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美著 《老年人》2009,(6):42-42
在清末湘人中,曾同藩、左宗棠和胡林翼并称中兴三大名臣。与曾、左贵为总督、分侯封爵相比,胡林翼不过是一个死于军旅的巡抚。但曾国藩却说:“胡公功在天下”、“润之才力过国藩十倍”。可见一代枭雄曾国藩对胡林翼的推许和倚重。  相似文献   

2.
山间小路     
龙应台 《老年人》2014,(1):38-39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是一条山路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拭、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相似文献   

3.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张之洞没有曾国藩那样走红,没有左宗棠那样牛气,也没有李鸿章那样位高权重。但令人称奇的是,在政局动荡、国势颓废、人心背离的晚清,他竟然一生都在升官,一生都没有被贬,甚至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最终成为慈禧临终的托孤重臣。  相似文献   

4.
马美著 《老年人》2009,(10):38-38
晚清时期,湖南人才辈出,不仅有曾国藩、左宗棠等中兴名臣,同时还有一些国家级的著名学者。其中有位被称为“长沙阁老,季清巨儒,著书满家,门庭广大”的巨儒,他就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王先谦。王氏名满天下,也饱受非议,是个一言难尽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5.
马美著 《老年人》2009,(7):42-43
1890年,一位湘军老帅在忧病之中离开了人世。得知这一消息,湖广总督张之洞非常悲痛,亲笔写了一首挽诗:“神州贯长江,其南际涨海。江海幸息浪,砥柱今安在。”这个被张之洞视为国家砥柱的人物,就是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齐名的湘军统帅彭玉麟。  相似文献   

6.
左宗棠治水     
草丛 《老人世界》2020,(2):10-12
想必大家对“大禹治水”这个历史典故早已耳熟能详。其实,纵观中国历史,不少名人都曾致力于水利建设并作出了卓越贡献,左宗棠就是其中之一。左宗棠生于1812年11月10日,卒于1885年9月5日,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作为晚清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除了敢于同外国入侵者坚决斗争、维护国家利益之外,还从国计民生出发,除水患、兴水利、保民生,发展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7.
笑汀 《老年人》2010,(6):45-45
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湘军四大名将之一,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齐名,世称“曾、左、彭、胡”。论年龄,胡在四人中最小,论仕途,胡也远不及曾、左、彭之腾达。但近来有不少学者认为,胡林翼的人品、才智,应居四人之首。  相似文献   

8.
笑汀 《老年人》2010,(4):44-44
晚清湖湘之豪俊,以庙堂经略及学术文章而论,湘乡曾国藩之居首席,举世当无异议。然湘阴左宗棠亦有曾所不能比之处,收复新疆之壮举,已然青史流芳,所作对联,亦自有其风神气骨,足以与曾湘乡相抗。  相似文献   

9.
提起西北大开发,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是一位引人瞩目的人物。他历经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作为朝廷命臣,他镇压过太平天国和回民起义,曾在历史上铸成大错。但他抵御外侮,反抗列强,倡导洋务,开发西北,对促进中国近代化又建有不朽的功勋。这里介绍的是他在西北的一段经历。  清光绪元年(1875年),朝廷内外酝酿着一场收复新疆的战争。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针对沙俄的侵略野心,倡言进军新疆,光复失地。在曾国藩等大臣的推荐下,64岁的左宗棠受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他指挥4万余清兵向新疆进发。几名壮…  相似文献   

10.
我读曾国藩     
我花两个月时间读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著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卷首辞云:“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相似文献   

11.
山间小路     
《老年人》2014,(1)
正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是一条山路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栻、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相似文献   

12.
远瑜 《当代老年》2009,(2):24-25
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曾国藩病死,李鸿章曾作联挽他,说: 师亨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相似文献   

13.
勿庸置疑,曾国藩的确是满清命运的挽救者,而李鸿章则是晚清命运的支持者,二人关系清末五十年的大局。两人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正值太平天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确切地说,两人都是靠镇压太平军起家的。他们是晚清那段历史的一个写照,有人说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就没有晚清。此言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4.
笑尘 《老年人》2010,(1):46-46
中国楹联艺术之花,萌始于五代,历宋、元、明诸朝,渐次开绽,至清一代,演成万紫千红之盛况。从19世纪中叶至民初,湖南成为楹联的鼎盛之乡,中国楹联的第一流高手,大多出自“湘军”,就连以军政和经济名世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等“中兴名臣”,其为联也,亦足以雄视联坛,流芳联史。究其原委,自非一言所能蔽之。但安化陶澍的人格、修养与感化力,对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湖湘书生,无疑有着重要的陶冶与浸润之功。  相似文献   

15.
左景伊 《中外书摘》2010,(10):64-66
清光绪初年(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在新疆讨伐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和阗以后,被朝廷调回京师。左宗棠虽然走了,但他在荒凉的西北留下了一片美丽而壮观的景色,即世所艳称的“左公柳”。  相似文献   

16.
游宇明 《老年人》2013,(1):40-40
满族人塔齐布是曾国藩发现的人才,他不太爱读书,却好骑射、精武艺,从黑龙江“入伍”后,辗转到了湖南。当时,曾国藩受皇帝之命,在长沙训练民兵,叫绿营也一起参加。两人在操场见了面,曾国藩觉得这个绿营的基层军官不错,不仅谈吐不凡,做事也有条不紊,便邀请他训练湘军,塔齐布答应了。塔齐布的训练非常见效,这让曾国藩对他愈发赞赏。  相似文献   

17.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春天,左宗棠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湘潭县有个周姓大户,正在为大小姐征婚。大家看好左宗棠的实力,鼓动他去应征打擂。 周家大院占地近一万平方米。宅院的大门口竖了一块青石碑,据说乃皇帝钦赐,凡路过此处的文官武将。见了都得落轿下马,叩首而拜,显见这家人是官宦的后代,只因老爷们已经去世,才显得有些落寞。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21日,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他引用了清朝大臣左宗棠的一副名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心忧天下”四字。道出了左宗棠御外辱、保边疆的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19.
锺芳 《老人世界》2014,(11):33-33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我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字文正,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心存敬畏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是曾国藩一生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及其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  相似文献   

20.
如果让我举出在公关领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我会脱口而出:曾国藩!事实上,生活在19世纪的曾国藩可能根本没听过公关这个词,但他从受困于公共关系问题到展开卓有成效的公关策略却让人不能不佩服其公关意识觉醒之快,手段之高明。曾国藩是如何走出公关困境,并成为公关大师的?当我们回顾曾国藩个人历史的一些点滴故事时,或许会体悟到他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