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拜占庭帝国的绘画艺术是在继承古代希腊罗马及古代东方绘画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基督教文化特色发展而来的。在千余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拜占庭国家绘画艺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早期拜占庭国家时期、中期拜占庭国家时期和晚期拜占庭国家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历代帝国政府的支持、拜占庭国家的基督教化、古希腊罗马及古代东方丰富的绘画传统以及拜占庭国家强大的经济基础等各种因素,是拜占庭绘画艺术得以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而这一切都构成了拜占庭绘画艺术多样性的基础。拜占庭国家绘画艺术的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其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及表现手法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随类赋彩"与"离形得似"分别出自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把"随类赋彩"与"离形得似"这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引申到现代油画的论述中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何运用到现代油画中更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从造型语言层面来论述对现代油画的创作和鉴赏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随类赋彩"与"离形得似"的内涵出发,引申到用这一理论如何解释现代油画艺术以及运用其中等等。  相似文献   

3.
楚绘画是中国上古时期水平最高和最有时代特色的绘画之一.它涵盖了后世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分科的基本题材,基本上确立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造型语言,并能以概括性较强的的形色语言表现对象的神韵;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特点,对汉代绘画及后世中国绘画格局的形成意义至关重大.其造型、图式和色彩不仅具有形态学意义而被后世直接继承,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艺术要素和艺术精神影响了整个艺术史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两方面分析中国古代艺术的抒情性特征,可以看出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注重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中国历代艺术审美观念的最大特点;书法创作要求把线条、内容、字体、造型、神采以及内在情感联系起来,传统文人画追求写意传神、追求神似;中国古代艺术的美学追求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思想的影响下,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佛、佛教及传统绘画艺术等相关概念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界定和阐释;接着对传入中国的古印度佛教的民族化进程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最后着重就其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进而揭示出.自秦汉以来.中国的一切传统绘画艺术。都是佛教绘画艺术特别是禅画艺术这一民族艺术发展的历史本真。  相似文献   

6.
西方油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材料技法的演变史。由于结合剂的改变,绘画经历了从蜡画、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坦培拉绘画到油画的历史变迁。绘画材料的发展丰富了技法表现,而艺术观念则直接导致了技法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绘画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重彩画的艺术形式始终存在。这种主要使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的绘画,是中国绘画的绚烂宝藏。上溯原始时代对色彩的最初的尝试,下至当代艺术的视觉震撼,重彩画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了色彩明丽的恢弘画卷。通过研究这些不朽之作,现代重彩画继承和发扬了中国重彩画的文化,经历了语言形式的演变,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8.
中国艺术管理的实践历史悠久,沉淀了丰富的经验。中国艺术管理经验的总结,对今天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艺术从作为政教工具到市场化的管理,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时期对艺术的管理也各不相同。中国古代的艺术市场在隋唐时期便已经初具规模,分析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艺术市场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能够对中国艺术管理的历史和方法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最主要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最大和最有决策力的消费者是宫廷,这是中国艺术管理中无法忽视和回避的中国化特色问题。宫廷力量的强大,并没有影响到艺术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宫廷力量之外,还有着极大范围的民间力量,如宗教神职人员群体、士绅阶层、普通民众等。宫廷与民间的艺术可以说是既互为消长,又互相补充。古代中国的艺术传播体系发展便趋于完善,基本上能够保证艺术的流通与传承。艺术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整理与传播艺术资料,这也是艺术管理的基础。古代中国有艺术资料搜集整理与传播的悠久历史,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管理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在形式上已开始摆脱西方写实传统的束缚,逐渐开始借鉴和融入中国画的以形写神、传神默照、自由潇洒的写意手法,中国油画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民族特色和风格.意象理论是在意象与意境,以及形与神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绘画美学体系,并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绘画和审美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提倡意象美学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在借鉴西方写实油画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绘画美学传统,以促进中国当代油画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历史发展格局的巨变,影响到方闻艺术史观的形成。在新艺术史观的指导下,方闻确立了中西文化比较的新模式,由此寻绎出中国古代绘画独一无二的书法性视觉艺术语汇和结构,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伟大传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历史发展格局的巨变,影响到方闻艺术史观的形成。在新艺术史观的指导下,方闻确立了中西文化比较的新模式,由此寻绎出中国古代绘画独一无二的书法性视觉艺术语汇和结构,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伟大传统。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绘画形式,油画至今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产生过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其中,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油画堪称是油画发展进程中的黄金时代,它的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印象派之前,历经四五百年,也可以说是西方艺术最具有艺术魅力的阶段之一。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油画被引入中国也已有百年历程,其间写实主义油...  相似文献   

13.
南阳玉雕造型艺术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美术。随着玉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南阳玉雕造型形成了南阳独有的特征,但总体来讲仍是在传统造型风格基础上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面临着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以求发展的问题。因此,玉雕造型作品可从植入南阳地域文化特征、借鉴雕塑的造型与技法、运用油画的构图与用色、加入平面设计艺术元素等方面入手使独山玉造型艺术始终保持艺术活力。  相似文献   

14.
写意油画是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美学碰撞融合的产物,在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是油画民族化的体现,写意油画注重“写”与“意”的表达,其绘画语言区别于传统西方油画的表现形式,借鉴传统中国画线条、色彩等形式,以意造型,实现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马家窑彩陶、战国的帛画至汉代绘画的的兴起,又经历了两宋鼎盛时期至元明清绘画的整体下滑。几千年来虽有兴衰却不断向前发展,历经多次粹变,已逐渐形成了东方特有的绘画艺术语言和美学思想。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不断走向繁荣,绘画形式也日趋活跃和多变,因此我们必须对绘画艺术多元化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墓室画像砖(石)艺术是古代墓葬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间接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以及艺术思想等多方面的情况。南朝与北朝墓室画像砖(石)艺术有着平行发展的艺术源流,都是对汉画像砖(石)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同时由于南北社会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二者在艺术思想上又各异其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家具也从简单到复杂,进而发展到艺术与实用并重的明清家具。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家具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在家具造型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迹。造型的变化与特定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联。我们应从中吸取营养,同时参考日本的经验,以促进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绘画材料作为艺术载体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材料的发展贯穿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中。本文基于对油画材料从传统的坦培拉材料技术到现代的油画材料拓展的过程,分析新材料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对创作不同语言风格的艺术作品的影响,从而挖掘综合材料与绘画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油画作为西方的传统绘画,在中国经历百余年的传播和学习融合,逐渐形成了有中国文化意味的写意性油画。写意性油画深受中国传统的美术品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论"的影响,是油画在中国成长的特殊产物,也是中国油画创作的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油画是由欧洲传入中国的外来画种。传统油画通常是指继承古希腊传统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写实油画。它在欧洲美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作用、要发展中国油画就必须深入研究写实油画传统。有些学生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对写实传统采取不屑一顾,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在继承上求发展,向国外大师学习不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用逻辑的方法去研究自然的科学精神。对写实传统的思考是当代中国具有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共同围绕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