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中国财税商贸史论》黄冕堂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赵梦涵教授主撰的《中国财税商贸史论》,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论著是作者长期悉心从事中国财税、商贸史学教学与科研的结晶,是一部内容丰富而又具有相当研究深度的力作。该书以充实的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2.
尹砥廷 《船山学刊》2010,(1):223-224
这是一部对周公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详尽论述了周公的成长过程.突出了他在历史变革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深入发掘出了他的思想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书●晋圣斌《陆世仪评传》(葛荣晋、王俊才著)作为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近日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以来对陆世仪生平、学术以及思想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陆世仪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周公只有零星的研究,难见系统的成果。辜堪生教授和李学林副教授撰著的《周公评传》(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评传》)一书,对周公的生平及其思想的方方面面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述评,为学界所鲜见,为学术园地增添了新的硕果。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化史  相似文献   

5.
蔡觉敏 《学术界》2012,(6):189-195,288
余三定先生具有多重身份,这使他从不同角度立体地看待文学、学术与学术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倡快乐读书与知书,要知读书,知评书,知藏书;二是对学术腐败和学术规范的思考,提倡优化学术环境和培养学术情趣,从制度层面反思学术评价机制和提倡无为而治;三是提出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对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运用与史论结合的方法研究当代学术史:这三者又都源于湖湘文化的浸染.  相似文献   

6.
《云梦学刊》2009,30(6):29-29
《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刘绪义著)于2009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从发生学角度专门探讨先秦诸子哲学思想发生之内在历程的学术专著。作者认为,只有从历史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才有可能探寻先秦诸子的原貌,厘清中国思想文化之源与流。本书紧紧依靠先秦文献特别是考古发掘之简帛文献资料,从思想发展的源头入手,依其自然萌芽、  相似文献   

7.
传记文学(尤其是文学家传记)的历史特性要求作家以学术意识投入写作。陈才生怀着强烈的学术意识投入《李敖评传》写作。他在细致地叙述了传主人生的同时,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准确地概括,对传主的精神做了定位,并且追溯了他的思想来源,展现了传主的人生矛盾,将传主的某些现象进行了理论阐述。与此同时,陈才生根据学术传记的要求以诗性语言和学术语言进行写作,以材料可靠与引文规范显示出传记文本的学术严谨。因而,《李敖评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部高水平的学术力作──评《廖平评传》陈平中年学者黄开国先生继主编《经学辞典》之后,新近又出版了《廖平评传》。初读该书,深感本书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力作,具有如下特点:一、坚实的前期研究。作者在《后记冲写道,本书是他十年研究的结晶。的确,最近十年来,笔...  相似文献   

9.
杨向荣  巩辉 《云梦学刊》2014,(4):158-160
在中国评传学术史上,为报告文学作家写评传的并不多见,而余三定、周淼龙的《何建明评传》则填补了这个空白。该书采用主题叙事的手法.对何建明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度剖解.为读者还原出一位忧国忧民、不畏艰险、为民请命的报告文学界的英雄式人物,召唤出时代背景下报告文学界的何建明精神。在书中,作者指出《何建明评传》的写作的原因:一是何建明在报告文学界确实是一位丰碑式的人物。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何建明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甚至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上都有他的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秦小珊 《云梦学刊》2013,34(2):25-31
打开《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就像打开了一个学术争鸣的潘多拉魔盒。让你懂得"快乐读书与知书,要知读书,知评书,知藏书";展开对整治学术腐败和学术规范的思考,明白从制度层面反思学术评价机制以及对优化学术环境和培养学术情趣意义;了解"提出以问题为中心"对研究的非常重要性,感知"个案论析"中名学者的治学精神和学研成果;情理相融,史论结合,是该书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列宁的认识论与现时代”的最终研究成果,由新疆大学政治系教授蔡灿津负责完成。1989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研究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认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著作,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论思想的进一步系统化的总结和发挥,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主导线索,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Z认识的本质是反映,反映的基础是实践,反映的特点是具有能动性。该书主要内容在《…  相似文献   

12.
一部反映当代中国财政税收发展的新作林白鹏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赵梦涵副教授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税收史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是一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当代中国财政税收发展的力作。该书在内容的时间跨度上,一直推进到1992年...  相似文献   

13.
郑贵斌 《东岳论丛》2001,22(4):143-144
知名战略专家王诗成同志的新作《海洋强国论》 ,2 0 0 0年 8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这是王诗成同志继《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龙 ,将从海上腾飞——— 2 1世纪海洋战略构想》等专著后出版的又一部重头著作。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 33篇作品 ,是涉及海洋经济、军事、思想与文化等内容的战略研究文集。该书浓墨重彩 ,集中阐述了海洋强国这样一个重要思想。读过之后 ,深感这是一部海洋学术领域造诣较深、特色鲜明的精品力作。首先 ,该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主题。众所周知 ,世纪之交 ,海洋已成为世界的聚焦点 ,很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  相似文献   

14.
黄开国先生近年来学术成果丰硕,不仅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的论文,他主编的《经学辞典》也很见功底,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作为中年学者中的校校者,黄开国同志是受之无愧的。新近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廖平评传》,是黄开国先生的一部高水平的学术力作。该书作为《国学大师丛书》之一,其水平可想而知。笔者有幸先睹为快,极愿写下一点肤浅的读后感,以资对《廖平评传》的评价。一、十年耕耘,心血结晶。黄先生在该书的《后记》中曾经提到:廖平研究,历时十年。由时间跨度之大,研究准备之充分便可窥一斑而知…  相似文献   

15.
吕友仁  王永安 《学术界》2001,(5):128-146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荆贵生宣称由他主编的<古代汉语>达到了最高学术水平,本文则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该书是一部罕见的假冒伪劣之作.此外,作者谴责了庸俗的书评,并对如何制止践踏学术道德、违背学术规范的不良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高晨阳先生撰著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最近面世。此书由动笔到最终出版,历时七八年,可谓是一部倾注着作者心血的辛勤力作。周立升教授在此书序中指出,“该书内容丰富,评析中肯,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发前人所未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认为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具有开拓的意义”。这一评价不是虚誉。据我所知,凡是读过此书者大都有类似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精品,如今已成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优秀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司马法》,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最近,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杨善群著的《孙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阐述这三部兵法的作者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的生平业绩和军事思想,取得了可喜收获。这里谨就该书在理论分析和材料考订上的成就,作一简要的评介。 孙子的军事思想,是《评传》论述的重点。作者把它分成“战争取胜的要素”、“军队的组织和建设”、“指导全局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特殊的战斗方法”、“军队的后勤”等六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评析,在每一项内容之下又分为若干论点。这样的剖析,充分展示了孙子军事思想博  相似文献   

18.
图像是人类历史记忆中比较直接和真实的一种信息载体,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一部有学术品位的历史图录,并非是历史图片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历史现象的无序陈列,而是以清晰的线索和明确的主题相贯穿的历史图卷。要高度重视历史图录编纂的学术品位。电子光盘的导入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检索,是现代图录制作的一种新形式。本文对近期出版的《广东百年图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和文献价值,堪称近年同类图录中的佳作。该书的出版对进一步推动广东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东汉末年的学术思潮,在秦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荀悦<汉纪>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其中,<汉纪>的史论以多种形式出现,集中体现了荀悦的学术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东汉末年学术思潮的时代特征.即儒学开始衰落;强烈的政治批判思想倾向;易学从重象数向重义理转变;诸子之学兴起.  相似文献   

20.
<正> 汝信、王树人、余丽嫦主编的八卷本二百万字的《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以下简称《西传》),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评传体西方哲学史著作,它对从泰勒斯到罗素90余位西方重要哲学家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思想作了评述,基本上反映了从古希腊罗马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两千多年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这部评传内容充实,史料丰富,形式活泼,兼顾普及与提高,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我国对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李泽厚同志认为“它的水平在国内同类著作中已大大前进了一步。”(《读〈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