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一、引言 校企协同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时代发展需要,学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目的是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院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培养模式.近年来,校企协同教育理念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校和企业的重视,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但侧重点不同.校企协同教育强调的是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应用的比较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适用于企业人才需求,与企业共同完成招生、培养和就业,对于高职院校比较合适.两种方式均有许多成功的案例.笔者所在的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一直致力于校企协同框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在与企业的订单式合作办学中,通过探索发现:只要企业有信心,学校实力够强,校企协同教育同样可以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相结合,同样能获得很大收益.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围绕正确的人才培养日标严抓教学质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培养什么样规格类型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本身的定位,取决于学校的层次、类型以及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准确定位,找准市场与社会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但还有不少民办高校热衷于照搬公办普通高校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不切实际地按照中外名校的办学模式,企求短时间办成"中国一流大学".这种"照搬病"与"攀高症"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大专不专"、 "高职不职",所培养的毕业生既比不上普通高校培养的本科生、专科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功底,又缺乏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过硬技能,导致了相当一批民办高校的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出现就业困难.这些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民办高校应冷静思考,明确定位,寻找有利于自身优势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的培养目标. "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教学模式,其中的"教"是指教师和教学, "学"是指学生和学习, "做"是指导学生实作,而"考"不仅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等学校学分考核,还应包括在企业工作中学生的工作业绩、态度及个人素质等企业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4.
李宜勇 《职业》2020,(10):45-46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促使技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互联网思维,利用其优势、特点,改进目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技师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人才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是当前备受职业教育界关注的一种培养模式,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都体现了国家对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重视.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工学结合的探索中,尝试构建"工学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根据实践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说明"工学互动"是高职院校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探讨实施"工学互动"的具体举措,提出深化"工学互动"改革的进一步思路.  相似文献   

6.
朱阳 《职业》2017,(13):47-48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楼宇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意义十分深远.依托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笔者学校智能楼宇专业在近五年实施课程改革、全国技能大赛和企业对接三位一体融合,成效突出.本文结合当下现代学徒制,阐述了如何以"SWOT"竞争策略开发模式,在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有效提升中职生的社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江华  陈东升 《职业》2017,(32):88-89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德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武器,是领先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进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但始终没有达到目的.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通过深入研究"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本地经济为目的,与德国舍弗勒公司合作办学进行"双元制"本土化探索与实践,破解了"双元制"水土不服的难题,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杨宗斌  徐星灵 《职业》2016,(5):38-39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办学经验和专业建设的定位,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就如何构筑特色鲜明、注重职业能力养成的"全程交互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9.
刘富 《职业》2017,(25)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以创新为突破,确立了校系二级、条块结合的"322"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指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实习交替进行,把学校教育教学环节与企业工作岗位有机结合起来,手脑并用,在实践中学,学后再实践.其教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每所职业学校领导的事,也是专业教师的事.为此,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必须注重"三立足""三强化". 一、必须注重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因时制宜,增强人才培养使命感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地.  相似文献   

12.
根据当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构建办学集团,推行"企业专班"人才培养办学模式,并对"企业专班"的办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推动当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丽娟 《职业》2017,(16):43-44
自1991年起,国务院和教育部陆续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规定中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新思路,并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鼓励职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学校为贯彻文件精神,开展了"院校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改革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4.
陈晓 《职业》2015,(5):13-15
在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的校园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八个大字不仅镂刻在各个教学楼的墙壁上,还体现在一堂堂专业教学、实训、评价的课堂和实训室里,更凝聚在全校教师团队对人才培养的点滴行动中。"中职学校是施行教育的一个本体,应该具备独立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在探索中将特色凸显出来,使这一套人才培养模式变成我们学校拿不走的资本。"在学校领导和教师团队的集思广益之下,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赋予学  相似文献   

15.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职教育专业教学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学生就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活力,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已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城市交通运输专业(公交运营管理方向)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沟通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培养与成材之间的桥梁,是一条实现校企双赢的捷径.各地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具体的实践:如把职业技能作为培养目标,制定弹性学分制:与企业签合同,实施"冠名班"或"订单式"培养;实施工学结合"2+1"模式和"异地分段"模式:实施职教集团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就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问题与对策进行阐述,提出中职学校要探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学生全面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热门技术的渗透,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任务中的首要课题.2013年7月份,在学校统筹组织下,计算机应用专业组深入忻州市及周边区域行业企业调研,系统了解和分析了计算机/IT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现状以及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和调研数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基于忻州市工业学校发展实际的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引导、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吴立波 《职业》2016,(6):13-1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长期以来,广东省技工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执行"双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20.
杨靖  俞雪丽 《职业》2016,(6):52-53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急需大量平面设计、广告会展、影视制作、网络维护等技能型人才.本文介绍了北京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通过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创新"双定双联、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