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 历时八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完全彻底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落到振兴的一个转折点。在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战胜异乎寻常的困难,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认真回顾和思考抗战的艰难历程,人们将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一)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有多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正义战争,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但都以投降屈服而告终,唯独这次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开创了历史的新记录。这是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日寇侵略的炮声和中国官兵反击的枪声,把沉睡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震醒了。中华民族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初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最初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抗敌斗争中,许许多多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用诗笔反映新的社会现实,热情地讴歌广大人民和英雄人物的英雄气概,愤怒地谴责敌人的侵略罪行,深刻地揭露清廷的腐败无能,无限地同情人民的生活疾苦。而姚燮就是这群爱国诗人中的一员,他在鸦片战争时期所写的诗歌,闪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光芒。  相似文献   

3.
近代和现代文学 近现代文学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国土上不断进行着战争。但是这个时期的战争与过去的战争性质完全不同,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人民战争。 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封建社会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各族人民为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联合起来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蒙古族人民的革命斗争空前高涨,蒙古文学创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文人的作品里,出现了历史演义、长篇小说和在  相似文献   

4.
以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时期。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150年前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英国资产阶级蓄意发动的这场卑鄙的战争,用“船坚炮利”迫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开展了反对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斗争,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革命斗争。林则徐,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抗外来侵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面对西方列强赤裸裸的侵略行径,中国人民曾经以血肉之躯,奋起反抗。但是,近代中国人民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大多是从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感性认识出发的。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则要到五四时期。也就是说,由于俄国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7.
<正> 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使得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没有独立;对内没有民主;贫困而又落后.中国人民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近代中国任何进步的、革命的阶级、集团和个人都必须承担这桩历史的使命,而一切真正的社会变革则定要以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为其内涵.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七十年了。它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一系列伟大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它有失败的一面,也有成功的一面。它虽然没有从根木上解决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问题,但都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丰功伟绩,其历史意义仍然是十分巨大的,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至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六十年里,帝国主义列强以武装侵略等手段,威逼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的四百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章程和合同。它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将其在华攫取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权益,以法律、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更“合法地”侵略和掠夺中国“使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压迫手段”。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及其政治代表,也正是在不平等条约问题上,集中而又突出地表明各自对帝国主义的立场和态度的。  相似文献   

10.
沙俄不仅是两次鸦片战争中“取得实利的唯一强国”,而且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凶恶的敌人之一。提防和反对沙俄侵略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一项艰巨任务。林则徐早就洞察到沙俄的侵华野心并且积极进行了预防沙俄侵略的斗争,成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以他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爱国主义发展史上最科学、最完备的形态。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爱国主义发展的必然的归结。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可以一般地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 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是重要内容。 (二) 改革国内政治反对封建主义是又一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迄今已经五十周年了,作为后来人,在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一总结,以缅怀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身的烈士们,激励我们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而奋斗。 一、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历史基础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继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连续不断地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腐朽无能的清朝统治  相似文献   

1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起反抗侵略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在这八十年中。中国逐步由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处在最困难、最危险、被奴役、被瓜分的灾难深重的时代。在这亡国灭种的厄运面前,中国的各个阶层都亟思探求挽救中国的道理,近代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在学习西方与抵抗  相似文献   

14.
<正> 山东古称"齐鲁之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近代(1840-1949)以来,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山东同全国一样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侵略势力虽未直接进入山东,但战争带来的灾祸已转嫁到了山东人民头上;以后,随着烟台开埠,资本主义侵略的魔掌伸入了山东,并逐步同中国的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对山东人民开始了残酷压迫和疯狂掠夺.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首当其冲.1897年德占胶澳,次年英强租威海卫,1914年日本帝国主义借口对德宣战,悍然出兵山东,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攫取了德帝国主义在山东的侵  相似文献   

15.
论林则徐思想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把将近一个半世纪以前发生的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冠以“鸦片”二字,这不但简括而形象地反映出殖民侵略的实质,同时也在中英两国各自的历史上都打上了耻辱的印记。在揭开中国近代历史第一幕的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以一个民族英雄的姿态,站到严禁鸦片和抵抗武装侵略的最前线,为捍  相似文献   

16.
<正> 近代中国往何处去?历史发展的通道如何?这个民族、国家和人民命运攸关的严重课题,曾经为许多仁人志士所思考、探索和回答。 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现象。 严峻的历史进程要求答案。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封建末世(虽然,它的内部业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篇页。在本质意义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使得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屈辱和痛苦的过程,传统的封建主义枷锁上又添加了殖民主义的镣铐。中国人民面临着的首要任务,就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改变没有独立、民主和贫困落后的状态,成为一切进步的、革命的阶级、集团和个人的历史使命。任何真正的社会变革,必须以独立、民主和富强为其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1844年,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下,清王朝取消了实行已久的对天主教的禁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帝国主义为扩大其对华的宗教渗透,派传教士深入贵州等地,并进行了许多罪恶活动。帝国主义的宗教侵略,激起贵州各阶层人民不断发动抵制和反对天主教传播的斗争,其中以青岩、开州、遵义等“教案”影响较大。这是贵州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实际表现。但是,在三“教案”的发生、解决过程中,封建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尤其是清廷和贵州上层官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外国传教士的态度由反对转而妥协、退让,以至于同帝国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破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体系,废除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了被日本帝国主义长期霸占的台湾岛、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与苏联和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相对平等的国家关系,在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成为具有否决权的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确立和维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为保障国际和平做出重要贡献。 为什么抗战时期中国能够一改近代以来的积弱局面,在国际地位上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呢?有的学者过份强调美国的作用,认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美国的恩赐;有的学者片面强调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努力在国际地位提高中的作用;还有的学者,已经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历史地形成的”,但  相似文献   

19.
1840年6月21,英国侵华军总司令、全权代表乔治·懿律及海军司令伯麦率舰队抵达澳门,次日宣布自6月28日起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了。从此以后,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由于历届中国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投降,更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和疯狂掠夺,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本文拟从经济方面分析、说明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间,帝国主义是如何侵略、掠夺中国的、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帝国主义凶残本质的认识,提高我们今天进行反颠覆斗争的决心,并以此作为对中国人民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的鸦片战争15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从英国侵略军以船坚炮利炸开中国的大门到“五·四”运动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是中国亿万民众倍受西方帝国主义欺凌、唤响和本国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英勇无畏、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所以,中国人民眼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表现最突出的主题。近代爱国主义内容的充实与发展,始于中国人民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所进行的反抗斗争。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开端,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积极鼓动、宣传反侵略的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