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西方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一系列与传统方法根本不同的特征,即由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形式分析转向以政治实践为基础的现实分析,由静态的线性逻辑分析转向动态的过程分析,既重视微观个体行为相互作用形成宏观政治活动方式的过程,又重视制度结构和组织模式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影响过程,就其积极意义来看,新方法具有较明显的唯物辩证倾向,并且从不同侧面间接承认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一系列与传统方法根本不同的特征,即由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形式分析转向以政治实践为基础的现实分析,由静态的线性逻辑分析转向动态的过程分析,既重视微观个体行为相互作用形成宏观政治活动方式的过程,又重视制度结构和组织模式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影响过程.就其积极意义来看,新方法具有较明显的唯物辩证倾向,并且从不同侧面间接承认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薛伟江 《兰州学刊》2005,1(6):14-17
当代西方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一系列与传统方法根本不同的特征,即由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形式分析转向以政治实践为基础的现实分析,由静态的线性逻辑分析转向动态的过程分析,既重视微观个体行为相互作用形成宏观政治活动方式的过程,又重视制度结构和组织模式对和个体行为的约束和影响过程.就其积极意义来看,新方法具有较明显的唯物辩证倾向,并且从不同侧面间接承认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政治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框架,完成了由传统政治研究向现代政治科学的转变.在百余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西方政治科学逐步分化出一系列的分支学科或主题领域,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哲学)、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政策科学)、公共行政、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方法论以及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心理学、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生态政治学(绿色政治学或环境政治学)、科学技术政治学、分析政治学(计量政治学)等,这些分支学科或主题领域也大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考察西方政治科学的兴起与学科分化,并对当代政治科学的基本分支学科作出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西方绿色政治学:范式变化与理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东南学术》2004,(2):33-40
绿色政治学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首先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政治学学科分支或一种新的政治理论 ,它通过生态运动及绿党参政等方式迅速获得了实践支撑 ,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学中较前沿和具有活力的部分。本文分析了70年代以后绿色政治学的主要范式变化 ,指出绿色政治学的产生是对当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政治回应 ,成为一种超越绿党的政治理论。绿色政治学90年代以来进一步出现了从社会批判转向社会参与、从分散行动转向共同责任、从价值绿化转向政策绿化、从“非左非右”转向合作对话等重要变化 ,这表明绿色政治学正走向成熟 ,并将以其理论灵活性而在全球化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往往以西方现代政治学为标准,忽略了中国传统中具有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忽视了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学科建构。事实上,传统中国有其对"政治"的独特理解,应以传统中国自身的政治发展特点为基础,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中国传统政治学。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转向”之中,葛兰西的文化政治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这可以从“葛兰西主义”一词的流行得到证明.无论是法国的阿尔都塞学派还是英国的新左派以及后马克思主义思潮,都或高或低地举起了“葛兰西主义”的理论旗帜.尽管葛兰西的文化政治学并没有一个既成的完整体系,但还是可以在他有关文化问题的众多论述中找出一个明晰的文化政治逻辑,即强调文化对于社会变革的基础性作用.葛兰西的文化政治思想是以他的实践哲学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他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为基础的.鉴于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历史现实,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心从政治经济学转到了文化政治学,并由此而建构起了一种为当代各种新左派运动所采纳的文化政治理论范式.他所引领的“文化转向”集中代表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化分析是当代政治分析乃至社会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效地运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前提就是要对政治文化本身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本文试图对政治文化的概念、内容、形成、类型、特征及其作用作一提纲挈领的考察。 自从美国政治科学家加布里尔·阿尔蒙德在五十年前的“比较政治系统”一文中率先使用“政治文化”后,这一概念迅速为政治学家普遍接受,尔后,政治文化研究便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题内容之一。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当代政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政治学相比,当代政治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把政治分析的基点从政治制度转向政治行为。随着这种研究的深入,不可避免地会进而提出人的政治行为及政治过程和政治模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问题。政治  相似文献   

9.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面临创新的任务,需要方法论的开掘.国内通常的做法是借用西方政治学的工具来解释政治,并在其中混合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在理论创新上步履蹒跚.关系政治,突破常规路径,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辩证法出发,结合系统科学思维,形成了一种融结构、行为与功能分析于一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新框架.在它看来,政治不过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互动生成的一种公共生活:以政治主体、政治权力、政治利益与政治环境等为要素,在政治组织、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等政治结构下,通过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相互作用,实现公共管理的社会现象.这样既可以比较好的解释当代政治实践的新事实,也可以超越传统政治学的视线,初步揭示社会政治中个体与整体互动的规律.关系框架,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发展的努力,也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学发展力图在研究中将结构、过程和结果相综合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政治行为主义是在当代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学领域最为流行的一种学术思潮。它从一定侧面体现了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研究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政治学现今的研究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研究政治行为主义,以批判和借鉴当代西方政治学,这对于加强...  相似文献   

11.
从证明到解释:政策科学的民主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科学自建立伊始,就是一门以促进民主实践为目标的学科。然而,50多年来政策科学 的发展却没有实现其民主的抱负,实证主义的方法论阻碍了政策科学对民主的追求。为了实现拉斯威尔 “民主的政策科学”的宏大抱负,当代西方政策学者开始摒弃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政策科学,转向 以后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12.
萨孟武,系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学家,学贯中西,著译宏富。他早年留学日本,接触西方尤其是德国的政治理论,回国后长期在大学任教,撰写了多部政治学著作,其中以《政治学与比较宪法》(后定名为《政治学》)最能体现其政治理论。萨孟武主张,政治以力为基础,权利由斗争而来。其政治思想具有浓厚的国家主义色彩,在民国时期的中国政治学界颇有代表性,对中国政治学的形成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政治学在西方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制度主义、行为主义和后行为主义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经历了相应的转变过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呈现出跨学科研究日益凸显,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不断融合,以及研究视野由国家转向世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政治学在西方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制度主义、行为主义和后行为主义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经历了相应的转变过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呈现出跨学科研究日益凸显,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不断融合,以及研究视野由国家转向世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彭姝 《晋阳学刊》2011,(1):43-47
20世纪90年代始,政治营销理论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该理论借用市场营销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论工具分析政治行为与政治过程,发展出一套适用于政治市场化运作的理论范式和策略工具,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用西方政治营销理论观照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考察其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有利于探究政治营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东南学术》2004,(6):166-168
(篇末数字为期数.页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证明方式的重大转变赵海立(4.4)·专题研讨·中国传统思想近代转型研究特邀主持人:蒋广学顾炎武与浙西史学许苏民(1.18)“二溪”卓吾关系论周群(1.26)郑板桥自然主义艺术观与十八世纪中国思想的发展蒋广学(1.33)华严心本原说与金圣叹的文学思想吴正岚(1.40)当代西方政治学学科视野特邀主持人:陈振明西方政治科学的兴起与学科分化陈振明(2.7)西方政治哲学的范围、主题与沿革聂安祥(2.17)西方政治学方法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黄秀兰(2.25)西方绿色政治学:范式…  相似文献   

17.
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之再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主义政治学是二战后崛起于美国的主流政治学派,它以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相标榜,倡导了政治学的方法论革命,推动了政治科学的迅速发展.但它反价值、反目的的倾向,也遭到了其他流派的猛烈批判,并最终被扬弃,走向后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迅速崛起与衰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的方法论,并牵涉了科学主义与意识形态、目的与方法等等带有哲学意义的问题,揭示出方法论的革命对政治学创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治哲学既是一个古老的政治学研究领域,又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涉及的是自柏拉图至当代的经典著作的基本原则.它以一种更有系统、更为分析性、逻辑上更为严密的形式来分析政治思想的基础.政治哲学起着双重作用:它既属于思维的抽象领域;又作为影响性的信念,对具体政治环境中的具体事物及政治学本身的某些发展变化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尤其是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政治学初建时期,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对政治学方法论的忽视、对行为主义政治学不正确的评价、研究人员方法论自觉性的缺失等原因导致政治学研究方法的落后,近些年,政治学研究人员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二者的结合、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国政治学要走向世界,迫切需要研究方法的创新,迫切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20.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研究的主导范式,其在发展过程中一度重视制度却忽视观念,因而无法清晰阐释一些政治现象,尤其是内生性的制度变迁问题。在社会科学整体演进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结合自身的理论局限发生了观念转向,推动了制度分析的议题深化、理论建构及方法更新。从逻辑起点、围绕制度与观念关系的基本主张、特点与局限三个方面,可以揭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建构制度主义观念研究的大致样貌。从多学科分析视野与社会科学知识脉络加以审视,可以挖掘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丰富内涵及关键突破。在此基础上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作出综合反思,可以发现各个流派在方法提炼及运用方面独具特色,同社会科学前沿与内在背景脉络关联密切,存在交流沟通、相互转化、彼此联结及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