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文献?文献即是人类记录与传播知识或情报信息的载体。知识信息经过人的大脑加工,成为活化知识,而活化知识又需要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成为物化智力,从而形成文献。这样,知识信息也就寓于文献之中了。文献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确切地说,是物化了的精神产品。这种产品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经济方面,它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2.
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而我们迎接这场革命的对策的核心也是信息,信息已成为中国现在最时新的话题。所谓信息,是指包括一定内容的消息、情报和知识,是客观事物状态,特征及其运动的陈述。信息不是物质,它只是事物属性的表现形势,是一事物的属性在另一种事物上的再现。信息的实用性要求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其价值的再现、则须借助于一定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3.
电视广告传播与社会各种权力系统的相互交缠,构成了电视广告多元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电视媒体所具有的公共领域功能,使得广告作为电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使命和价值就不仅仅只是商业信息的传输或市场营销的工具,更可能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冲突或博弈的载体.作为广告意义结构的一个重要层次,电视广告在社会意义层面常常表现为对社会资源或公共性议题的"依附"过程.而在这种"意义依附"当中,一方面使得电视广告成为受众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建构出某种社会公共性的价值观以维护公众的利益.本文力图具体阐述电视广告传播表现出的"意义依附"的特征,进而分析"意义依附"特征所具有的合理性与风险性.  相似文献   

4.
诗作系统是诗美信息的载体,它的功能是贮存并传输诗美信息。但是,这一载体不同于科技领域中的载体,它有自己的特殊结构。诗作的整体结构是指诗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将构成诗美信息的各种因素按照转换和生成规律组成特定的程序以表现自己的内部情感的系统结构。这一整体结构根据构成因素的不同特性可以分成内构和外构来探讨。本篇拟就诗歌的内构进行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信息两面论是大卫.J.查默斯(D.J.Chalmers)于1994年提出的一个旨在用非还原论方法解决意识之困难问题的新意识理论,主张信息是世界的根本特征,它具有物理和现象两个基本方面:信息的现象方面产生出心理意识现象,其物理方面则具体化于物理的神经加工活动之中。因此,信息两面论似可以不违科学规律地说明心理意识的产生与存在。然而,信息乃是一非独立的、无形质的意义性抽象东西,属于虚在的属性范畴;心理意识则是实在的主观现象,有具体可感的持存性,因而它不能以虚在的抽象信息为产生根据。又则,心理意识是有其活动主体的,但作为抽象意义的信息能够内含或产生出一种有支承能力的主体来吗?这是大可疑义的。再从科学机制上看,是大脑神经活动产生了心理意识现象,心理信息以心理现象为载体,它是神经活动信息的转换形式,而非神经信息的另一方面。所以,信息难能具有心物两面性。但查默斯的信息两面论以其对意识难题的深刻难解,从而也具有诸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单词的记忆是一个包括大脑记忆规律和单词联系的综合过程。现代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把记忆定为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过程。记忆编码是人脑将感官接收的信息转换为神经能传递和贮存的代码,人脑可以根据需要提取编了码的信息,若发生编码错误或没有适当地编码,人脑找不到需要的信息,这就是提取失败,心理学称之为遗忘。增强对单词编码的科学性,注意贮存,就能增强提取的效果,防止遗忘。因此,运用如下的心理学规律对单词的记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注意单词记忆过程中心智技能的培养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而听说读…  相似文献   

7.
一、信息是感觉和客观世界的中间环节,它能把客体的特征转化为人的认识。从信息论的角度着,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的传输过程。艺术家从生活获得信息,然后以特殊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使之外化为某种物质材料。这些材料是艺术作为物质存在的唯一方式,但它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在他们心中唤起真实的观念形象,并转化为思维过程的信息。文学的物质外壳是有声的语言和有形的文字,但物质形态的语言文字,并不是艺术形象,只是艺术形象的载体。如果我们的文学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变体,以其形式新颖、形象简洁、传播迅速、时尚流行之特点而倍受网民喜爱。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为可复制性和可传播性,它不但占据网络虚拟空间,还不断被使用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语言的社会功能。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网络流行语也毫无例外地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折射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因此也就预示了它的发展趋势:数量与日俱增,语源呈现多元化,形式趋向更简洁。  相似文献   

9.
物质资本独立存在,但人力资本只能依附于载体,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比物质资本交易特点,总结出人力资本交易的五个特性:所有权不可转让性、交易对象的特殊性、交易的高专用性、交易的高频率性和交易的高风险性。  相似文献   

10.
编辑劳动在不同历史阶段存在形态差异.编辑劳动形态依据感知方式划分为口头、文字、光电等不同形式;依据存在方式分为时间性、空间性编辑状态等.其差异的形成受信息依附介质、传播物化形态、传播社会效果等多方因素的影响,这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江南滨水城市的亲水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南滨水城市的亲水空间是指江南水城中线性水体空间与城市实体之间的过渡空间.作为水乡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滨水城市多样化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延续性载体,具有渗透性、连续性、可感知性、可达性特征.亲水空间构成元素的处理与布置应因地制宜,符合其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少儿报纸是向少年儿童提供多种知识的载体,是少年儿童增加新知识的桥梁,是对信息单一报纸的延伸和补充。综合性少儿报纸除具有一般少儿报纸的功能外,还具有贮存信息多、传播信息快、反馈信息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南部清江流域鱼木寨是传统土家族村落,至今保留巴楚古建筑特色,其众多的古建筑石碑刻,成为一种文化信息传播载体。考察这一不同凡响的碑林,从中可以探寻土家族与外来文化多元融合的独特文化信息传播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耽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是依附于网络平台的,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它是女性通过观看唯美的男同性恋题材作品,从而满足自己对理想两性关系的期待,其背后反映的是现代女性的诉求.以5W传播理论为框架,对耽美文化的生产者、消费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影响作出详细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女性诉求以及青少年的性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模因是一种文化信息单位,语言是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载体. 一种模因要被人们普遍地模仿,必须具有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和权威性等特性或其中的一种.然而,复制和传播语言模因是客观社会现象的主观反映,是一种主动行为,除了必须具有其本身的特性外,它的成功复制和传播更多地受人的心理因素的支配.文章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社会心理对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影响,以求对语言模因现象的本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我们的外语教学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达拉斯·斯麦兹是公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奠基人,其研究从批判美国电子传播政策和电视内容开始,将传播技术视为一种社会建构,认为信息自由流通只是一个神话。他提出了受众商品论,认为受众被媒体出售给广告商;他思考了美国传播工业在全球的扩张,以及加拿大传播工业对美国的依附,提出了媒介依附理论。他的理论推演和批判精神影响了一批后来者走上政治经济学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传播的视觉性特征是一种当代性的表现。近年来,原生态文化成为当代一种活跃的文化现象,在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性特征常常使人沉醉于其中。原生态文化的这种视觉特征就是其所表现出来的影像元素,这种元素和当代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电视传播所需要的特征是极为吻合的,通过电视,将原生态文化的这种影像特征进一步地突出,因而更加具有传播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8.
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PX+VP"结构当能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态式/样式"两种形式。根据语义功能,方式介宾状语可进一步划分为"行为手段"、"行为载体"、"主体情态"三种类别;不同次类的方式介宾状语,其语义特征、抉择的对象及其语义指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图案是一种特殊的装饰语言,它必须依附物质材料,借助生产技术来体现。将民族风格中的某些因素剖析、取舍后进行的有根据的再创造体现在它的载体上,是保持地域风貌、民族特色,使人类历史文脉得以延续的有效途径。门经过历代的完善、演变,其功能已经不仅仅是居住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越来越朝着纹饰雕琢的方向发展,展示古今风俗,体现审美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本论文研究蒙古族图案和蒙古族门,民族符号与文化载体的完美结合,体现一种精神功能,反映出一种理念和追求,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涉及到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的移植过程。本文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其中隐喻的翻译的对比分析中,探讨了英汉语隐喻中包含的宗教文化差异,文化意象差异,社会文化差异以及物质文化差异;并在分析中讨论了文化在翻译中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