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精神不仅是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应予秉持的一种职业操守,也是大学文化得以产生并永续传承的实质性内涵和根本性要求;不仅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贯穿各个功能的内在主题,也是当下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更是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缺位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前提;以科学精神为统领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是大学存续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源泉,探索其精神传统和变迁历程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文化的精神传统主要有独立自治、学术自由和人文主义三项内容,大学文化经历了从宗教神性到价值理性再到工具理性以及后现代性的历史变迁,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弘扬和丰富着大学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和彰显,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共同
遵循的一种价值追求、判断是非的标准和鉴别美丑的规则。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集中、稳定的表现形式和
载体就是大学精神。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但都
必须符合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涵,同时要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出贡献。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可以尝试从三个层面来重新界定和理解大学精神的意涵。大
学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又要在“四个融入”中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南石油大学的大学精神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这一精神是学校在半个多世纪
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凝练和传承下来的,经历了孕育期、发展期、形成期三个阶段,是许多优良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
值导向等元素的概括、总结和升华的结晶,其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从孟二冬精神和班级文化的内涵着手,分析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建构中存在的建构主体积极性缺乏、思想人文教育内容空泛和价值导向功能弱化等主要问题,寻求孟二冬精神对大学班级文化建构的意义,并探讨用孟二冬精神建构班级文化的策略与实践:以制度建设为手段,将孟二冬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加强物质层面文化,为孟二冬精神的践行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打造精神层面文化,践行孟二冬精神.建构有精神内涵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学精神的现状,论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现代大学精神的核心,即自治精神、求是精神、人文精神。分析了当前大学精神迷失的原因:行政化趋势明显,自治精神弱化;功利化色彩渐浓,求真精神弱化;商业化现象加重,人文精神弱化。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构现代大学精神的举措:加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性建设——彰显自治精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思想性建设——彰显求是精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人本性建设——彰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变革和大学内在逻辑发展,欧洲大学自治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组织自治、财政自治和学术自治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借鉴欧洲经验,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不断增强大学组织自治、财政自治和学术自治,为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鉴于大学精神在当下中国的失位,在理想追求、内在品质、独特气质的统一中对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做了定位。在大学精神下分析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互动,进而提出了大学精神表征及其3条实现路径:树立先进的大学发展理念;加强规范高效的制度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西文化由于各自的起源及历史发展不同 ,具有不同的内涵 ,因此 ,两种文化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十九世纪以来 ,中西方文化开始了对话 ,这种差异有了新的变化。在如何对待两种文化差异方面 ,我们应本着“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原则 ,共创人类文明的辉煌明天。  相似文献   

9.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蔡玳燕讲师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德国的饮食文化是德意志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积淀、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社会文化,它不仅拥有物质文化的内涵,也有精神文化的内涵。将饮食文化与德意志民族性格联系起来,剖析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是对德国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深入了解,也是对当代德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10.
探析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是以培养人才为特征的育人文化,是质量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建设和发展需要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大学精神是高校提升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