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滨 《学术交流》2012,(7):135-138
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内集群能力和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后发优势,必须进行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具体举措为:提升政府创新的主导性,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增强企业创新动力;调动机构创新的积极性,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参与创新机制,搭建创业投资平台。  相似文献   

2.
外商到西部地区投资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优劣将对外商投资的动机和行为 ,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政治稳定 ,民族团结 ,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外商在西部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 ,西部地区公路、铁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还很落后 ,生产力相对落后 ,经济体制滞后等不利因素的存在阻碍着外商到西部地区投资。为吸引更多的外商在西部投资 ,今后国家要给予比东部更加优惠的政策 ,但要防止过渡优惠的政策酿成“政策竞争”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比较优势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唐都学刊》2007,23(2):61-65
当前依靠产业梯度转移发展西部区域经济在实践上尚存在很大难度,而西部地区传统意义上的资源优势并不必然等于区域比较优势,更不等于市场竞争优势。因此,西部区域经济的出路不是走传统工业化道路,而是要积极加强制度创新、文化思想创新以及人力资本战略,依靠西部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走“高新科技产业 生态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实质上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加快培育"内生型"的自主经济增长应成为重要战略选择。为此,必须主动强化西部"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积极推进重点经济带的开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加快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并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自主经济增长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王海霞 《社科纵横》2004,19(2):20-21
甘肃省经济欠发达 ,要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就应立足于比较优势制定发展战略 ,采取相应对策 ,包括 :根据比较优势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创造竞争优势 ;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完善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 ;制定特殊的人才政策 ,积极引进人才 ,并促进人才流动 ;抓好企业的改革和创新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6.
袁景衡 《唐都学刊》2003,19(2):155-157
西部欠发达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采用旨在把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卖到区域以外去并使之长期化、固定化的商品出区战略。这样做有简便易行、竞争程度低、销售成本低、易于被接受的优势 ,为此 ,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制定务实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完善投资环境、服务经济主体、扩大对外开放 ,才能把这一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试论西部开发与甘肃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 2 1世纪 ,国家确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实施西部大开发 ,意味着西部地区要在开发中超前发展。开发发展除奠定基础、改善环境性质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外 ,具有实际意义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 ,即产业创新。因为产业创新是资源在宏观领域的有效配置 ,是对经济增长制高点的选择 ,是地区经济大发展的具体体现和依托。而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应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地区资源优势为依据 ,以建设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为目标。从优势出发 ,既会使地区经济因为扬长避短而具有竞争力 ,又会避免重复建设。甘肃的优势不只是能源、原…  相似文献   

8.
外部市场冲击、区域贸易利益革新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求是学刊》2012,(5):51-55
中国资源型地区之所以会出现资源诅咒现象,是微观经济主体在开放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国际经验表明,只有在外部市场对资源部门造成来自需求和成本两方面的冲击时,资源型地区才可能走向转型的道路。"低碳环保"作为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主题,为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创造了机遇。资源型地区应该抓住契机,积极转变区域贸易方式,将贸易利益的获取从依靠资源禀赋优势转移到依靠规模经济、差异化产品及创新等因素上来,实行"以新的贸易利益代替传统的贸易利益,以增量培育带动存量优化"的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9.
甘肃作为西部地区的文化大省,要有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力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贡献。一是甘肃省作为欠发达地区,要积极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要有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自信;二是甘肃省要利用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科学制定文化强省建设规划,激发全省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三是甘肃省要积极主动探索建设文化强省的突破口,争取在一些文化领域的创造水平达到全国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赵峰 《社科纵横》2006,21(12):6-8
文化产业是一国综合实力的竞争要素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重要特征即“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寻求正确的发展路径,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战略对策,创造有利环境,激发西部地区活力,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莫晨宇 《创新》2013,(2):56-58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经济发展起点较低,增长较难的区域。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来看,该区域需要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在探讨发展通道经济对培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基础上,提出发展通道经济,培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从全国百强县的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占有百强县的绝大多数。其成功经验就是积极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而县域经济发展又会吸引更多的产业集聚,形成良性循环。东北、中部、西部的县城特色产业集群虽然也有一定发展,但大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应该向东部百强县学习,依据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实现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李骥 《社科纵横》2001,(6):16-17
西部地区各级治安管理部门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就必须要确定正确解决西部地区社会治安问题的指导思想.认真分析当前西部地区的治安形势,找准治安管理工作与西部大开发的结合点,通过采取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维护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海合会国家国民爱好出国度假旅游,且旅游消费水平高。中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海合会国家的共性、相似性以及许多著名旅游资源独特性和惟一性、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海合会国家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中国西部地区加强海合会国家旅游客源的开发,对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俊春 《社科纵横》2003,18(2):12-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部开发 ,一方面要求建立“小政府 ,大社会”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管理结构模式 ;另一方面要求充分发挥西部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信息传播、中观调控和保证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目标中的作用 ,但是 ,由于受观念和体制双重因素的影响 ,西部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僵化。必须通过解放思想、推进西部地方机构改革和税费改革 ,构建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西部地区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6.
核心竞争力是伴随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 ,是一种被某单位某地区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能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带来效益的内在能力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 ,西部地区高校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 ,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核心竞争力的视域看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应发挥西部地域特色 ,从而构建高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公共关系是企业通过种种活动和努力取得社会各界公众对自己的了解、信赖、好感和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企业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树立和获取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使企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始终保持着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优势。企业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平等互利原则。要坚持把利已和利他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社会效益,本着双方有利可图、共同发展的要求发展公共关系。2.通力合作原则。在发展公共关系过程中,企业要主动与公众进行人才、资  相似文献   

18.
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与改造的几点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布局上调整优化的重大举措.面对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改造在战略上要有新的思路.要从获取区域竞争优势出发,实行"非均衡推进"模式,选择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具有现实或潜在优势的产业,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要运用区域产业集群模式,加强产业链整体优化与改造,创造区域产业集群优势;要有效提升企业二次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蕾 《学术交流》2012,(12):116-118
评价东北三省旅游竞争力不仅可以明确竞争实力、竞争优势和竞争弱势,而且可以找到自身与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挖掘隐性发展潜力,释放显性竞争优势。通过从旅游资源、产业发展、环境支撑视角,采用TOPSIS价值函数对东北三省旅游竞争力评价后发现:东北三省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强于西部,但明显弱于东部地区;在三省中,辽宁省旅游竞争力最强,但旅游资源优势没有显现;黑龙江省旅游竞争力较弱,特别是产业竞争弱势明显;吉林省旅游竞争力最弱,但有小幅增强趋势。对东北三省提升旅游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益矛盾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性条件。群众工作要寻求到自己的活力,就要善于疏导和化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增强群众工作的满意度,创造人本群众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