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德  舒云 《领导文萃》2012,(14):52-56
"书虫"林彪:独特的读书方法1960年1月,林彪在广州珠江宾馆主持召开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作为新任国防部部长,林彪要在会上就形势与任务发表讲话。新任伊始,有许多问题需要明确回答,特别是战争与和平问题此时在国际上被搅得十分混乱。虽然林彪并不是发表公开讲话,但面对几百万解放军官兵,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亮出自己的观点,林彪决定从列宁的著作中看一看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本观点。因为列宁的话更具权威性。他向秘书交代:"从广州军区政治部借一套《列宁全集》来,现在就要!"  相似文献   

2.
刘斌  谭畅  赵栋 《领导文萃》2014,(15):70-73
正2014年3月,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主编出版了一本书《百年海归创新中国》,其中收录了大批科技和商界海归精英,却几乎未涉及政治人物。"政治人物有些有争议,比如你放了孙中山、周恩来,放不放蒋介石?"王辉耀说。但在现实中,"海归"官员一直是中国政坛不可忽视的群体。从20世纪初孙中山等民国时代的政治家,到周恩来、邓小平等  相似文献   

3.
正1966年春,中国形势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文化大革命"有一触即发之势。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没有参加会议,但整个会议议程完全是按照他的意图进行的。林彪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大谈"政变经"和"天才论"。7月,毛泽东在给江青的一封信中说:"我的朋友(按:指林彪)的讲话,中央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  相似文献   

4.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很特殊,因为它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全国统一政权,又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疆域最广、统治时间相对较短(不到100年)的王朝。在元末的群雄逐鹿中,有两位人物尤其引人注目:张士诚和朱元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惜人才,但最终结果是,朱元璋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明王朝。元廷、张士诚和朱元璋的不同结局与其对待人才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兵家代表人物的孙子,虽然主要研究的是军事问题,但其对法也有独特的看法,在其兵学著作《孙子兵法》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法律思想。这些法律思想对于后世的治军治国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1943年4月22日,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为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干部做报告而写的《领导与检查报告大纲》中明确提出:"领导者切勿轻视自己的作用和影响,要戒慎恐惧地工作。"此后,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警示自己、告诫他人:"办事不能急躁,不能草率,必须谨慎从事","我们应该有临事而惧的精神"。同时他还强调,"戒慎恐惧"不是后退,不是泄气,而是在充分估计困难、认真对待每一个具体困难的基础上产生的"真正的勇敢","是革命家的气概,是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7.
如果林彪不在共产党的队伍里干,在国民党队伍里顶多干个军长就了不得,但是军长这个职务,在共产党队伍中,林彪在24岁就达到了。最早发现林彪军事才能的不是毛泽东,而是朱德。1928年2月,南昌起义部队到耒阳城下。朱德听取当地县委的情况汇报后决定:大部队正面进攻桌子坳之敌,抽出一个主力连队配合农军攻城。被抽出的,就是林彪率领的连队。耒阳被一举攻克,起义军  相似文献   

8.
正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乃是数一数二的名将,被后人尊为"武圣"。但就是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其最终却败于吕蒙和一介书生陆逊之手,后被孙权下令处死,这让后人无不为之叹惜。但在叹惜之余,如果联系整部《三国演义》和关羽一生来看,我们又会发现这偶然之中又有着某种必然因素。从某种方面来说,是关羽伤人又害己的语言害了他,他是一个典型的因语言致败的人。  相似文献   

9.
丁辉 《领导文萃》2013,(11):77-78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大老粗"干部的笑话。说的是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外蒙古,全国掀起批林高潮。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斗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走的时候还偷了马克思的一件大衣。"这个故事是否实有,无从考证,在那个"有文化基本上等于有罪过"的特殊时期,基层政权有许多这样的"大老粗"干  相似文献   

10.
正林彪事件是非常大的事件,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林彪在历史上一贯支持毛泽东我们都知道,林彪在历史上一贯是支持毛泽东的,特别是在1929年关于江西的红四军发展问题上,关于建军路线的这些讨论中,林彪以一个青年将领的身份公开地批判他的老上级朱德,在朱毛争执中旗帜鲜明地站在毛的这一边,这是历史上林彪对  相似文献   

11.
<正>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也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最经典的形象之一。宋江形象之丰富、之复杂,常常给人意在言外之感,以至于当我们诉诸语言来把握他时,总感觉意象纷呈,无从下手。好在宋江一生最大的事业就是领导众位英雄好汉完成了特定的使命,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领导学的好视角,我们不妨以  相似文献   

12.
<正>1979年,著名学者姜椿芳从秦城监狱出来不久,就向中央建议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科学院原军史部副部长李维民参加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1985年第1版的编辑工作。他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共和国的十位元帅中,聂荣臻和林彪两位是从一个"家"中走出来的。这就是红一军团。他们在红一军团中相互配合了四年。林彪是军团长,聂荣臻是政治委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一军团是赫赫有名的。这支部队最初是以井冈山上的红四军为主力组  相似文献   

14.
刘备的儒术     
刘再复 《领导文萃》2010,(17):101-105
<正>笔者说《三国演义》是中国权术的大全,机谋、权谋、阴谋的集大成者,是指它展示了中国权术的各种形态。全书所呈现的政治、军事、外交、人际等领域,全都凸显一个"诡"字,所有的权术全是诡术。史书只说"春秋无义战",但未说"三国无义战"。魏、蜀、吴的长  相似文献   

15.
启之 《领导文萃》2014,(9):118-121
正林彪的女儿林豆豆有一篇文章《爸爸教我怎样学会写文章》,此文一度风行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68年的夏天,我从一份油印的传单上看到它,一口气读了好几遍,他用"电光石火"来比喻灵感,还用了一个"稍纵即逝"的形容词,让我至今不忘。林豆豆这篇文章,在网上招之即来。如果你把此文仔细读上  相似文献   

16.
<正>单位是中国城市生活中极为普遍的制度形式和结构单元,单位制度的形成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即已肇始。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题为《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文章中表示:"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作为非常时期的一种制度设计,单位制对于巩固新建立的政权,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的封建王朝即将灭亡时,总会有人充当救火队员,想扶大厦之将倾,明朝的孙传庭就是这样的人物。《明史》有云:"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1593—1643),字百雅,明代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代州古称雁门,他曾任兵部尚书,所以人称"雁门尚书"。孙传庭出身文臣,但颇有军事谋略,曾俘获兵力最强的农民军首领高迎祥,所部陕西营兵为崇祯晚期的精锐部队。后人对孙传庭的认识往往只限于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对他的为官政绩却知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2008年给人的感觉确实很不寻常。以前,我们也经历过地震,也应对过冰雹,也处置过很多不期而遇的事件,但唯独在2008,这一切都裹挟在一起以更大程度的破坏力向我们涌来。大地震改变了世界对中国实力的看法。我们依然是一个大而脆弱的后进国家。无论是对《汶川地震》的沉思还是对《三鹿悲"聚"》的追问,无论是对《金融海啸》的质问还是对《四万亿大单》的解剖,也无论是  相似文献   

19.
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义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语出《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淮南子·人间篇》中也有"千里之堤,以蝼螘之穴漏"之说。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其实,不仅长堤有蚁穴,公文语言中也有。公文中的任何一个字词都不能随意对待,否则再高超的语言也可能"溃于一  相似文献   

20.
书屋     
《决策》2016,(4):96
《神圣家族》继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梁鸿的又一重磅力作《神圣家族》2015年底出版面世。从梁庄到吴镇,梁鸿在《神圣家族》中用12个故事书写身处吴镇这一"县域"里生命群体的命运,他们是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12篇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联系的篇章,以在地的烟火气息和丰盈的诗性话语讲述着吴镇的故事,人物命运盘根错节,互相链接,一气呵成。吴镇作为一个县城,它处于剧烈变化的城乡大环境下,从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