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子 《四川社科界》2005,(5):F003-F003
《佛说无量寿经》卷日“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恶务,未以宁息”。此语用以形容二十一世纪的食品业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善”而探究“恶”——李建华《罪恶论—道德价值逆向研究》简评□龚爱林善是人类追求的一种永恒价值,社会的进步和人生的幸福都无不是在对善的追求中获得。然而,犹如没有“恶”就无所谓“善”一样,了解了“恶”,才知道怎样为善,对于恶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恶的...  相似文献   

3.
一考察与近代人们的审美文化活动互为因果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变,我们无法避开他们对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即对“丑”的审美意义日益切近的关注、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在我国古代,正如“美”相通于道德上的“善”一样,“丑”,被理解为“恶”。《说文解字》释“丑”()字:“可恶也。从鬼,酉声。”清代段玉裁更释云:“以可恶,故从鬼。”①《逸周书·度训解》②又释“恶”云:“凡民之好恶,生物是好,死物是恶。”可见丑之本义在古人意识中是异相、可怕、致生人于死境的鬼一般的东西。《说文解字》还这样释“恶”字的上…  相似文献   

4.
毕冉 《天府新论》2020,(1):41-50
因人心之危,一念之差极易朝人欲放纵;气质之遮蔽在一定程度上亦使得天理不能直遂、朗然地充分展现,可能导致人更容易为恶。前者是从发动机制上来说,后者是从影响因素上来说。然人心并不等于人欲,气质之恶是可变可化的,两者均非恶之根源,并不必然导出恶。而察人欲之所出,会发现恶是出于己私做坏了的欲,为受欲望牵引而反善性、后天旁逸斜出者,恶实为一有原因却无根据的物事。又,恶虽无伤于本体之善,但私欲长一分,天理便消一分,人终需加克治之功以去恶存善。  相似文献   

5.
恶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的商榷彭年近年来,一些学者在作历史评价时,总是强调“道德上的恶”的作用,而把“善”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似乎只有“恶”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有人甚至善恶颠倒,扬恶抑善。笔者以为不妥,谨提出商榷的意见。恶的作用不...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在我国冷落多年的“恶动力说”又被重新提起。初衷是为社会开出一付济世良方。然而,其结果必将与我们的愿望相反,导致道德领域的混乱。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因网?持肯定见解的同志大都是到黑格尔的著作中寻找理论根据,认为恩格斯曾就黑格尔的关于恶的观点发表过“肯定性”的意见。因此黑格尔的“恶动力说”自然也就成了不可动摇的真理了。为此,我们有必要对黑格尔的“恶动力说”问个究竟。黑格尔从唯心主义的“人性恶”角度阐述过他的道德理念,认为人先天就是恶的,如果没有恶为动力,就不会有人类及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经义     
孔恶乡原孟距杨墨论天下不患有真小人而患有伪君子盖善恶之名出于天下之公理善恶之辨本乎天下之公心为善者君子为恶者小人此尽人而知之者也某为善吾好之某为恶吾恶之此尽人而能之者也其人而真小人耶天下之人必指而评之曰其人之所言者恶言也其人之所行者恶行也皆相举以为戒而去之若浼焉纵彼有同类之  相似文献   

8.
公平与效率既是当前我国的热点问题,又是伦理学、经济学、法理学的跨学科难题。细究围绕这一难题中外学者所进行的争论,可以看出,这个难题原来由四个问题合成:公平、平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公平无疑是应该的、道德的、善的行为.而不公平则是不应该的、不道德的、恶的行为。但是,反过来,善的、应该的、道德的,却不都是公平的;恶的、不应该的、不道德的,也不都是不公平的。救人出水火,是应该的、道德的、善的,但却不能说它是公平的,更不能说它是不公平的:它无所谓公平不公平;杀人越货是恶的、不应该的…  相似文献   

9.
肖名焰 《理论界》2013,(5):158-160
薛碹是明初重要的理学家之一,他强调“性”的学术地位,认为“天下无性外之物”,“性无不在”,主张充分认识“性”的内涵,从而认识到“性”在人性修养和人身涵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主张复性与力行。同时,薛碹提出“恶亦为性”的观点,以此来解决人性本善与现世之恶的根源性问题,让恶成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使“恶”有了原因,同时也使“去恶”有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海明 《东岳论丛》2000,21(3):95-98
道德与法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和恶;就其结果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的崩溃)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净余额为善的恶,因而是必要的恶。于是,道德的起源与目的只能是他律的。道德起源于道德之外的他物:经济和科教;目的在于保障道德之外的他物:经济和科教的存在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鹏 《理论界》2008,26(4):111-112
本文以阳明对恶之根源的论述为中心,通过层层的逻辑分析,阐明在阳明哲学中,其固然一方面坚持心学的立场,否定恶之存在的本体性,但另一方面却还是沿袭了自宋明时期以“气质之性”言恶的一贯立场。最后,文章还从心学的内在逻辑、阳明为学的时代背景两方面揭示出阳明之所以如此安顿恶的深刻缘由。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关爱生命,珍视人生;乐生恶死;肯定死亡的积极意义;生死俱善,存顺没宁。这些思想经过批判地改造,对于建立现代生命伦理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曾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读,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关于这方面,例如封建制度的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持续不断的证明。”①据此,不论在黑格尔“那里”,还是在恩格斯所阐述的“这里”;人的“情欲—一食欲和权欲”,是属于恶的道德范畴。但这种恶,是对“神圣事物”的无情“…  相似文献   

14.
钟航 《天府新论》2024,(2):36-45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对恶的根源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首先,唐君毅以人的“自性”作为自由意志的保证,从而使得行为者能自由选择恶的行为并为之负责。其次,唐君毅拒绝了从时间和自然环境中寻找恶的做法,也不认为恶存在于人心的认识作用、能力以及人的生物本能上,因为这些都是自然属性。如果将恶的根源归于此,既取消了人的自由意志,也取消了人的道德责任。最后,恶的根源只能在理性上寻找,即道德主体在运用自己自由意志的过程中造成的一念陷溺,无论是自弊自限于私的生物本能,还是颠倒了人的有限性与精神要求无限的关系,抑或是执着于占获,其根源都来自于一念陷溺。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三论     
一、全球化和大同理想 1.大同理想。《礼运》记载了孔子对大同的描绘。孔子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资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相似文献   

16.
论人性的三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众多纷纭的人性主张中,普遍围绕着人性是什么,应当是什么等问题而展开。中国传统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善或本恶,揭示了人性的先验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了人性的经验性特征。基督教神学则认为,人究其本性是恶的,但人应该去恶从善,从人的“罪性”中解脱,以复归人的神性,从而揭示了人性的超验性特征。就人性而言,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先验性、经验性、超验性。  相似文献   

17.
崔正森 《晋阳学刊》2002,(3):99-101
无相戒,是“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惠能独创的一种止恶行善的戒律。法海本《坛经》开头曰:“惠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何谓无相戒呢?戒,梵语为“尸罗”,意谓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其中,好的行为、习惯等称为善戒;坏的行为、习惯等称为恶戒。但是,一般限定戒指净戒、善戒,特指为出家、在家信徒所制定的戒规,具有防非止恶作用。以戒为实践佛道的基础,故它与定学、慧学合称三学;又与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合称五分法身。再就大乘佛教而言,它又是六波罗蜜(布施、忍辱、精进、禅定…  相似文献   

18.
吴祖明、王凤鹤同志主持撰写的专著《中国行政道德论纲》,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于2001年9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读此书,感触良深,受益匪浅。一、政治伦理建设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善与恶是中国道德伦理中两个基本的概念。善有至善,恶致极恶,证之于人于事,史不绝书。“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①法治的功能重在外向他律,运用法律手段调控社会行为,具有强制性和威慑力。法治以刑罚为要务,是以惩恶。德治的功能则重在主体的内在性自…  相似文献   

19.
恶与制恶     
恶与制恶陈志良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发展时期,其特点是社会各种规范的转型,旧规范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新的规范又处于萌芽之中。由于旧规范强大的惯性力量以及新旧规范转换中的大量空缺、曲折性等等,社会中恶的现象似乎比以前明显地多了起来,至少在表面上使人...  相似文献   

20.
1.“人之初,性本善”,如果将此理解为“人的天性有善的一面”,就是对的。但设若将此理解为“人的天性全部是善,没有恶”,那就错了.因为这无法解释”恶人”的产生。 2.“人之初,性本恶”,倘若是指“人的天性有恶的一部分”,那么,这也是正确的。但假如这是说“人的天性唯恶无善”,则片面,因为这不能说明“善人”的存在。 3.“人之初,一团肉”(“性白板说”或“环境决定论”),如果这是“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人有很大的可塑性”的意思,我就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对头。但设若将其理解为“一个人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