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死死海     
一位导游好吹,介绍什么都要提到他父亲:“女士们先生们,这经贸大厦是我父亲设计的,那汽城是我父亲主持建造的……”来到了死海边,导游提示:“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来到了死海,这死海……”“我们知道了”,一游客抢着说,“死海是你父亲打死的”。  相似文献   

2.
老鼠父子     
《阅读与作文》2007,(3):6-7
之一——鼠父临别赠言一天,老鼠父亲对已长大的孩子们说“:儿子们,你们现在长大了,以后就应自食其力了!正好东西有两家邻居,一鼠一家,现在你们就自谋生路去吧!”见儿子们转身欲走,父亲又叫道“:回来!”二鼠扭头问道“:老爸,您还有啥话要交待吗?”  相似文献   

3.
借钱     
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坐在床沿上闷着头抽着烟。几天的奔走使他脸上的皱纹更深了。“爸,我不去念了。”我小声说,”明天我就去广州找弟弟去……”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你别瞎操心,我有办法。”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短信     
玉炫 《山西老年》2011,(1):23-23
前年冬天,父亲住院了,为了联系方便,就给他买了只手机。父亲戴着老花镜,满脸欢喜地摆弄着,对每一个病友说:“我的新手机。”仿佛为了强调似的说:“我女儿给我买的!”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尊老     
1943年,有个进步学生要到延安去,他的父亲闻讯赶到重庆送行,但儿子已起程,未能如愿。老人说:“如果能见到大名鼎鼎的周副主席,就不枉此行了。”周副主席知道这一消息后,赶到招待所对老人说:“我就是周恩来。”老人一下子站起来,激动地拉住周副主席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当周副主席知道这位大爷60多岁时又说:“您和我父亲年岁差不多大呀,您应该是我的父  相似文献   

6.
“文革”后期,文化部的五七干校就建在小汤山,取名“红艺五七干校”。当年,家父就下放在那里。每次回家,父亲都要夸小汤山,说那里有温泉,河水非常清,景色特别美。“文革”是个黑暗的时代,小汤山的美丽似乎给了干校“臭老九”们某些心灵上的抚慰。于是,很早我便知道了小汤山的名字,幻想着,有朝一日到那里看看。几十年以后,我竟生活在了小汤山地区,成了这里的居民。  相似文献   

7.
爱情纽扣     
父亲第一次突发脑溢血是在去年春天,那次,经医生全力抢救方转危为安。他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就强烈要求出院。我其实希望父亲能在医院多住几天。自母亲病逝后,他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大屋子,太寂寞了。回到家收拾停当,父亲叫我在床边坐下,他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布包说“:听说得过脑溢血的人,很容易复发,复发了就很难过那个坎儿,我害怕出现那种情况,所以,提前给你交代一些事。”我说“:爸,你好好的,说这些干什么!”父亲摆摆手,打开了那个布包。布包里有存折、房产证之类的东西,父亲一一交到我手里,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块花手绢。我以为是什么贵…  相似文献   

8.
父亲种希望     
石爱娟 《老友》2013,(5):39-39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去乡下,只见母亲一人在家,我就问父亲去哪里了。母亲说:"你爸去买树苗了。""又买树苗?爸这几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喜欢种树了?"我疑惑着问道。因为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也没见父亲种过什么树,可这几年他却迷上了种树,而且种的全是果树。没等母亲回答,父亲就到家了,手里  相似文献   

9.
晓蓉 《社区》2006,(10)
在我4岁那年夏天,母亲就病逝了。我还恍惚记得母亲去世1年多以后,就有许多亲戚朋友要给刚过30岁的父亲再介绍个女人,但都被父亲回绝了。父亲说:“晓蓉妈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是,她死后女儿有了后妈受气,那事等晓蓉长大再说吧。”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常听人说后妈是世界上最坏的女人,心毒如蝎,一旦有了后妈,父亲的感情铁定要倾斜。我便时刻提高警惕,严防别有用心的人乘虚而入,不但毫不客气地撵走那些前来说媒、可能置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有时还跟踪父亲,严密监视,一旦发觉蛛丝马迹就哭闹耍泼,搅得父亲束手无策,几天都不得安宁。10岁那年,在…  相似文献   

10.
人生如卖菜     
华凯 《社区》2004,(9):60-60
大学毕业后,我曾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后来那家公司倒闭,我失业了,只好重新去找工作,但一找半年没结果。父亲问我:“这半年里,难道就没有一家单位愿意录用你?”我说有倒是有,而且还不少,可是工资都低,月薪最多的也只有六七百元。父亲说这已经不少了,难道你还不满足?我说那怎么行,我原来一个月挣2000来块,总不能走下坡路吧?父亲劝我先干起来再说。我说不行,我一定要找个工资高的单位,至少不能低于原来那家公司。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我还没听说过人往低处走的。父亲不再劝我,想了想说:“明天跟我去卖一天菜吧。”我们卖的是茄子。…  相似文献   

11.
关于衍太太     
鲁迅在1926年10月7日写《父亲的病》中,是这样描述他父亲即将咽气时的情状: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相似文献   

12.
刘希 《社区》2013,(18):60-60
现在全国倡导节俭,我们家也刮起了“节俭风”。前两天,父亲过六十大寿,我打算在酒店为父亲办生日宴,姐姐却不赞成。姐姐说:“爸爸不喜欢讲排场,我们自己在家动手为父亲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比在外面吃要实惠得多。”当我把姐姐的想法转告给父亲时,他笑着说:“还是你姐了解我,在家过生日既节俭又有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后,我在家暂时待业。父亲为了给我联系工作,整天忙前忙后,还要给人家大包小包地送礼。我心里就有一点愧疚,就想找一份临时工作,为给家里解决一点负担。父亲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他说:“我有一个战友,他现在是县人大主任,他刚开了一家酒店,正缺人,我跟他说起你,他说如果你愿意,明天就上班。”  相似文献   

14.
马德 《社区》2009,(8):62-62
父亲是个搓澡工。我已经很大了,也没有人喊我的大名,只是说,他啊,是搓澡工家的小子,学习不赖。即便是在夸我,我也会远远地走开。 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用水冲凉,父亲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有些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说完后,我把剩余的水一下子兜头浇下来,一转身,就进屋去了。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接连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小仲马倔强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萍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面对那些冷酷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屡败屡战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10)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相似文献   

17.
我8岁那年的中秋节,父亲扎着一条崭新的棕色牛皮皮带回来,与家人共度佳节。当时,父亲的皮带就像是一件稀有的宝物,使我非常着迷和好奇,我便鼓足勇气走到父亲面前恳切地说“:爸爸,您的皮带能让我扎一下吗?”“你喜欢就送给你好啦。”父亲不假思索地说,并索性将皮带解了下来递到我的手里。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感到了父爱的无私与厚重,我感到了父爱的温暖与真诚。我两眼泪花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我的亲生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的父亲实际上是我的继父。继父来到我们家时间还不太长,可这条皮带却把我们的父子关系拉到了零距离。…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社区》2009,(1):58-58
人身保险 父子俩深夜一起回家,路遇一个强盗拿枪对着儿子说:“把钱交出来!”这时,父亲突然扑到强盗的身上对儿子大喊:“快跑!”强盗说:“你不要老命啊?”父亲说:“你开枪吧,我有人身保险!”  相似文献   

19.
小笑话     
丈夫上网入了迷,有一天家里有急事,妻子要找他回来,可他就是不回。儿子说:“妈,我有办法。” 儿子知道父亲的网名叫“粱山伯”,他急到附近的网吧上网发一条信息:“梁山伯注意,青竹巷9号(家庭地址)有祝英台找”。不一会,父亲果然就赶回来了。  相似文献   

20.
我们班的名气可大了,不说别的,就数数我们班的“小画家”“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音乐家”……称得上“家”的就有一箩筐,今天,我就来说说我们班的“大家”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