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天宏 《社区》2008,(8):7-7
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鲁迅曾这样比较过刘半农与陈独秀、胡适的区别:“如果将韬略比做武器仓库的话,陈独秀的风格是仓库门大开,里面放着几支抢几把刀,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则竖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胡适的做法,是库门紧关,门上贴一张小纸条,说‘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两位都是高人,一般人见了,望而生畏,不上前。可刘半农没有什么韬略,他没有武库,就赤条条的一个人,冲锋陷阵,愣头愣脑。所以,陈胡二位,让人佩服,刘半农却让人感到亲近……”  相似文献   

2.
应彻底否定“‘施舍’古有二义说”──“施舍”古义再考释肖惠兰“施舍”的先秦语义,清代王引之最先作出概貌性描绘。他的“‘施舍’古有二义说”至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辞书。从现在常用的一些重要辞书来看,对“‘施舍’古有二义说”有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大胆地突破,...  相似文献   

3.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5,(9)
鬓卫丝竺扁 十个男子一字形排开,旁边一个人喊:“怕老婆的向前一步走!”九个人都迈出了一步,只有一个人没动。别人问他:“你不怕老婆吗?”他小声说:“我不知道怕不怕,反正她说过,人多的地方让我别去。”口‘粮’,无米也念‘良’,去了‘旅’边米,加女就成‘娘’,谁娘不爱子,谁子  相似文献   

4.
“我最讨厌别人问我,‘最近混得怎样?’”吴英 骏一脸严肃地说,“工作是做出来,怎么能靠‘混’ 呢?” 属马的吴英骏,出生于知青家庭,从小生活在安 徽涡阳的他,身上有着一股知青子女特有的韧劲,  相似文献   

5.
盛夏暑热,无心读书,到一位老教授家串门。进屋后发现写字台中央摊着文稿,旁边散着几份学术刊物,看样子他人正忙。不便打扰,即欲告退。老教授却执意要我坐下喝杯“龙井”,陪他休息会儿,我只得从命。老教授从学生的毕业论文说起,谈到社会上的“下海”风。他对目下的全民经商特别是学人“下海”很不以为然。认为“商家在‘商海’弄潮,学人在‘学海’苦读,原是社会分工;车走车道,马走马道,文明进步的社会是有序的社会。一哄而起,一哄而上,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末了他还说:“别人‘下海’或是‘上岸’那是人家的自由,咱管不了,不过,我这辈子是下不了‘商海’也不准备去下那个‘海’了。”  相似文献   

6.
姬建民 《中华魂》2012,(15):31-31
“刘金罔真好!在他身上看到了共产党的希望所在”。这是看了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同事迹后.老百姓说的、“别看刘金围那么‘刀枪不入’、‘油盐不进’,那是在‘装”’.这是某些人说的。  相似文献   

7.
“何……为”句中的“为”是句尾语气词,还是其他别的什么词?这历来是有争议的。吕叔湘先生在《笔记文选读》一书中注释“何以车为?”②一句时说:“‘何为’等于‘做什么’,照文言的习惯,拆在两处。同样的句法如‘何以家为?’、‘丈夫死耳,何以泣为?”王力先生在分析这件句子结构时,则说得更为清楚,他认为:“这件句子实际上是动词‘为’的疑问代同,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在‘何以……为’这个格式里,“何’字可以用别的疑问问如”奚’、‘恶’、‘安’等来替换。”“最近,朱运…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件大事。在《邓小平文选》中,贯串着一根红线,这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9.
“爸爸,‘警察吴叔叔’今天又来看我和奶奶了,他给家里买了米和油,还拿出他刚发的工资给我交学费。爸爸,你不要牵挂我们。4年来,‘警察吴叔叔’一直在照顾着我和奶奶。听他说你减刑了。我和奶奶高兴极了。又快过年了,我们每天都在数着日子盼望你回来……”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信仰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此,我也要求学生这样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一点办不到,甚至个别学生一遍也不读.有一次,一位学生“面刺寡人之过”了,他说:“‘因时而化’懂吗?会用吗?”他侃侃而谈:“现在是八十年代,是知识爆炸的年代,还抱着古人的信条不放,这和‘循表夜涉’、‘刻舟求剑’、  相似文献   

11.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5)
(一)罗德先生拿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来找老师。老师平静地说:“你儿子的答卷与他的同桌极其相似。”罗德先生说:“难道不可能是那个同桌抄我儿子的试卷吗?”老师说:“不能的。他同桌在不会答的题目下写着‘我不知道’,而你儿子写着‘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正>寻花问柳吃罢夜饭,我在上网,8岁的儿子在看电视。突然,儿子跑到我身边,挺随意地对我说:“爸爸,‘寻花问柳”是什么意思呀?”我一愣,不知道这小子怎么知道这个词,又不好问他,想了想说:“‘寻花问柳’意思就是说,春天来了,人们出去看看花儿和杨柳。”“那太好了,爸爸,现在正是春天,星期天您也带我去‘寻花问柳’好吗?”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社区》2013,(22):64-64
禁止游泳 一男子和朋友到湖里划船,结果船翻了。他直落湖底,朋友赶去把他救起来。朋友问:“你不是会游泳吗?”男子说:“是啊,可那石头上写着这里‘禁止游泳’啊!”  相似文献   

14.
九儿 《北京纪事》2011,(12):81-83
周末,秋高气爽,天空像新洗一般湛蓝。我和朋友去鼓楼那边转悠,在姚记边吃卤煮火烧边讨论:你说拜登是咋知道这卤煮店的,他怎么也好咱这口啊?呼呼噜噜正吃着,朋友一拍脑门子说:“我这还有两张‘血站’的团购券没用呢。”  相似文献   

15.
青雯 《今日南国》2007,(3):22-23
他穿着睡衣坐在酒店房间里,不远的地方随意地扔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和最新款的MP3,尽管他已经60岁了,但小年青们拥有的“现代装备”他一样不落。不仅如此,他和汪明荃的不婚主义,甚至挑战了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她走到化妆间,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抱了我一下,我跟她的事就算成了。我知道,只要我说‘我们结婚吧’,她就会很开心地答应,‘好啊,我们结婚啊’。但是反过来如果我说‘我们不结婚吧’,她也会很开心地说,‘不结就不结咯’。”  相似文献   

16.
众生能否成佛?若能成佛,根据是什么?如何成圣作佛?是佛教的根本问题和最终目的。藏传佛教觉囊派的他空见就是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而开展的。 何谓他空见?有人说,觉囊派谓“他空者,他法为空,然一切法之本性即胜义谛,常住不变”;有人说,“觉囊派认为事物本真是‘自’,加在事物上的‘虚妄分别’是‘他’,‘性  相似文献   

17.
“喂!大连某部第二干休所吗?请转高玉宝家。”“你又是找他做报告的吧?他参加完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又‘失踪’了,他老伴也找他呢!”接线员不耐烦地对我说。唉!没想到,高玉宝这老头儿离休了还那么忙。 我只好三顾高家,终于在这个周日见到了有41年中国作家协会会龄的高玉宝。刚一落坐,老人便歉和地对我说:“前几天去沈阳开完会,被铁岭市几家单位‘抢’去作了五场报告,让你久等了。”顷刻,我的拘谨被这浓重厚实、充满磁性的山东口音融化了,我感到他比《半夜鸡叫》中的小玉宝更加可亲可敬,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中认为:拿别人的姓氏籍贯来开玩笑,这是无聊的攻击。因为姓氏籍贯是“从上代传下来的,不能由他自主”。与此同时,鲁迅还认为:“一个作者自取的别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譬如‘铁血’,‘病鹃’之类,固  相似文献   

19.
<正> 现代不少学者长期以来把《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当作纯阶级概念看待。如说:“孔子从其特定立场出发,区分了与历史上奴隶主奴隶两阶级不同的‘君子’‘小人’两大身份等级的阶级关系和地位。”另有人说。“处于剥削地位的一群人,孔子称之为‘君子’处于被剥削地位的另一群人,孔子称之为‘小人’。”在最近出版的著作中,持这种观点的也不少。如说:“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这是说‘仁’这一道德品质是统治阶级(君子)的道德品质,被统统治阶级(小人)是说不上‘仁’的。他所讲的‘仁’不包括劳动者。”总之无论是  相似文献   

20.
<正>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鸿门宴》一课,关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原课本注释为“‘王之’就是‘以之为王’”(301页);新课本注释为“‘王之’王,为王。之,咸阳” (306页);新三册课本“单元知识和训练”又说“‘王之’就是‘使他为王’”(297页)。这显然是三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