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今年,江苏省沭阳县以加强设施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一批惠老项目建设,新增养老服务床位1000张以上,年内争取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30张。  相似文献   

2.
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00余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使山东省汶上县各类养老机构发展到38处,其中政府主办的养老服务机构15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2处,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处,村级老年人互助养老院17处,1000余名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互助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1处,全县养老床位达3100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5张,基本满足了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市南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7.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是典型的老龄化城区。为适应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形势,青岛市市南区在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使全区养老床位达到每千名老人26张的同时,不断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机构养老、社区照料、义工援助、邻里互助、亲情慰藉、协会维权”六位一体的养老模式,推动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字养老:成都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1.66万,占总人口的16.3%.现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218家,其中城乡国力福利机构191家,民办养老机构27家,共有养老床位2.8万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约1.6张.  相似文献   

5.
正制定政策,搞好规划2012年研究出台了((嘉祥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嘉政办发[2012]129号)。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新增加各类养老床位2000张,各类养老床位总量达到45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  相似文献   

6.
张明焕 《社会福利》2014,(11):28-29
正供需倒挂之困。在社会养老供需方面,不少地方养老床位严重短缺,供需"剪刀差"仍然较大。以湖南省为例,按省政府湘政发〔2014〕22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2020年全省实现每千名老人35张床位目标,大部分县市普遍存在建设欠账多、床位缺口大、保障压力重的问题。在养护员队伍建设方面,目前不少地方养老机构养护人员少之又少,一般在1:8-1:15之间,与通行  相似文献   

7.
郭昊 《社会福利》2013,(12):33-34
山西晋中市面对日趋严峻的养老形势、抢抓机遇、务实创新、通过打造"五个一"工程,即筹建一个项目,召开一个会议,出台一个政策、建设一批中心、探索一种模式。实现了全市新增养老床位9000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30张的机构建设目标。其中,新增民办养老机构20所。床位2000张,满足了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筹建一个项目为加强市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经市政府同意,从今年3月底开始,筹建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的晋中市老年养护院。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13,(8):60-62
坚持政府主导,科学合理规划按照国家养老规划精神,在经过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甘肃省民政厅结合本省实际,科学合理制定规划,提请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以上、全省60%的城市社区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五保对象供养率提高到30%、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的目标。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性文件,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加快推进与当地人口老龄化程度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养老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13,(8):49-50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湖南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基本保障了困境老人的生活,通过逐步启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动老年福利事业向适度普惠型方向发展。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920所,新建和改扩建以收(寄)养老年人为主的市、县福利院(福利中心)120所,目前床位总数达18.7万张,收(寄)养老年人150020人,全省老年服务机构设施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健全养老政策形成联动机制及时出台养老服务政策。2007年以来,省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0.
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完善尊老金制度,2014年发放尊老金2274万元;落实五保供养标准增长机制,2014年发放五保经费1 879万元;为全县60周岁以上低保、五保、优抚对象和“三无”老人参合参保埋单;投入504万元为2 1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全面落实扶持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全县民办养老机构达到15家,床位860张,并通过公办民营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逐步改变过去养老服务业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单一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齐齐哈尔位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辖1市8县7区,幅员4.24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71.6万,60岁以上老人达80万,占人口总数的14%,已经成为典型的人口老龄化城市。齐齐哈尔2010年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单位",2011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第十五个,中国第一个"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全市现有城市养老服务机构97个,床位1.3万张,其中,国有养老机构5家,床位2000张;民办养老机构92个,床位1.1万张。全市现有五  相似文献   

12.
为积极应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带来的突出问题,山东省滨州市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将其作为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新滨州的重要举措,纳入科学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截至2014年9月底,该市各类养老床位新增4426张,总量达21581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9张,建设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1处、农村幸福院108处.  相似文献   

13.
鲍新兴 《社会福利》2012,(10):31-31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作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单位,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整体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全面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养老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以来,用于支持养老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累计超过3亿元,各类养老机构达到26处、养老床位3330张.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市南区拓宽社会参与渠道,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从居民需求出发,扩大机构养老规模,使全区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20张;加强机构养老行业管理和养老产业培育,继续发挥“乐万家”老年公寓的品牌带动效应,提高全区老年公寓的标准化建设水平。整合社区养老资源,完善“星光老年之家”和室外老年健身活动设施长效管理运营机制,使其发挥最大服务效能;把解决社区困难群体再就业与开发为老服务岗位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支专业服务和义工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老年人口入住机构养老的选择越来越多。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老人210多万,全市养老机构336家,床位数38000多张。全市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1.8张。老人们普遍反映,在选择养老院时,首先考察的就是医疗护理服务,看病是否方便。目前本市较大型养老机构多附设医院或医务室,存在着医疗服务行为。但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技术力量和设施条件有限。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6,(3):F0004-F0004
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创建于1965年,占地面积5690M~2,现有190张住养老人床位和20张社区日托老人床位,是一所面向社区,为老人提供机构住养和社区日托养老服务的示范性市一级福利院,是民政部首批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2002年福利院引进了ISO9001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2006,(3):F0003-F0003
上海市杨浦区有人口10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19.03%,是一个老年人多、高龄老人多的大区。近年来,杨浦区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全区养老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共有养老床位2800余张,社会办养老机构占77.8%。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倾力打造老年人照料需求评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上海建立老年人照料需求评估体系,主要基于两方面:首先,快速老龄化形势下老年人照料服务需求日益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小型化进程的加快,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护理期也随之延长,但同时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逐步弱化,社会化照料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其次,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提供总量不足。目前,上海拥有养老床位数5万张,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9%,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数为5.5万名,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1%,两者相加,社会化养老照料服务的覆盖面仅占老年人口的4%。照料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不相匹配,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9.
正一是积极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截至目前,全旗14所农村牧区敬老院全部实现了新建和改扩建工作,总投资达600多万元,床位总数近千张,可容纳全旗70%的五保供养对象入住。全旗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350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已达650张,机构养老服务水平走在了全市前列。二是积极办理老年优待证。为全旗4千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新办、换发了老年优待证,让其享受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建立完善老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为老、助老、敬老"服务机  相似文献   

20.
困境老人作为特殊的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需求更多元、更紧迫,困境老人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反映一个区域养老服务总体发展水平.当前,如何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及社区社会组织等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之间建立困境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发挥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1+1>2"的助老效应,是值得研究的社会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