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7,(5):14-14
“三人成虎”出自史书《韩非子》,用来比喻谣言或讹传广为散播,就会使人相信。据记载,庞恭和太子一起到邯郸做人质,庞恭深知许多大臣嫉妒自己的才能,一心想要排挤他,在临行前,他对魏王说:“一个人说城里有虎您信吗?”魏王说:“不信。”“两个说呢?”魏王说:“不信。”庞恭接着问:“那么三人说有呢?”魏王说:“信。”城里本没有虎,但三个人都说有虎,听的人也就信以为真了。这故事发生在古代,当时封建统治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致残害忠良。然而,“三人成虎”的故事在当今社会不也是屡见不鲜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事过典故”即超越了过去利制所规定的旧例、常规.后人对“典故”一词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指典章、制度.如南来郑樵《通志·总序》云:“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认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二是指诗文中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故事、传闻、词语.我们所说的典故,一般是指后者.典故,就其来源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主要是指来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如唐李白《赠崔待卿…  相似文献   

3.
等到上帝创造第一位母亲时,他已经超时工作进入第六天。一位天使出现了,问道:“您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造这样一个人?”上帝回答说:“你读没读说明书?她必须是可洗的,但不是橡胶的;她有200个可活动的零件,全部可以更换;  相似文献   

4.
从春到秋,算起来把他加为好友已经六个月零十天了。他发过来一朵玫瑰花:“见个面好吗?”她微微一笑:“NO。岂不闻见光死?”他发过来一个露出来六颗牙齿的笑脸:“我不是很挑剔的人。”她呵呵一笑:“死的是你。”  相似文献   

5.
轻松一刻     
《社区》2013,(1):64-64
不同意分手 小何对男友说:“我想分手,我觉得烦了,再也找不到感觉了。”男友说:“13亿中国人民对国足早就烦了,早就没感觉了,为什么国足还没有解散?13亿人的烦都没能解散一个11个人的队伍,现在你一个人说烦了,要解散两个人的队伍?”  相似文献   

6.
王兆贵 《社区》2013,(35):41-41
提起齐威王,读者应该不会陌生,因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如,“邹忌讽谏”“齐魏比宝”“田忌赛马”“门庭若市”等典故,都与齐威王有关。他在位三十多年,视人才为国之宝,以得人为政之要,先后办了三件大事:大刀阔斧治吏,察人求真务实;重用优秀将才,破魏称雄中原;创办稷下学宫,建立国家智库。这三件事,每件事都足以改变社会面貌、影响天下格局。  相似文献   

7.
说到忠诚,首先会联想到关云长的忠义千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代表“义”。忠诚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忠诚有利于巩固君臣关系、保障家庭和睦、安定国家社稷。忠诚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品德之一,历史典故不胜枚举,诸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岳飞的“精忠报国”等背后都有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轻松一刻     
《社区》2013,(6):64-64
谁最怕冷 南方人说:“今天3摄氏度,好冷。” 山东人笑了,说:“我们这儿零下3摄氏度。” 北京人也笑了,说:“我们这儿零下13摄氏度。” 黑龙江人听到哈哈大笑,说:“我们这儿零下23摄氏度。” 南方人听完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室内,好不好!”  相似文献   

9.
变魔术过桥     
有一天,小健的爸爸挑着两个筐子,带着小健,到市场去买种子。途经一座独木桥时,他们碰见了迎面走来的小强。小健说:“请你让我们一下,我们可是两个人哟。”小强说:“我比你们小,应该你们让我。”爸爸转了转眼珠子,说:“你们别吵了,我有好办法。你们都坐到我的筐子里来,我给你们变魔术。”小强和小健又高兴又好奇,拍着手说:“太好了!”于是,小强和小健分别坐进了一前一后两个筐子里。爸爸说:“请闭上眼睛,坐稳了!转、转、转……”爸爸把肩上的扁担转了一圈儿,然后又说:“请睁开眼睛。”小强、小健同时欢呼起来:“哇,我怎么到这边来啦!”  相似文献   

10.
李春光 《中华魂》2013,(23):51-54
在周恩来、徐向前、蒋介石、廖仲恺等人生前,都曾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蒋先云高度赞扬。周恩来说:“蒋先云是军校中的高材生”,“是个将才”、“奇才”。徐向前说:“蒋先云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太优秀、太出色了!”蒋介石说:蒋先云是我“最得意的门生”,“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指挥”。廖仲恺说:蒋先云当属“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老莱子是先秦的道家学者,汉代的“老莱子”故事衍生两个支流:一,老莱子是古代楚国的隐士;二,老莱子是“戏彩娱亲”的儒家孝子。唐前诗歌的“老莱子”典故都用隐士含义,唐诗的“老莱子”典故大多数用孝子含义。这一现象彰显了唐人对儒家家庭伦理的倡导与推崇:唐人借此典表达对归家省亲的渴望之情;表达“忠先于孝”和“忠孝两全”的忠孝观念。  相似文献   

12.
娱乐广场     
幽默与笑话瞄准一个农村老头正在路上拾粪,忽然远处一辆自行车摇声大喊:,拔脚想”地一声,这时恍然得不让我一次在病生发现后上:“屁打儿子。什么要打他?”妻子说:“这个小东西,居然想长大了当警察。”吹牛一天,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在吹牛。一个说:“我们国家的桥很高,人从上面跳下去,一小时才跌入水中摔死。”另一个说:“那算不了什么。在我们国家,人从桥上跳下,没到底就饿死了。”利润甲:“听说你们厂生产的收录机,成本是500元,售价也是500元,那么利润从何出来?”乙:“从修理中来。”半聋某人对医生说:“医生,我…  相似文献   

13.
“土豆怎么吃?”问了很多人,大多数人,特别是年龄大点的人,会有一个几乎一致的回答:炒土豆丝。只有几个孩子,确切地说是几个学生,很愉快地说:吃薯片呗。其中有些还从他们的包里拿出用很精美的纸筒包装的薯片,放进嘴里“咔嚓咔嚓”地吃起来,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这种食品。  相似文献   

14.
量力而行     
【典源】《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典义】“量力而行”,亦作“量力而为”。意谓无论办任何事情,都要先估量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后量力而为之。【典实】这是晋国人攻打鲜虞引发的一则典故。公元前528年,晋昭公派大将中行穆子领兵去攻打鲜虞(狄人一族,谓白狄,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包围了鼓国(亦白狄,在今河北晋县西)。鼓国有人暗自向晋国请求,带着城邑里的人叛变投降晋国。中行穆子不答应。左右随从很不理解,私下议论纷纷说:“军队不打仗,不损失一兵一卒,便可得到城邑,这么好的事…  相似文献   

15.
刮大风     
今天半夜,我从睡梦中醒来。我听到了“呼呼”的声音,树枝拍打墙壁的声音,还有噼哩啪啦的声音。我仔细一听,原来是刮大风了!突然,我听到好像有怪物的声音,我害怕极了,连忙跟六姨说。六姨说:“别怕!”然后她就过来跟我睡了。  相似文献   

16.
随薪 《百姓生活》2010,(1):20-20
那次我与妻子闹矛盾,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火气越大,最后甚至说“干脆离婚算了”,“下午就去办手续”机敏的女儿见势不妙,便偷偷去给她爷爷打了个求救电话。两个小时后,父亲便带着母亲,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进了家门,父亲并没有发脾气,只是说:“我们开个家庭会吧!”于是大家都坐下来,开家庭会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六观说是全面析评文学作品的一个体系,其实用价值不分古今,不限中外。任何批评家对作品的析评,都跳不出六观说这个“六”指山。龙学未来的两个方向:一是用宏观或微观的方法,通过中西比较,向西方学术界说明《文心雕龙》在世界文论史上的地位;二是把《文心雕龙》的理论,应用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实际批评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竞耀,千万别忘记“遥远东方”的这条《文心雕龙》,让它舞出矫健优雅的姿采  相似文献   

18.
罗鸣 《中华魂》2014,(15):42-42
何谓“皇帝心理”?末代皇帝溥仪在“文革”期间“劳动改造”时曾对人说:“一个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他举例说:他当年做皇帝时,宫里有个姓黄的小太监,黄姓令他不爽,硬把人家改姓黑。由此观之,所谓“皇帝心理”,其实就是“独裁心理”。在封建制度下的皇帝,一言九鼎,至高无上,拥有“生杀予夺”的特权。一旦拥有这种特权,就很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的“皇帝心理”。有了这种“皇帝心理”,再经过人的“吹”“拍”“抬”“捧”,就越发肆无忌惮、狂妄至极。  相似文献   

19.
李惠娟 《社区》2014,(22):35-35
2014年4月1日上午,河南油田双河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站中心主任齐忠‘波一行,带着两个写着“双河社区流动书屋”的大红箱,往返于双河社区下属的六个管委会、两个物业管理站之间。“流动书屋”首先来到了双中区管委会。听说社区的“流动书屋”要来交换新书,爱好看书的居民在书屋里等候多时。喜欢养花的刘生才说:  相似文献   

20.
蔻蔻梁 《社区》2012,(23):54-55
在报社八年,只要老大走进办公室说.要派人去某某地方,我一定直接跳起来说,我去!有一天刚从马来西亚出差回到办公室,行李箱还放在脚边,老大进来问:“有个去可可西里的采访,谁有时间?”“我去!”我又跳起来。老大白了我一眼,说:“疯了。”那时候,我把出差等同于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