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作为黔东南苗族木质建筑村落这一特殊文化空间普遍共享的原生宗教仪式--“洗寨”是苗族先民对“火”心存敬畏的文化表达。同时,作为苗族村落社区的“重大事件”,“洗寨”仪式调用神圣与世俗的力量巧妙化解社区矛盾,强化着社区内部习惯法的公正与威严,让防“火殃”、敬“火神”以“社区指令”的形式潜入群体成员的意识中,进而实现对集体行动一致性的内化约束,降低社区消防风险,因而成了苗族村落精英借用传统的文化力量实现社区管理的策略与手段。  相似文献   

2.
苗族在传统的诉讼文化中,探索了一套独特的诉讼习惯法规范,并通过理词来解决苗族内部的刑事诉讼案件,理词是苗族习惯法中的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理词作为理师调处苗族婚姻纠纷的重要手段,为维持和谐的民间社会秩序提供了保证,成为苗族社会秩序中真实的法律样式。本文通过对解放前苗族内部发生的强奸、故意杀人、偷盗等案件的分析,探索苗族...  相似文献   

3.
《苗族史诗》是苗族的口传经典,文章以《苗族史诗》(苗汉英版)的翻译为实例,探索了在苗、汉、英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苗族诗歌跨文化传译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即文化背景差异的辨析、诗歌韵律特色的兼顾、文化事象缺失的代偿、文化事象相异的转换等必须给予充分认识和基于人文关怀的恰当处理,才有可能趋近并最终达到民族经典传译中“信、达、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苗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试图从苗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文化传承的特点、社会变迁的境遇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这样一个问题 :传统的苗族文化有着自己有效的文化保存机制和传承机制 ,因而其文化体系一直保持着整体性和主体性。然而今天苗族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迁瓦解了传统的文化保存和传承机制 ,这使得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的角度对传统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这三者的关系进行梳理 ,并提出当前苗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苗族古村落分布及形态结构,是苗族历史文化和生境适应的综合反映,蕴含着苗族文化与生境适应的历史解码。通过苗族古村落结构特征形成的文化地理背景分析,可以解译黔东南苗族的历史与文化,解译黔东南苗族古村落生境适应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6.
楚苗文化关系略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苗姓与楚姓的称谓特点、苗族葬俗与楚葬俗的一致性以及苗祖与楚祖同为祝融等习俗,论证楚苗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运用民族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三个方面,对苗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展开了初步探讨。从中可以发现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具有自发性与素朴性、普遍性与权威性、宗教性与实用性等鲜明的特征。在当今社会,苗族丰富多彩的传统生态文化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原始宗教作为文化原型的角度,考量了苗族巫文化的原型--苗族原始宗教及其核心要素鬼神崇拜,考量了苗族巫文化的巫性特质,并分析其成因,期冀对原始宗教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一鲜活的范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研究了湘西苗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 苗族大学生是一个具有鲜明人格特征的群体。 2 在苗族大学生内部 ,其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 3 苗族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 ,苗族大学生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 ,以及苗族大学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形成苗族大学生人格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苗族“古老话”是研究苗族习惯法的一部“百科全书”,它记载了苗族习惯法的法律主体对公平正义的运用,从内容到形式、从意识到效果都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对法律文化的创造。它不仅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导性价值取向一致,而且创造了亦歌亦法的法律文化自觉的民间方法,传播了一种法律生态化的信息。苗族“古老话”对于中华法文化的价值和贡献在于:首先,在原生态的法律文化价值创造方面,它是我国武陵山区苗族古代习惯法的传承手段和文本载体;其次,在法社会学科学思想的弘扬方面,它是苗族社会土地制度、婚姻制度和解决内部纠纷的最权威的法律依据和裁决标准;再次,从法哲学科学思想的弘扬方面看,它是朴素哲学思想的表露,它反映苗族“事物生成共源根”的生存哲学智慧,是完整而独立的苗族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苗族文化以口传为主,其民族历史靠服装承传,因服饰携带和保存方便,成为纪录苗族历史的重要载物。服装具有实用、审美、镇邪、象征等功能。服饰既属物质层面,是生活必需品;也属文化层面,包含服饰制作、审美、使用场合及年龄、性别和宗教信仰。湘西苗服多姿多彩,不仅展现了基本的生理需求,更表现了对社会文化的诉说。苗服与苗风是苗族历史和文化的集中概括和具体体现。湘西苗服体现了苗族自我,表现了独特的苗人哲学和服饰美学。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民族文化社会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对湖南XX民族文化馆苗绣培训进行考察,以ABC态度模型进行教育成效分析,发现民族文化馆传承民族文化有较大成效。学员通过培训,在认知方面认为自己提高了苗绣技法,增强了对苗族文化的了解;在情感方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都表示比较满意,以学会苗绣为荣,但也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在行为意向方面表现为愿意继续学习、弘扬并传承苗绣。结合观察与问卷调查发现,此次教育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苗绣培训课程内容不完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馆企合作机制未建立、共享意识未形成等。由此提出以下建议:融入苗族文化,增习苗绣图案;利用多媒体,加强交流与对比;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注重成效宣传;加强馆企合作,鼓励创业;搭建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主持《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详细规划》,对雷公山森林公园内的苗族文化资源进行了认真调查与分析。为了多层面地呈现出苗族原始文化的色彩斑和神秘,充分体现雷公山作为“苗疆圣地"、“苗疆民族中心"和“自然人文博物馆"的古朴淳厚、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和资源地位,作者对苗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设计了开发利用属于物质文明的民族服饰文化、苗锦艺术、蜡染艺术、银饰艺术、手工艺艺术、民居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医药文化、森林与农耕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宗教与民俗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娱乐与体育竞技文化、民间传说文化;属于政治文明的苗族社会组织文化和栽岩文化等16个方面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苗族服饰和古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文化保护被提上了日程。苗族服饰与古歌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二者的流传得益于苗族人民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举行的各种仪式,因此,保护苗族文化最重要的是保护苗族社会中举行的各种仪式。  相似文献   

15.
贵州苗族刺绣文化内涵及技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刺绣文化,以其绚丽多彩、工艺精美而获得世人赞誉。贵州是苗族居住最多的地方,也是苗族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文章从挖掘贵州苗族刺绣文化内涵的角度,致力于苗族刺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技艺的研究,并提出了苗族刺绣的开发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苗族节日文化的心理学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丰富多彩的苗族节日文化,是构成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苗族节日文化的调查研究,探讨 了苗族较独特的性格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民间文化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第三资料库,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方面。目前制度文化尚未受到关注。过竹等同志所著的《岭南地区苗族、瑶族乡规民约与和谐社会建构研究》值得特别关注。这本书对苗瑶民间法制乡规民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这种新调查是用最科学的立体考察方法进行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有许多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在1930年前后创作的一批“浪漫传奇小说”,在沈从文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们强烈、浪漫地表达了沈从文“理想的人生形式”,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化观念的内核。创作这批“浪漫传奇小说”,是沈从文寻找湘西苗族文化“传统”、建设湘苗文化主体性的一种努力。沈从文通过对汉语中心霸权的颠覆和改写,获得了苗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肯定,“发现”、重塑了湘西苗族的“人性”,以此建立起他的“人性的小庙”,并且,沈从文试图从湘西苗族文化的特殊性中发展出普遍性,用以对抗汉族和西方的文化普遍主义(现代性),以“人性的小庙”作为边缘文化反抗“现代性”的抵抗性话语。  相似文献   

19.
苗族理词文化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理词是苗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认识苗族历史、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的珍贵文献,具有"法"的性质和功能,是"理老"司法、执法的依据。理词这一口承文化经由人们诵唱、传播,其价值观深入人们的心灵,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规约。苗族正是依靠理词文化,在实践中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当今苗族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苗族迁鄂后 ,其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播、文化涵化、发明创新、迁徙方式和分布格局、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迁 ,逐渐融合成鄂西的地域文化 ,成为鄂西多元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鄂西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文化模式中都有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