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内容的消费主义开始影响我国的消费生活,也逐渐进入我国理论研究的视野。本文简要梳理了西方理论界有关消费主义文化的理论研究,以及我国学者对消费主义倾向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学界对新闻消费主义的研究经历了由开始关注到逐渐走向高潮的过程。通过对国内现有的有关新闻消费主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从传播学、文化批判、经济学等视角考察了目前我国新闻消费主义研究的状况,归纳了其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并对重要观点进行了特别阐述。从总体上就目前的研究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学界对新闻消费主义的研究经历了由开始关注到逐渐走向高潮的过程.通过对国内现有的有关新闻消费主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从传播学、文化批判、经济学等视角考察了目前我国新闻消费主义研究的状况,归纳了其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并对重要观点进行了特别阐述.从总体上就目前的研究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也逐渐影响到我国。面对我国出现的消费主义现象,我们要提倡遏制物欲,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消费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消费伦理建设,注重精神文化消费,超越消费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消费是联结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开始在全球蔓延,对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形态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学的视角,基于消费主义全球化的社会背景,通过对重庆城市居民的调查研究,归纳出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我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在反思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学者们在探讨中发现消费主义对于危机爆发的巨大推动作用,消费主义也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的一员,自然也受到消费主义的冲击。但是消费主义对于生产力不发达,人均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国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抑制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构建科学的消费观,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消费主义是20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念。消费主义价值观可能酿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造成了生态环境危机和经济危机,危害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从意识形态、符号学和异化论的视角对消费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有助于培养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消费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在实践上唤起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具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在“犀利哥”事件中的消费主义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对"犀利哥"事件的热捧和关注,反映出媒介在消费主义文化空间中逐渐把文化定位成商品来促使大众消费的倾向。传媒的这种消费主义倾向一方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形成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的同构共荣,另一方面因其不可剥离的娱乐消遣性,造成文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误读和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二战后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成发展并向世界广泛扩散以享乐至上为核心的社会思潮,由于其满足人的最基本的消费欲求和心理需要而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并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很大影响,文章着重对消费主义在我国传播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寻求抵制消费主义对我国影响、侵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和生活各个层面的文化形态,消费主义带给新闻实践的影响是显著的,由此许多人认为消费主义必将侵蚀专业主义.但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消费社会的逻辑结构是市场民主制.从新闻伦理学角度对专业主义和消费主义重新进行审视,可知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并非是消费主义影响新闻实践的必然结果,新闻实践中呈现出的专业主义或消费主义是政府、媒介、工商界以及公众四种力量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化支配权的理论视角出发,强调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变化主导作用和文化建构意义,探讨它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消费主义是全球化过程申的一个文化现象,是我国入世后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应以全球文化的眼光正视绘画艺术的消费主义倾向,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消费文化造成的绘画文化的物化和庸俗化以及对绘画文化意义的销蚀。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是依赖媒介而存在的社会,信息的流动尤其是大众文化使人们不断摆脱传统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利川市栏堰村的田野调查,从话语转换的角度分析了现代传媒对村民的影响,认为现代传媒在村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的合法性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艺批评与传媒时代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媒逐渐潜入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给人们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传统的文艺批评在消费主义声浪中显得困窘无奈。文艺批评在传媒时代怎样改变自身 ,展转新的舞台 ,成为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及影响,导致个体消费观与社会消费文化异化,最终导致整个社会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异化。所以,我们只有建立超越消费主义理念,才能生态消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全球化和教育产业化的出现,一种极端化的教育投资与发展观念也逐渐显现,即教育消费主义。它的出现有致使教育逐渐脱离其本质的危险。而在当今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已经出现了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过热、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弱化、功利的价值导向逐渐蔓延等教育消费主义倾向。这将使教育的公益性受到挑战,教育公平难以实现,教师权威受到影响,幼师关系发生转变,教育观念遭受侵蚀,儿童的价值导向易受误导,教育目的产生偏离及素质教育的实施遭受阻碍。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文化是上个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具有双重性:经济效益的即期性和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消费主义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消费主义文化的价值观与我国当前的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在消费观念、消费手段和消费结果等方面存在着尖锐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主义的全球化扩张与中国传媒的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主义急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传媒也逐渐顺应消费主义逻辑发展,凸现消费主义化倾向。然而,传媒的消费主义化不仅带来中国传媒的物化,导致受众的单面化,而且造成中国文化的商品化。如此种种,都形成对中国传媒的一种"异化"。中国传媒应该积极应对,抵制奴役与异化,重塑媒体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文化危机使得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消费主义来作为意义缺失的补充,于是消费活动成为人们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身体是考察自我认同状况的重要窗口,通过分析围绕身体进行的消费现象,可以揭示出消费主义影响人们自我认同的机制。同时也可以发现,消费主义终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它不能承担起构筑生活世界的任务,因此消费主义的过度盛行反倒会给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带来更多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而目前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几年老年人心理问题逐渐增多,老年期心理及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理问题现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各界需要关注的大事。现就老年人心理变化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副刊似乎消亡了,存留下来的副刊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已进入快速变化发展阶段,内容呈现出从纯文学向休闲生活娱乐发展的趋势。在"人手一个麦克风"的时代,当精英文化逐渐演变为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时,报纸副刊的发展和前景在哪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