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初春的桂林,乍暖还寒,斜风细雨中,一两点桃红在枝头绽放,透露出春的气息.走进桂林地税秀峰分局,一阵暖风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办税大厅,现代化的办税窗口,整齐划一的电脑设备,具备专业素质的办税人员带着真诚的笑容为纳税人服务……春雨丝丝入扣,秀峰分局的优质服务更是显露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2.
《今日南国》2006,(4):2-3
桂林市地税局秀峰分局是1999年重新组建的年轻集体。该分局组建6年多来,按照“建一流班子, 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总体目标,坚持依法治税,从严治队,不断深化征管制度改革,全面强化税收管理,两个文明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税  相似文献   

3.
桂林老城是桂林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新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老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以“动态桂林”的概念来打造桂林老城新形象,将是营建桂林品牌、彰显山水和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桂林的根雕     
《中华魂》2013,(21):F0003-F0003
广西桂林,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在桂林还有一景:根雕。桂林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树木资源丰富,为根雕制作提供了绝好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桂林之憾     
刚刚退下来,便得到一次去桂林的机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决定在广西召开1990年年会,《解放军报》文化副刊的负责同志要我作为会员单位的代表赴桂林与会。我当然乐于应命。我之想去桂林,还有一层特殊原因。41年前,我在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次年四月这段时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曾来到桂林,住在桂林王城里,以王城为大本营进行了许多革命活动。孙中山来桂林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他在桂林王城开展了哪些革命活动?这些活动对当时的民主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山清水秀的桂林。暑假来临,走进人间仙境———桂林,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祖国河山的奇美,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奋发努力报效祖国之志弥坚,手中之笔会情不自禁生出美文自然天成。让我们在暑假里,走进人间仙境桂林吧!  相似文献   

8.
“桂林山水甲天下”,从古至今的美誉盛传看桂林的秀美,桂林是世界旅游的瑰宝。身为桂林市委书记的姜兴和徜祥於桂林的山山水水时,却不会轻轻松松的赏析,而是去深思去构书:世纪之交的桂林应该如何发展,F个世纪的桂林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瞄准桂林旅游名城的发展优势,把重彩浓墨泼的在旅游这个主导产业上桂林最大的优势是旅游业,最有发展前途行业也是旅游业。姜兴和一上任,就瞄准了桂林旅游名城的发展优势。他并不满足於桂林旅游业每年接待1000万中外旅客的初步规模,还“要把桂林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行居方便…  相似文献   

9.
品读桂林     
柴福善 《社区》2011,(35):33-34
桂林,一本大书,古朴,厚重,隽永。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桂林的抗战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被誉为"文化城".荟萃桂林的现代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文协桂林分会的推动下,众志成城,使得桂林的抗战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创作了一大批思想和艺术较高、影响较大的优秀文学作品,大大地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宝库,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中唐诗人李渤,于宝历元年(公元八二五)二月来到桂林,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他在桂林四年,曾为桂林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并留下了许多遗迹,如今的隐山、南溪山就是他在的时候开的,诗人吴武陵作的《新开隐山记》和李渤自己写的《南溪诗序》都说得很详细。我们这些后之游者是不应该忘记“伐棘导泉”的开辟者李渤的。  相似文献   

12.
经纪业是近代广西新兴主干行业,在近代广西史料中可得到明证,然而有关桂林经纪行的记载却较可疑。经过考证发现,桂林经纪行以有别于人们熟悉的经纪行号名称存在发展着,并推动和促进了桂林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桂林旅游资源为例,从学术角度探讨了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并尝试对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做出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的依据;围绕已完成普查的桂林旅游资源,对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概括出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桂林作为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中心城市之一,多次遭到日军航空部队的狂轰滥炸。根据中日战场及太平洋战场转折的状况,并且考虑到轰炸背后的动机,我们把日军航空部队轰炸桂林的暴行分为三个阶段。日军在各个阶段中对桂林采取了各自不同的轰炸策略,但最重要的目标是毁灭桂林,摧毁新桂系的抗战意志。日军无视国际法的存在,对桂林普通平民、名胜古迹、文化教育机关、教会场所以及居民区等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轰炸,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桂林石刻发展的第一个繁盛期,其中南宋孝宗朝桂林石刻文学最为兴盛.励精图治的宋孝宗、务实能干的广西地方官员共同营造了桂林石刻文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张孝祥、范成大、张栻等名家在桂林创作的石刻诗文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使得当时的桂林石刻作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汪霞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4):102-105
桂林会展旅游在近年发展较快,但由于时间不长和起步较晚,桂林会展旅游企业尚未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文章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桂林会展旅游企业进行整合营销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以期达到增强桂林会展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清军入关后一段时期内,由于满族贵族集团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强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薙发、易服、当奴隶,凡不“归顺”、“迎降”者,“即行诛剿”。因此,民族矛盾激化,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以衣民军为主体的波澜壮阔的抗清斗争。南方的抗清斗争坚持的时间更长,斗争更为激烈。广西的桂林曾一度成为南方抗清斗争的中心。在这里,有抗清将领瞿式(耒吕)坚守桂林达四年之久。他领导桂林军民多次击退清军的进攻,获得了桂林保卫战的胜利。其后,清军孔有德部攻陷桂林。但不久,农民军领袖李定国又打败孔有德,收复桂林。桂林的抗清斗争事迹,可歌可泣,影响极为深远,值得认真研究。史学界对桂林的抗清斗争尚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为导火索的这场经济危机,对旅游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桂林作为中国旅游名城,受到的影响显而易见.本文从经济危机爆发后,桂林旅游业经营现状入手,通过对08年和09年桂林旅游市场现状对比分析,得出经济危机对桂林旅游市场的影响以及桂林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最大限度的减轻这些负面影响和发展桂林旅游业,政府、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业都要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文协"桂林分会团结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文化运动;重视文化自身建设和培养青年工作;努力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为推动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究其原因有三在桂的文化人士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共党员的骨干作用以及相对开明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20.
宗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地域、文化背景下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文章论述了清代以来桂林回族宗族的形成与特点,认为明代入桂的回回人世系相继不辍、人丁繁盛,桂林回族士绅阶层的形成及修谱建祠、设置族产、会族等活动的开展,是推动桂林回族宗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以宗族活动传承伊斯兰文化,宗族迁徙影响回坊兴衰,宗族功能的不完整性是桂林回族宗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