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人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雄人物旅游资源是杭州名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杭州这座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城市来说,杭州的名人文化旅游资源是其魅力的重要体现.本文分析了杭州英雄人物旅游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方兴未艾自1992年成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以来,江浙沪旅游产业的大合作亦随之启动,开始了长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的进程。1992年三地组织了“苏浙沪旅游年”,堪称全国第一个区域性的旅游产品;其后,上海的旅游集散中心将触角伸到了苏州、无锡;2002年“苏浙沪旅游联合体”作出了“互为目的地、互为客源地”的承诺。上海、杭州、苏州先后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三中心在网络共用、客源互送上  相似文献   

3.
《金色年华》2014,(1):64-71
2014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作为今年旅游宣传的主题,要求加大智慧旅游产品的建设力度,广泛宣传智慧旅游新理念。2014年,广西大力开展“2014中国智慧旅游”活动,南宁有幸成为我区智慧旅游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将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开展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  相似文献   

4.
金媛媛  王庆生 《城市》2008,(5):57-62
近年来.城市旅游在各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旅游研究也在国内外逐渐为人们所重视。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内部逐渐演化出一种新的功能区——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直译为“游憩商业区”,但国内习惯称之为“旅游商业区”。  相似文献   

5.
人居环境资源的具体表现就是开发和利用资源系统.文中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的考虑是为了保证城市旅游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了保证城市关于“人居环境”的优势,基于此,我们需要将“人居环境”转换为城市旅游中的竞争力,并且在这个情况下突出城市的与众不同,促进城市经济更好的发展,扩展城市资源的开发程度。良好的人员环境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人居环境资源的核心也需要以人为本,从整体上来考虑,通过人员环境资源的独特视角来全面提升城市旅游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张妍  韩冬 《现代交际》2013,(12):97-97
打造“吉林乌拉演出”品牌,提高社会效益,并同时带来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借助这一品牌来巩固吉林城市旅游的发展。还可以长期寻求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团体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到“吉林乌喇主题公园”演出,通过演出的市场信息和营销管理,促进主题公园的经济收益。最后把吉林乌拉文化艺术产业进行资源内部整合,加大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聚焦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吴越文化等文化要素,讲好杭州故事,不断提高杭州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大力推进和深入开展城市总体营销,充分依托亚运会等各类赛会和节庆,积极申办国际展会和国际赛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推广“新消费·醉杭州”品牌。深化“世界美食名城”建设,积极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方法论,完善国际化消费服务,努力创造人性化国际消费环境,全方位增强杭州城市消费经济的品牌化和国际化水平。继续充分利用跨境电商优势,打造“买全球”和“卖全球”高地,吸引国内外人才旅居杭州。  相似文献   

8.
今年,旅游市场上最大的热点莫过于“旅游消费券“,种类不少,颇有点“八仙过海“的味道。比如说,杭州、宁波、南京等长三角旅游名城将开始为期近半年的旅游券派发热潮,派发券面价值总计超过两亿元;广州也有旅行社宣布,将向55岁以上的老广派发20万张面值100元的“旅游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2009,(8):46-61
今后五年是上海从国内经济中心迈向国际经济中心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国内旅游中心城市迈向国际旅游城市的关键时期。上海既面临着世博会带来的空前有力的机遇,又面临着国际旅游波动导致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认为,中国旅游市场可能出现2003年非典之后的又一个波动期。旅游业发展的增幅放缓,旅游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本报告试图在把握全球化与信息化形势下旅游发展新动向的基础上,从建设上海国际旅游城市和长三角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加速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的战略思路和措施。为了进一步挖掘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课题组在长三角发放了300份问卷,针对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课题组对两省一市旅游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相关职能部门,江苏省委研究室、发改委、建设厅、工商局、南京大学,浙江社科院、杭州下城区政府;上海社科院、世博局、港务局、铁路局的相关处室进行了深度访谈;对杭州市旅游委、南京市旅游局、苏州市旅游局和宁波市旅游局的主要处室进行了深度访谈;对南通、舟山等其他城市旅游局进行了针对性访谈;对上海春秋国旅、锦江集团、朱家角投资公司、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上海会展旅游推广中心、上海顺旅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地平线房车旅游咨询公司、Hertz(全球汽车租赁)公司、Abacus(全球旅游分销)公司、丽星邮轮公司、兴华旅展览公司,南京金陵集团、江苏海外旅游公司、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同城网,浙江宋城集团、浙江海外旅游公司、妇女旅行社、宁波南苑集团、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杭州旅游信息中心有限公司等代表性旅游企业进行了针对性访谈和案例追踪。课题组还建立了?  相似文献   

10.
《金色年华》2014,(2):62-63
到桂林:“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作为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之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相似文献   

11.
《金色年华》2014,(2):64-65
在很多外国朋友脑海中,提起中国的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可能就是桂林了。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相似文献   

12.
江南 《老人天地》2013,(1):36-37
前不久,著名旅游城市三亚,因为一场“宰客风波”而深陷舆论旋涡;而此时,“揭黑导游”邬敬民在三亚主推的“尊严之旅”却也空前遇冷,以致于他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晓红 《伴侣(A版)》2016,(12):26-28
“我不希望看到你流泪,除非是为了幸福” 2010年2月初,家住浙江杭州的王珊跟闺密约好一起去英国旅游散心.之所以在春节前外出,王珊是怕新年期间架不住亲友们的“轮番轰炸”.36岁的她,因为对爱情的完美追求,一直单身,成了别人眼中的“剩女”.  相似文献   

14.
到印度去推销三亚“推动印度包机”是李柏青今年的目标之一。和三亚所有雄心勃勃的官员一样,这名主管城市旅游的年轻市长相信这个城市的旅游市场刚剐崛起,还大有可为。“在国际市场上,除了保证俄罗斯、日韩等国客源,推动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市场,我们还在争取新的份额。”  相似文献   

15.
年初,青岛市老龄办与市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七彩华龄”旅游工作的通知》,对老年旅游工作进行了部署。通过组织召开青岛市“七彩华龄”旅游工作座谈会,加强了与旅游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周建梅 《职业时空》2008,4(9):195-195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旋律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南昌市旅游业乘着“中国乡村游”的春风,凭借自己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狩猎、漂流、探险、“农家乐”等特种旅游产品。同时,各县区也将积极结合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推出“生态乡村游”、“人文乡村游”、“红色乡村游”等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概貌: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北距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桂林150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264公里。这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像一块翡翠,镶嵌在桂中腹地。这里奇峰环列,柳江如链,回流其间,绕城形成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707.2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58.3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351.2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95.89万人),杂居着汉、壮、侗、苗、瑶、仫佬等近30个民族,是个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古城,也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货运中心和铁路枢纽,素有“桂中商埠”的美称。  相似文献   

18.
《中外书摘》2011,(4):46-46
本丛书全面介绍了山东17个城市的城市品牌、旅游景区品牌、购物饮食及娱乐品牌和旅游企业品牌,系统展示了每个地市的好吃、好玩、好游、好乐、好客习俗等内容。通过17个城市各自不同的“好客”特色内容,形成山东好客品牌的推广、宣传和促销体系,其规模是目前国内少有的。  相似文献   

19.
陈尘 《女性大世界》2006,(5):124-126
你是城市蜗居主义者吗?你讨厌一成不变平淡如水的生活吗?你渴望变化,崇尚冒险,富于挑战精神吗?你天性浪漫,想要认识更多的人和事吗?那么,去旅游吧。呵,跟团旅游,又过时又老土而且冤枉钱一点不少花;做个背包客,“驴”行天下吧,勇气和体力似乎都不够。那么,试着借助现代的交通工具单身出游吧!来做做下面的测试,看看你有几个“YES”几个“NO”,看看你是否是一个具备单身出游情结的女人。  相似文献   

20.
高颖 《现代妇女》2014,(12):I0039-I0039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文化相互激荡的大背景下,城市文化的重地位日益凸现;同时伴随国内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旅游需求日趋个性化和主题化。本文研究通过将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的旅游发展战略相结合,以城市文化建设为基础。促进新兴主题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同时深度挖掘主题化旅游的人文及物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的创造力与凝聚力,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