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胜利”概念的应用常常与妇女有关,特别是当人们解释法国妇女运动的危机时,更是频繁地涉及到这一概念。然而,这个令人联想起其他运动(如工人阶级取得的“胜利”)的词儿,向人们提出了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它指的是哪些方面的胜利?其性质是什么?通过哪些斗争或哪些人取得的?是最终的胜利,还是容易失去的或有倒退危险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所以从思想理论上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无疑就成了今天我们能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能否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必须首先予以回答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3.
困惑的一代     
他们出生于H.马尔库塞发表《乌托邦的终结》一书的那个时代。他们是由在1968年5月愉快地推翻一切模式的父辈培养起来的一代。现在,他们迈进了失业社会,指责其父母只给他们留下了一种装璜门面的遗产。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广告员都在观察他们。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做什么?他们对未来的法国有何影响?在美国,这个年龄段的人被称为“X的一代力,即未知的一代。这一代人有一种时尚,即“grunge”,这种时尚已跨越大西洋。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跨学科性研究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跨学科性” ?实现科研跨学科性的意义是什么 ?法国在跨学科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建立了哪些跨学科性模式 ?本文所要分析探讨的正是上述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前言沃勒斯坦在其近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第二章里,旁征博引,就与产业革命同时成为这一时期动荡因素的法国大革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现归纳如下。什么是法国大革命?不过是“庸人自扰”吗?确非如此。法国大革命是与三种极不相同的情况紧密联系着的。一种情况是,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多数集团,认识到英国急于谋求在世界  相似文献   

6.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陈启能一国外有些学者把西方新史学的兴起称作“哥白尼式的革命”①,这是用以表示新史学与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西方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史学相比,是一种根本性质的转变。关于这种转变,国内已有不少文章论及,为了概括地说明新史学...  相似文献   

7.
标题为《法国革命:历史问题和方法论问题》的这本论文集是巴索基金会“笔记”丛书的第一本,包括该基金会和教师民主倡议中心共同举办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讨论会的材料。意大利历史学家V.维多托在对当代关于这个课题的争论的一篇述评中对进步的史学,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给以很高的评价。他特别指出进步史学对研究革命的社会问题的贡献。他指出,由于这种“社会的解释”,对革命是批判地从理论上来理解和从全球的观点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近代“新史学”的基本理论趋向及其贡献,认为19—20世纪之交的“新史学”是一场史学革新运动,它确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史学理论体系,引起了中国史学观念的深刻变革,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人是什么?”过去,这个问题的探索表现为对个人命运和使命的抽象思考。在今天科技革命和科学变为直接生产力的理性时代,这个问题就转变成下面这些问题了:“机器能思维吗?”“机器能比它的创造者更完美吗?”“人本身仅仅是一部复杂的、通过自然途径产生的、能在分子水平上将信息进行编码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要招致反对者的一片责难声。近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否定社会主义,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肆意夸大社会主义正在克服的失误和弊端,否定社会主义的七十年,否定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四十年。他们不断地散布“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是理论上的说教”、“社会主义是失败的”等等谬论,极力抹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社会主义制度到底有没有优越性?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就成了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他们在研究中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现概述如下。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海外传真 有这样一则电视广告: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漂浮着一艘小船,庄重的画外音解说到:“这个世界曾何时以你为中心?”每当看到这里,我和丈夫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指着我们的女儿喊到“我们家什么时候不以你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对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祝是必要的吗?我们所要庆祝的是什么呢?”这是R.科布发表在1989年1月3日《电讯报》上一篇文章的开篇语。的确,发生于1789年至1799年之间的大革命及随后的拿破仑统治时期,使法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经历了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未曾有过的人类屠戮和物质毁灭的时期。只要考虑到在法国大革命中数百万的无辜受害者,以及这场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那就不难得出结论,法国官方提出把1789年作  相似文献   

13.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点实践告诉我们,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两个方面,过分地不适当地片面地强调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那么,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如何掌握好两者结合的力度?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是什么?两者结合得好不好的标准是什么?基4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特别是近十年经济迅速发展的新经验,我感到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办事是两者重要的结合点。这主要基于:一是从总体上来讲无论是“计划经济”部分,还是“市场调节”部分,都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二是坚持这个结合点,才能真正不断地给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三是坚持这个结合点,才能不断创造有利于发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环境和条件,使我国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谁是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一直是多年来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中国比较文学蓬勃兴起以及在世界比较文学中的地位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已经到了该解决,而且也可以解决的时候了。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国际上被冠之为“比较文学之父”的几个比较文学家及其原因。在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使用“比较文学”这个词的是法国两位很不出名的教师——诺埃尔和拉普拉斯。他们于1816年为中学生编辑出版了一部文学作品集,收集了一些法国文学、  相似文献   

15.
正“发现一款新菜,比发现一颗新星对人类幸福的贡献更大。”一提到法国大厨,你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不是一个穿着白色制服,头戴高帽的胖厨师?这个经典的厨师形象来自一个人,他就是法国餐饮界的泰斗人物,保罗·博古斯。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法国史学:从“革命”到“危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眸20 世纪的西方社会人文科学发展历程,历史学特别是法国的“年鉴派”运动和继后的“新史学”,以其观念和方法论的锐意创新,研究对象和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学术影响,而备受瞩目。号称史学领域里的一场“哥白尼式革命”的“年鉴派”运动,在西方学术界曾风靡一时,成为一代乃至两代学人的时尚。然而,时过境迁,到80 年代末,随着学术环境的变化和新一代学人的崛起,要求“批判的转折”的呼声日趋强烈,史学“危机”的论争迭起。对“年鉴派”所代表的新史学模式的功过是非的议论和评析,成为西方学术界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创新与寻求更适应社会人文科学本质的研究范型的一个重要话题,其中既有总结、反思和对现状的评估,也不乏关乎史学乃至整个社会人文科学在下一个新的世纪中的前景展望和探索,透视出未来学术发展的若干构想和前沿走向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首要问题。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精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使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而科学地认识和理解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把握这个问题的关键。那么,究竟怎样正确认识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价值呢?笔者试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成人教育发展很快,各级各类的成人学校已成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渠道,因此深入探讨“成人教育规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个问题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在教师与学员共同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员究意是什么关系?学员应当处于什么地位?它关系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大问题,每个成人学校的教师对此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现在,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学员是到学校学习知识的,他们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就应该有绝对的权威,学员只能听教师的教导,甚至把学员当成一个“溶器”,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向里面倾倒“液体”。另一种意见认为学员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中心。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何进强奸自己的老婆,一大早被派出所抓起来了!”2004年春节年初一,这个消息在广东省粤东山区的一个村庄里炸开了。很多村民们听了都摸不着头脑。何进是什么人呢?在这个村里,何进算是少数几个在外面发了财的年轻人。他发财靠什么呢?除了有生意头脑,敢想敢干之外,他最大的本领就是精通电器维修,不但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月25日,斯里兰卡政府和印度政府就解决斯里兰卡种植园工人的国籍问题达成了协议。斯方同意给予9万4千名无国籍者以斯国籍,印度则答应接受已申请印度国籍的8万3千人,并同意加速遣返这些人员。从而使这个拖延了三十多年之久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斯里兰卡种植园工人是十九世纪英国殖民者从印度马德拉斯省(今泰米尔纳杜邦)招募来的,因为他们是泰米尔人,所以又称为“印度泰米尔人”或“泰米尔劳工”。种植园工人及他们的国籍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的处境如何?斯印两国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什么意义?一纸协议是否能一帆风顺地彻底解决问题?这是本文所要叙述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