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99年9月7日至10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崇州市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召开了“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讨论会的孔学研究专家60多人。与会者认为孔子思想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将讨论的内容综述于下:一、与会者认为,孔子思想是对社会和国家进行管理的理论和学说。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理论,对于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对国家或社会的管理与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孔子的“德治”思想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而民主法制是近代社会的政治文明。孔子的“德治”思想中…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当代教育理念有着某种内在关联性,依然具有当代价值。透过孔子关于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过程、教育态度、教育作用等方面的论述,不难发掘出举一反三、以身作则、教学相长、学诲不倦、富民后教的教育理念蕴含启发教育、隐性教育、双向教育、兴趣教育、国民教育的现代意蕴,为当代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支援意识。  相似文献   

3.
孔子生活在周王朝名存实亡、时局动荡、新旧交替之时代。面对翻天覆地之社会大变革,孔子从政治正义、经济正义、教育正义三方面之制度设计解决社会秩序问题。同时孔子具有社会正义之理想追求与情怀,他的“理想国”是个大一统的天下为公之尧舜时代。孔子社会正义观中的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教育公正等方面思想能够为当代中国以至世界的公平正义建设提供思想资源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编辑家,他在整理、编辑"六经"过程中阐发了丰富的编辑思想。孔子编辑思想中的为社会政治服务的明确编辑宗旨,对传统文化无限热爱的执着编辑情怀,寓作于述的高超编辑技巧,科学严谨的编辑态度具有极大的当代价值。认真探究孔子的编辑思想,充分彰显孔子编辑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促进中国先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均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教育理念仍具有当代价值。透过孔子关于教育本质、教育对象、教育效果、教育内容等论述,不难发掘出性近习远、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文行忠信的教育理念,与当代终身教育、全员教育、有效教育、素质教育的家族类似性,为当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社会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天下大乱的背景之下,他将当时政治混乱、腐败的原因归结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礼崩乐坏。孔子虽然向往大同社会,但基于现实,他所期望复归的是禹、汤、文、武、周公所实现的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理想,他强调重新找回西周秩序井然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即以"仁"为根据的"礼",因此,他特别强调社会中人的道德性。于现实社会中,孔子的社会思想,在教育平等、以礼恢复社会秩序、用仁政和德治实现社会安定化,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于现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终身教育的内涵,并对"学而知之"、"有教无类"、"博学而笃志"等孔子的终身教育理念做出简要的论述。最后,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学会怎样去学习等几个方面提出孔子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终身教育的几点启示,从而期待我国当代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可以更加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与孔子美育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感性鉴赏活动 ,具体表现为形象性、情感性和自由状态。本文以此作为对美育的基本认识 ,从两个方面对柏拉图与孔子的美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 :(1 )柏拉图与孔子美育思想的基本差异 ;(2 )柏拉图与孔子两种美育倾向的具体化变形。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 :柏拉图美育思想产生于城帮制的商业社会中 ,继承古希腊人的传统 ,重科学、智慧 ,美育活动与求知求真紧密结合 ;孔子美育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中 ,受封建大一统的社会理想所支配 ,重道德、伦理 ,美育活动以政治、道德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 由曲阜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山东分会联合主办的“孔子、儒学与当代社会”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2日-16日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学术厅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为会议提供论文近80篇,并围绕着孔子、儒家思想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这个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热烈的讨论. (一)会议要求,选择当代社会为立足点,站在现时代的高度,去重新看待和估价孔子、儒家及其思想学说.根据这一要求,许多学者畅谈了他们的看法.有的学者指出,开放性是当今社会思想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个特点也为孔子思想所具  相似文献   

10.
王敏 《南方论刊》2007,(1):27-28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社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刍议孔子的诚信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保安 《殷都学刊》2008,29(4):144-148
孔子诚信思想形成的本因是希望能够通过营造自下而上的诚信氛围,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诚信理想——社会个体是诚信的个体、社会交往是诚信关系、管理者是诚信治国,他认为实现途径有三条——强化意识、营造氛围、勇于实践。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令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巩固,无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魏光峰 《殷都学刊》2007,(1):141-143
中和”思想是孔子全部思想的哲学依据,是儒家思想中至为宝贵妁价值标准,是指导人们追求个体心灵的平和、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致天人之际的和谐的准则。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事、治国理政等社会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从而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与人的协调和整个社全的文明与和谐。孔子“中和”思想对于处理好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就孔子思想本身展开的研究构成了美国学术刊物近百年来孔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刊物上的孔子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等级体系及其概念支撑、宗教属性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这既勾勒出了孔子思想的脉络,更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美国学术刊物对于中国传统的认知角度。西方中心主义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4.
徐峰 《殷都学刊》2011,32(2):129-132
孔子的农本思想是其整体思想体系的万泉之源,是自然经济时代三农问题全面激化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农业是立国之本,三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特别是我国现在已进入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阶段,扬弃孔子的农本思想,无疑在提高认识、分析形势、加强宣传、制定政策等方面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子与庄子的接受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典籍的接受。不同的是,孔子的接受思想强调从典籍中挖掘和引申社会和道德内涵,而庄子的接受思想则注重体味与妙悟。文章从期待视野、接受心境、接受方法三个方面对比二者的异同,探讨了这两种接受思想对中国文化接受、语言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孔子音乐实践活动的梳理,阐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以及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形与神、情与意、礼与乐的结合与统一的辩证关系,这是音乐实践的本质性问题.孔子的音乐思想与音乐实践活动不仅对我国封建社会的音乐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和重要影响,它对当代音乐实践活动也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于春秋乱世,孔子毕生都在致力于对乱世的思考、对和谐有序社会的追求。而孔子理想的有序社会的建构,是通过他的“仁”、“礼”结合的思想来实现的,即通过主体内在的道德自省与外在社会伦理规范的结合,达到一种和谐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8.
孔子人口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他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主张人口数量与外部关系的协调,提倡有教无类,宣扬重视孝道,这些直到今天仍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正确的评价孔子的人口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孔子仁爱思想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它有超时代性特点,可以为现代社会服务。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冲击对大学生的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道德素质越来越被更多的关注。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代价值,它为大学生主体道德认知奠定传统理论基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它为大学生道德情感孕育提供了思想源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感恩情怀和生命责任情怀。它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协调机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和道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孔子“樊迟学稼”、“君子谋道”等诸多职业教育思想的辨析,详细论述了其社会分工、功利性批判、贫民教育等职业教育思想萌芽。通过对“求道取仕”与“民生”思想、“鄙视小人”与“重视农业”、“素质养成”与“职业实践”、“文本思想”与“学者解读”四个方面对立统一的阐释,凸显出孔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两面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