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耀稳 《人才瞭望》2017,(12):47-49
在廊坊市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目标背景下,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建立适合廊坊发展战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总体目标,即在新型人才观的指导下,改革高校教学制度、评价制度,建设有利于廊坊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观点,处理好自身与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性机制,推动廊坊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声音     
《人才开发》2011,(12):4-7
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的合力。李源潮指出,重大人才工程是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现在我国人才发展的大环境很好,要抓住机遇、有序展开,全面推进各项人才工程。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尤其是全市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科学人才观,全面部署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建设、政策创新、队伍建设、关爱激励和工作宣传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区域人才高地雏形,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才交流》2011,(5):57-57
2011年济南将以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和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动力,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济南市财政共安排人才工作专项经费1.46亿元。为此,济南将精心实施"5150引才计划"和"百千万引才工程"。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各地纷纷开始了人才特区建设的探索。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设立人才特区,是区域人才工作的重大创新,对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区域人才开发、发挥人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丹 《人才瞭望》2017,(20):7-9
笔者通过选取科技创新型人才这一特殊群体,归纳并总结其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阐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工作绩效表现直接受工作内容是否与能力匹配、工作体系设计和任务安排、领导风格和组织内部沟通机制、组织承诺和个体自身持续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影响.并据此提出建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新的适应科技创新型人才特点的绩效激励机制.力求从多方面改善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工作体验,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从而取得更高的绩效表现,最终实现组织和个体、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党林林 《人才瞭望》2017,(16):153-155
高端人才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从体制上促进京津冀区域内高端人才的合作与流动,加快形成稳定高效的高端人才共享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内高端人才共享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克服体制机制障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深入分析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而加以创新和完善,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明  李志强  姚婷 《人才瞭望》2016,(22):46-47
笔者探索了面向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新思路,提出了以项目案例为驱动、以探索创新为激励以及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培养工程应用软件人才的主要手段,通过建立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课堂教学+科技创新与高等学校+地方企业的“三融合”应用人才培养机制,总结了地方型普通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出现集群发展态势,已经探索出了各种创新发展模式,成为"科技兴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与我国科技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的大格局一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依然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根本是人才,要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实施人才战略,运营人才资本,构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关键在创新机制,    首先,要创新人才培育选拔机制,盘活现有人才。现有人才,是实施人才战略的主要力量,盘活现有人才,充分发挥和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实现“科教兴国”意义重大,而盘活规有人才的重点,在于着力造就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育选拔机制,要通过项目、岗位公开招标等形式,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支持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担任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重大课题的负责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加速成长,营造有利于…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处于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产业变革等多重背景下的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回流动因复杂多变,然而,我国一直以来缺乏对其行为规律的系统掌握和深入挖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西部地区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回流的多层次多维度影响因素。本研究从国家层面、地域层面和个体层面对中国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回流中西部地区的动因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并提出中西部地区吸引海外科技创新回流人才的引导策略,对于中西部地区制定全方位引进、留住中国海外科技创新人才的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2010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强调"坚持人才工作指导方针"时指出:"要坚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这是当前和今后对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着力点,成为加快人才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日前,固始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统筹城乡人才资源,引导、鼓励、支持各类人才投身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和团队培养问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有关各方对其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我国高校必须慎之、重之,切实搞好科技实践创新的人才及团队的培养工作,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文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培养为主题从科技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培养两大方面做出具体的探索,以期能够对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刘新君 《人才开发》2007,(12):28-29
"十五"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坚持以科技工作为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改善人才工作环境为重点,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十五"以来,农科院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60名、博士研究生21名。全院科研队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相似文献   

17.
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加快推进江苏“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07年上半年沿海大开发的序幕一拉开.盐城上下就迅速掀起了热潮。一年多来.盐城市人事部门自觉找准自己在沿海大开发中的定位.把人才工作作为服务沿海大开发的首位工作来谋划、推进和落实.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为沿海开发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撑.在主动服务经济建设中做到了有为有位.促进了沿海大开发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吕景 《人才瞭望》2015,(6):19-2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的体制保证。奎屯市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加快建立集聚人才的机制和体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智慧和潜能,为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是相对"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而言的。它的最大特点是科技、信息、知识、人才已成为人类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在这里,创新人才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我们除了要重视创新人才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业务素养的培养之外,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突出了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性,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新要求和世界发展的新趋势,通过人才优先发展采形成新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其中,优先创新人才制度,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应是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