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组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既为衣村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又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和有利条件,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淦(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党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  相似文献   

3.
赖海榕 《社会科学》2007,(12):18-20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生活和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以来,新经济体制的建设顺利进行,国民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搭建,各种相关领域如政治、法律体制的改革有待纵深发展的情势下,这一决定的出台,为业已启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完善和发展明确了方向,确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前苏联、东欧在经济体制方面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过程及其教训,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和作用,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应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以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者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佳运行方式应是混合经济体制,其根据是:混合经济体制作为经济运行方式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它应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选择;经济体制是国家寻求经济发展的途径;重建个人所有制与混合经济体制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存在同向和共生关系;现阶段中国的经济改革的要求与混合经济体制是一致的;混合经济体制强调政府行为;混合经济体制的设计以注重效率为出发点;中国目前各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已具有了混合经济体制的属性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一周年之际,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的建党学说,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的建设遇到的新问题,对于增强执政党的执政水平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又是长远的历史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次伟大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它引起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也给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课题和新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对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产生哪些…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明了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在许多方面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孙巧丽  李心华 《东岳论丛》2012,33(5):107-111
社会主义经济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它反映社会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政治指社会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人类创造的积极政治成果,主要是先进的政治形式.社会主义文化指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它是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人类创造的积极精神成果,它包括非阶级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哲学思考周晓山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从哲学的高度深刻地领会《决定》的内容与伟大意义,无疑对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历史上存在过的三种资源配置体制:互惠体制(习俗体制)、再分配体制(指令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及社会功能的梳理,表明历史上三种体制严重对立时,经济社会必然失衡,三种体制互补和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础。对建立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要注意避免陷入市场社会,完善市场体制意味着要重塑再分配体制和培育互惠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上述三种经济体制的有机融合和平衡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苏星教授的专著《新中国经济史》 ,最近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苏老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一贯重视社会调查 ,注重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这部经济史除绪论外 ,分十二章 ,共五十四万余字 ,概括而系统地反映了建国以来半个世纪我国经济曲折发展的历史原貌。历史是面镜子 ,我们应以史为鉴 ,为此 ,特推荐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真阅读这部史书。本刊经苏老同意 ,选载该书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节概要地叙述了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艰苦探索的历程 ,从中可以使我们加深对党的十四大确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大决策的理解 ,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市场化的道路 ,为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祖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府导向型的经济体制曾经创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亚洲奇迹,但是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日本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疲劳”正在显现,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复苏,这一现象对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的并非无锡会议和邓小平同志;市场经济是一个包含有多层含义的经济范畴,作为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另一种说法;作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一部分。它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私有制、与资本主义的必然联系,第一次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开辟了市场经济的新领域,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内容和活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为我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民主政治建设要求非常迫切,这是因为:1.市场经济的主体利益特征,要求必须尊重生产经营者的自主权;2.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特征,要求必须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3.市场经济的公开竞争特征,要求必须建立管理中的民主机制;4.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要求政治生活必须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而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市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不断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距离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大的差距,影响新体制建立的难点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十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我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我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差距及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十大体系标准相比,影响新体制建立的难点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存在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其更深层更根本的意义在于为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制,莫定了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走向彻底解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具有超越单纯经济维度的文化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是我们党和人民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从理性上思考 ,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是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交融的思维创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循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发展的轨迹 ,对深刻领会和把握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