试验受大幅影响,金融市场所受负面影响不明显,外资一般持观望态度。对中国而言,朝鲜核试验不利于中国一直竭力营造的良好外部投资环境,对在朝中国资本投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无形中提高了中国的区域军事安全成本。  相似文献   

12.
作为迄今唯一遭受核打击的二战战败国,日本处在美国核保护伞和日美安全同盟之下,虽有一直存在的拥核政治图谋和核技术研究进程,却没有核武器被制造出来的事实,处在核技术威慑的长期状态中。美国严控日本制造核武器的国际高压态势以及日本国内民众反核运动的不断发展,共同保证了日本的核技术威慑原则的长期性和安全性,也是日本和平核能利用的理性之路。日本从核技术威慑层面走向无核状态,是一段任重道远的政治进程。日本不必、不能也不会拥有核武器,对无核世界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将会具有更加积极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国家安全"到"国家主权",从一般国际法原则到国际海洋法制度,综观菲律宾政府对南沙群岛主权主张的演变,其所提出的"证据"与"理由"均属其历史发展及民族主义情绪下行政或立法的产物。随着国际政治现实变化及国际法发展,菲律宾政府的法律主张从单方面依据国内主张或立法,逐步转变为寻求国际法支持,并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制度靠近。未来随着国际法发展、菲律宾国内行政实践以及立法的变化,仍有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南慧英 《求是学刊》2012,39(3):156-160
19世纪60-80年代,随着俄国积极吸引劳动力开发远东政策的推行,朝鲜移民数量逐年增加,其法律地位亟待确立.在19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各国利益角逐与权力制衡的背景下,俄国朝鲜移民的法律地位问题不仅关乎俄国自身大计,更牵涉了中朝利益.通过对解密的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及相关原始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中朝两国对俄国积极安置朝鲜移民政策进行了全力抵制,不仅影响了俄国境内朝鲜移民法律地位的形成,还阻止了俄国东北亚战略计划的实施.在中朝两国的反对下,俄国仅部分地确立了其境内朝鲜移民的合法地位,这大大限制了俄国远东地区的朝鲜劳动力数量,破坏了俄国利用朝鲜移民开发远东,并以此为契机渗入朝鲜、角逐东北亚的战略计划.  相似文献   

15.
东亚睦邻关系源远流长,近百年来却遭到严峻的挑战。在民族国家的多事之秋,中国文学和中华民族一道承担苦难,思考出路,在关注自己启蒙、救亡、独立和振兴的同时,也关注对自己的命运发生过深刻影响的国际力量,对朝鲜半岛民族国家的关注和认知具有特殊的文化情感和命运体悟。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对朝鲜的认知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朝鲜的亡国为鉴镜,反省危机四伏的中国现状;引朝鲜人民为共同抗敌、休戚与共的战友;在南北朝鲜分裂的局面下,引北方为战友使南方处于缺席状态;在“华风”与“韩流”的互动中,把文学对韩国的认知推向穿透历史、牵连血性的深度。

关键词: 中国文学?朝鲜叙事?鉴镜?互动交流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mong East Asian countries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However, it has faced serious challenges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In these eventful years for our nation, Chinese literature, like the Chinese people, has endured hardships and pondered ways of extricating the country from its malaise. In addition to being concerned over China's enlightenment, salvation, independence and rejuvenation, writers have also pai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o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forces that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ir country's fate. Concern over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Korean nation had a particular emotional charge and relevance to their own fate. Over the course of a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s awareness of Korea went through four stages. In the first, Korea's loss of independence served as a mirror of China's own dangerous position, menaced on all sides; in the second, the Korean people were seen as comrades‐in‐arms combating foreign foes; in the third, when the Korean Peninsula was divided, North Koreans continued to be regarded as comrades‐in‐arms while South Korea was not acknowledged; and in the final stage, amids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style” and the “Korean wave,” Chinese literature's awareness of Korea expanded through a penetrating appreciation of Korean history involving deep ties of courage and uprightness.  相似文献   

16.
北约在世纪之交开启对华交往,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大幅调整对华政策。北约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源在于:1)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变化;2)北约将亚太安全视为全球安全使命的一部分;3)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决策机制失衡;4)北约延续并扩大冷战思维;5)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北约对华敌意增加。北约对华政策调整不利于国际政治、经济与安全结构建构,不利于亚太区域安全与稳定。中国要准确、系统、完整地认识北约对华政策调整,趋利避害,坚持合作共赢和对外开放,坚定维护国际多边主义,以实际行动打破北约的围堵与打压。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paper differentiates the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nuclear disarmament, nuclear arms control, and peace, and it selectively reviews psychological research relevant to each of these areas. The term nuclear disarmament—original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complete elimination of nuclear weapons—is now commonly used to describe the reduction of any militarily operational nuclear weapons. Nuclear arms control, or the regulation of the nuclear arms race, includes attempts to (a) reduce the perceived probability that nuclear weapons will be used; (b) limit damage in the event that nuclear weapons are used,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c) reduce the economic burden posed by various weapon systems; or (d) improv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rough military restraint. In contrast to nuclear arms control and nuclear disarmament, there is no generally accepted definition of peace in the nuclear age. Peace has been defined variously as (a) the prevention or cessation of armed conflict, (b) a state of active cooperation, or (c) a condition resulting from the absence of unmet needs.  相似文献   

18.
"无核世界"构想是一种要求在限制核武器扩散的基础上,对已有核武器进行严格控制并逐步销毁,最终彻底消灭核武器,使国际社会回归到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政治主张。半个多世纪以来,"无核世界"构想在塑造全球政治安全环境、培育和平理念、推动核裁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当前"无核世界"构想尚难以实现,但在地区层面,无核区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无核世界"构想。东南亚无核区是冷战后核扩散形势严峻的亚洲地区建立的首个无核区,对缓和亚洲地区的核扩散形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在国际政治现实下,无核区的建立必将成为实现无核世界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